教育公平就是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一位适龄人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受教育的权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多年来,我镇始终把控流保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实行综合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流失生”现象,真正使学区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保证了学校的学额。回顾多年来的控流工作,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各村(居)成立由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村(居)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控辍保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大力宣传,依法控流
各校建立了政治学习例会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利用校会、班会、自媒体等学校的各种宣传工具向学生宣讲各种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师生依法从教,依法求学的意识。各校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解读《义务教育法》,使他们明白义务教育是法律行为,任何人不能以个人意志和好恶破坏义务教育,必须要依法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每一位适龄人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取得了各方的支持,营造了控流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学校控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践表明,许多学生辍学流失都是因为厌学或学习困难,因此,办学思想是否端正,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辍学率的高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从根本上防止学生辍学流失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知识型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启发式、自主式、研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调动全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得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教会他们主动、自主学习。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制定量化考评方法和细则,全方位,多角度地给学生以评价。
四、关注留守儿童和待优生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和待优生时现代学校教育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也是极容易流失的群体,能否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成败。各校均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每学期初,要求各校各班班主任摸清本班内留守儿童和待优生的具体情况,建立留守儿童和待优生档案。同时,班主任和本班所有科任教师结合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包干,要求所有教师要及时关注所包干的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与之交流和沟通,解决实际困难,利用各种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不让他们掉队或落得太远而辍学,要求所有教师每学期写出自己辅助留守儿童和待优生的工作总结,并把其工作成绩作为期末良好测评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五、建章立制,巩固控流成果
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要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各校建立家访制度,要求各班建立学生家长具体的联系方式,积极联系家庭,家校联动,做好预防学生流失或流失劝返工作,对成效突出者学校予以奖励。强化师德建设,教育教师带着感情做好每一名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待优生的工作,不得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严禁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这些措施,保证了我镇控辍保学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总之,在区教体局和区委区政府的热情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各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镇的控辍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做到上下协作,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