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政策文件
发文日期: 2023-12-27 21:09:44 生成日期: 2023-12-27 21:09:44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符离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符离镇关于2023年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报告
词:

符离镇关于2023年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报告

文章来源: 符离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12-27 21:09 责任编辑: 符离镇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    】

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安徽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以及省、市、区关于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有关要求,现将符离镇2023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符离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分管同志靠前指挥。今年以来,镇党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组织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乡村振兴相关工作14次;召开全镇乡村振兴相关会议16次,专题研究乡村振兴产业定位、项目谋划、资金使用、工作推进等工作,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是推动项目落地。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经济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项目建设。中华西路西延项目、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公交首末站建设工程项目(EPC)已经开工,正在稳步推进。宿州市合舜昇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水稳、10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已顺利纳统。保障重点项目要素。今年8月份完成符离第一安置区的第一期拆迁征收工作,面积142425.8平方米,涉及征迁户数543户。完成中华路西延土地报批、征地、净地工作。推进黄淮海智慧物流园冷链二期项目征地和路网项目征地工作,征地面积约500亩。持续推进烧鸡食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征地工作,涉及面积246.7亩。创优营商环境。一年来安徽创优环境为企服务平台,收集收办问题32件,均已解决,企业负责人均非常满意。符离镇已召开11次创优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9次创优环境政策宣讲会,前后邀请50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三是促进农民增收。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增强特色产业引领作用,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710余万元。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稳产保供,午秋两季再获丰收,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8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20公斤。蔬菜产量0.6万吨,同比增长7.1%;生猪出栏0.8万头,同比增长12.5%,家禽出栏120万羽,同比增长10%;水产品产量268吨,同比增长2%。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千亩绿色防控小麦高产示范田1个,玉米、大豆百亩高产创建田各一个,建设设施葡萄、清水酥梨种植等5个相对稳定特色种植示范基地。杨楼、梁套、褚庄、四山、李桥等5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受益面积2.3万亩;抓好丁集、张楼2片区农田治理工作,受益面积0.7万亩。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治面积19.6亩次,植保无人机防治面积占9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完成农药残留检测100个样品,合格率为100%。强化农业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我镇共洽谈“双招双引”项目10个,开工3个。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继续鼓励、引导种养大户申报办理家庭农场。新增家庭农场25家;申报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30个;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申报市级家庭农场2家,成功申报区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区级示范合作社1家。

四是推进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多方联系、多渠道争取,不断加大人才吸收培养贮备力度。为进一步推进村企共建,共筑乡村振兴,发挥红色先锋,打造红色党建,符离镇党委积极探索,试行一些规范成熟的非公企业党支部与村党组织共建,优秀的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任村第一书记。目前,符离镇党委任命宿州市符离集刘老二烧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奎同志任符北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宿州市徽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同志任灵寺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一方面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发挥先锋示范、党建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非公企业的发展,按照“组织共建、政策共享、活动共办、设施共用”的原则,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符离镇还积极发挥科技强农的动力。全镇科技特派员17人,实现17个行政村全覆盖。结合包村联户工作,全年共开展集中培训42场次,培训2000余人次。现场指导1000余人次,发放各类主推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通过科技下乡,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朋友学科技、用科技的水平。

五是推进文旅建设。符离镇按照“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总体思路,策划了符离大道旅游产业带,依托西山花海开展春季赏花游、依托水库开展夏季避署游、依托清水千亩梨园开展金秋采摘游、依托沈圩、清水开展美丽乡村游、依托清水村、沈圩村民俗馆及黄淮海战役展陈馆开展红色精品游、依托符离大道沿线风景及十里桃花长廊开展绿色骑行游、依托传统农业开展农耕文化游等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发展乡村游、瓜果采摘等项目,目前,田蜜蜜共享农场、花果山旅游开发项目、翼承户外营地等项目已经实施。今年以来,符离西山花海景区建成运营,中秋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成为城区及周边群众出游打卡地。

六是推进生态建设。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把绿色作为最亮丽的底色,持续保持生态环境监管和突出问题整治高压态势,不断改善镇域生态环境质量。落实环保工作部署。自主排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件,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整改完成水污染防治交办问题2件,大气交办问题1件。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回头看”,已完成整治的27家板材企业未出现污染反弹问题。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午季禁烧秸秆“六净”工作,采用“环卫工人+公益岗”模式,分片包保,责任到人,出动近8000人次,清理垃圾近万吨。开展户改厕项目347户,涉及灵寺、芦村、张楼、王楼,灵寺村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已开工建设,美丽乡村道路、污水管网、绿化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环境文化改造。加大两违管控执法检查力度,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协作,开展巡查70余次,拆除违建20余次。开展卫片执法整改工作,下发问题19个正稳步推进。

七是推进组织建设。全镇20个村社区)阵地建设全部达标,干事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党群关系日益密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思路,盘活现有资源,拓宽增收渠道,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引导各村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发展以蔬果种植、花卉种植、畜禽养殖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养殖业,通过厂房租赁、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月底全镇村均集体经济收入62.08万元,11个村已突破50万元,4个村突破100万。扎实做好各级各类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力推动从严管党治党,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八)推进成果巩固。2023年度持续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目前全镇脱贫户3331户6969人和监测户279户661人全部安排专人帮扶。1268名帮扶责任人坚持日常走访与集中排查相结合。195名网格员定期入户排查,重点关注边缘户、监测户、大病户、突发变故户等群体,防范因病因事返贫风险,及时实施针对性帮扶。202户申请产业到户资金60.582万元用于特色养殖种植,241户申办小额贷款1205万元用于创业增收,113人享受教育资助16.95万元,危房改造,应改尽改,7户实施危房改造获得补助资金14万元;安全饮水,持续巩固,全镇安全饮水达标率100%。村级利用到村项目收益开发光伏巡管员、防溺水公益岗、临时性禁烧员、保洁员等各类公益岗位452个,各类帮扶工厂吸纳81名脱贫户务工、联农带农主体季节性用工积极吸纳323户脱贫户。完成2023年度信息采集工作,共采集信息3455户,7287人,人均纯收入14705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5.6%。

二、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带动作用还需加强,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融合不够充分。基层党组织在结合实际抓落实、创新方式促提高方面还缺少有效的招法措施,还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担起乡村振兴的重担,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创新发展。

二是产业优势不够明显,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符离镇虽然是集农业、工业、旅游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乡镇,但农业产业化水平、工业信息化水平、旅游新业态发展还不高。资金、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等要素保障还有待于提高,重点工程推进资金支撑不足,有关金融扶持政策不多,用地指标还有待于提高。

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还不完善,虽然能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及时完成整治,但是反弹现象还很严重,群众自觉维持环境卫生的习惯还不牢固    

三、改进工作的意见

一是打造一支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切实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村级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村级发展“两结合、两促进”,做到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一盘棋”。进一步完善村居“两委”干部考核机制,借机打造一批讲政治、讲党性、能干事的村干部,探索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模式,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着力打造乡村组织振兴品牌。

二是更大力度支持要素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落地落实,乡村振兴优先推进,离不开资源要素强有力保障。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优化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引导财政资金向“三农”重点任务倾斜、向补齐农村短板倾斜。强化金融扶持,加大对乡村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镇级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拓展涉农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为乡村振兴留好用地空间,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难问题,切实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手段,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口,大力改善村庄面貌与整体环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变“一时美”为“持久美”。持续抓好绿色发展管理工作,维护好镇村绿化景观,管理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镇村排水、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