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冰镇西瓜、烧烤啤酒、凉菜卤味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
但高温高湿的天气就像一个“天然培养箱”,让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食物中快速滋生,稍有不慎,“美味”就可能变成危害健康的“隐患”。
为了让大家在夏日里吃得安心、吃得健康,这份夏季食品安全指南请收好。
这些场景,食品安全要格外留意
(一)食堂用餐
集体饮食,细节把控是关键
无论是养老机构食堂里的老年餐,还是工地食堂里的工人餐,集体用餐的安全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二)大型聚餐
热闹背后,风险需警惕
婚宴、升学宴上的美味佳肴让人垂涎,但百人同席的盛宴也藏着食品安全挑战。
(三)涉旅餐饮
游玩尝鲜,合规为先
中央大街的特色小吃、太阳岛啤酒节的烧烤啤酒,是夏日出游的“标配”。但游客们要注意,选择餐饮商家时,先看是否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操作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要佩戴清洁的口罩和手套。在喝啤酒时,要选正规品牌,查看生产日期;吃烧烤时,确认食材烤透再入口,避免外焦里生。
消费时,你可以这样做
进餐厅先观察,后厨是否整洁?餐具是否有消毒痕迹?
涉旅场所尽量避开流动摊贩,选择有固定店面的商家。
食堂就餐时,若发现地面油腻、垃圾桶未加盖,不妨换个地方。
新鲜的食材有自然的色泽和气味:肉类有弹性、无异味,蔬菜叶片挺括、无霉斑。
看到颜色异常的卤味、有酸味的凉菜,果断拒绝。
购买散装食品时,问清生产日期,避免买“临期品”。
饭前便后洗手,这是最基础的防护。聚餐时不要暴饮暴食,冷饮、冰啤酒适量饮用,避免刺激肠胃。
吃不完的剩菜若要打包,需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彻底加热。
如果餐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保留就餐凭证和剩余食物,以便维权。
食品安全无小事,无论是餐饮服务提供者还是消费者,都要把好“入口关”。让我们共同努力,守住夏日里的饮食安全,让美味与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