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灰古镇人民政府 > 义务教育领域 >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 控辍保学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控辍保学
发文日期: 2024-04-11 12:14:41 生成日期: 2024-04-11 12:14:41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灰古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2024年灰古镇控辍保学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词:

2024年灰古镇控辍保学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文章来源: 灰古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4-11 12:14 责任编辑: 灰古镇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    】

灰古控辍保学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埇桥区关于推进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工作要求,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合法权利,灰古镇中心学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清形势,明确目标任务,直面问题,压实责任,合力推进,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4年春节学期,灰古中心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数2480人,建档立卡户27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专任教师161人。至今日,我镇共无辍学学生。2024年春节开学在灰古政府的领导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已动员辍学学生返校2人,因残而失学的一人也建立学籍,并送教上门。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行政控辍。

1、领导重视高速推进。

今年开学后,教育局、镇政府和中心校多次召开控辍保学工作会议,传达全市、区控辍保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控辍保学工作。中心校班子成员包保到校,多次会同学校包保人员到辍学学生家中做劝返工作,跟踪掌握控辍保学工作进展,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及问题。

2、建立健全包保网络

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包保工作机制。校长--各包年级中层领导--班主任-包班教师--各班学生。各网络中的责任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相互配合,扎扎实实地作好控辍保学工层层签订控辍目标责任状,把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明确工作职责。

3、完善控辍保学工作体系。

各校对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领导班子为成员的控辍保学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学校要实行控辍保学工作情况周报制度。要求各学校每周对学生入学、变动、辍学情况及学籍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清查,对学生辍学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并向中心校报告。

(二)依法控辍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等政策文件要求,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辍学适龄儿童少年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学校方面:开学前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让每个家长知道,送子女入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督促家长主动送孩子上学。各校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特别是义务教育儿童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法制观念,使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对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责令限期改正;经教育不改正的,向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下达《限期复学通知书》;对到期仍不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按有关规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逾期不改的,请求司法部门通过法律途径协助解决。

(三)情感控辍

实施教改控辍,兴趣导学,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一是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常规管理规定,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特别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和活动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吸引力,使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浸润和陶冶。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及时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消除其辍学念头。三是提高办学水平,增加学校吸引力,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相关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活设施,加强校园绿化、美化等环境建设,形成优美和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四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做好因基础差而厌学、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思想有问题、行为失范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感化、转化工作,切实将帮扶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四)扶贫资金

落实学生各项资助政策。对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给予免学杂费或资金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5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625元。目前,我镇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项目共资助学生275人(初中   113人,小学162人),发放60937.5元。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坚持周报告制度,如有辍学生立即安排全部返校。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留得住”。我校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要大力实施科技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