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夹沟镇青山初级中学教师深入到贫困学生家中,询问生活状况和线上学习情况,现场教会贫困学生如何利用手机或IPTV设备登陆,为3月2日线上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宿州市第一小学三八校区为每个困难学生量身打造帮扶措施,对家庭无手机、无网络的困难学生,学校积极协调电信部门给予网络支持,由学校提供学习设备,成立困难学生帮扶群,线上教学老师分时段推送教学内容,保证了困难学生的学习。
埇桥区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严格落实省、市、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下联动、精准施策,加强统筹谋划,狠抓重点环节,紧盯问题短板,聚焦困难学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线上教学,坚决打赢防控阻击战、打好教学主动仗,全区400多所学校,12000多名教师,233000多名学生,通过电视频道、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
细化措施 认真组织教学活动
3月2日,大营镇中心小学线上教育教学正式开课,该校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双师课堂”开展教学。在同学们观看线上课堂教学时,科任教师同步观看,梳理教学内容进行直播答疑和作业讲解。在直播的网络“云”中交流、互动的模式让孩子们趣味满满。
埇桥区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区级统筹组织、学校具体实施、家庭社会共同支持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统筹推进在线教育教学工作。各学校按照要求,聚集各部门力量,制定线上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一个年级一套课程”“一个班级一份课表”,遴选课程资源,明确线上教学课堂组织、作业批改、在线答疑及个别辅导等师资,网络研训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平台的使用、线上答疑辅导等技能。全区广大教师收集整理电子教材、网络课程资源等,提前将电子教材、教学计划、课程表等通过微信、QQ、短信等多种形式推送、通知到每一名学生和家长;积极和家长沟通,加强与学生情感的在线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与指导,课后组织开展线上答疑、作业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等工作。孩子们提前准备在线学习用品,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和作息时间安排,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同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们帮助孩子熟悉掌握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督促孩子按照课程表按时收看,合理安排孩子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每天坚持室内体育锻炼。
精准施策 互动互补因材施教
自3月2日以来,朱仙庄镇大张小学各学科老师每天指导学生利用省教育资源网等各直播平台观看网课,课后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给学生解疑答惑、布置作业、个别辅导;重点对学生提问较多的问题或在批阅检测练习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在线进行集中辅导交流。苗安乡李圩小学各班级教师充分利用钉钉群,通过师生互动,解决学生疑问;线上重导学、答疑,线下重自学、巩固;学生在课前思考,课上带着问题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真正做到线下自主学习和线上导学互动、交流展示。
埇桥区各学校认真谋划,精心部署,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各自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保障各年级、各学科在线教学有效开展,切实做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采取电视频道直播、网络教学互动互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按照宿州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课程资源表的课程内容安排,组织学生利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观看宿州安广网络有线电视、宿州电信IPTV电视、宿州移动IPTV电视、宿州联通IPTV、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以及埇桥教育官方微博、埇桥教育微信公众号每天定时播放课程教学,据统计,全区使用电视在线学习的学生近73000人,使用电脑近25000人,使用手机平台135000多人。采取“双师课堂”的形式,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方式实施教学;在播放教学视频的同时,班级任课教师同步听课,课后做好线上答疑、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等工作。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老师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分别开设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康复课、安全教育课、劳动技能等课程。宿州应用技术学校按照“三大总体要求,四个实施原则”制定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各专业组、班主任、任课教师45位准时到45个线上教学班级,为2500多名学生进行线上授课,切实做到专业、班级、学生三个全覆盖。初三、高三毕业年级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通过线上教学方式,组织教育教学和复习迎考工作。
用活资源 培植学生爱国情感
3月5日是“学习雷锋日”,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中,雷锋精神依然熠熠闪烁在孩子们的心灵。埇桥区直幼儿园为大班幼儿家长推送了语言活动《雷锋的故事》,宿州市第一小学拂晓校区三(5)班的学生许恒烨,用一首小诗告诉大家我们身边的雷锋是谁?宿州一小环宇校区的学生们变身小画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雷锋叔叔,让“雷锋精神”在心中永驻。
埇桥区各校在组织线上教育教学活动中,避免单纯文化知识学习,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将防疫知识、战“疫”先进事迹教育、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在线学习,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同时,各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科学专业化的指导,引导家长安排落实好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教育学生做好家庭防疫工作。在教学中,各校不折不扣地落实4严格3不准:严格落实教学主体责任、严格保证线上教学效果、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不准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不准强行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录播或直播,避免过度增加教师压力;不准借线上教学向学生收取费用或者搭售商品服务,不得发送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禁止进行商业宣传和误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活动。
补齐短板 硬核推进一个不少
3月4日上午,苗安乡编绰小学老师们逐家逐户走访查看每一位建档立卡和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家线上学习情况,现场辅导孩子们学习,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按时上线学习,鼓励孩子们认真听课,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家长纷纷表示,一定会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教育好学生努力学习。
面对埇桥区各校线上教育教学条件实际,如何能保证所有孩子的正常学习是埇桥区委教育工委、埇桥区教体局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埇桥区教体局聚焦线上教育教学的问题短板,特别关注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家庭子女,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子女以及家庭无电视机和智能手机等和有厌学缀学倾向的学生等特殊群体线上教学,召开4次专题会议,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要求各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提高政治站位,务必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管理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细抓实抓好,从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的高度,亲自安排部署线上教育教学学生收看的基本情况排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全面摸排网上学习进展和效果,进一步摸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自3月2日起,全区各校针对不具备线上教学条件的学生实际,按照“一生一策”要求,量身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有效开展针对性帮扶,配合当地政府向学生临时提供学习终端(如手机、电脑等),联系电信部门减免手机流量费用,协调村委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部分学生到村委会或党员活动室收看电视学习节目等。对于以上各方面都不具备的学生,各校采取兜底帮扶措施,把学校微机室电脑送到学生家中,采取上门服务方式,按照每周课程内容安排,把线上教学课程资源用优盘或移动硬盘等定期拷贝到帮扶电脑中,指导家长和学生学会操作使用。各校组织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这些学生线上学习和课程学业辅导。完善精准帮扶机制,逐校逐班逐人建立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学生解决问题清单,一人一档,确保线上教育教学一个学生都不能少。
据了解,埇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人员成立5个督查小组,从3月4日下午开始,运用线下实地督查和线上电话、微信、QQ等督查形式,重点督查不具备线上教学条件的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情况;同时,进一步督查各校贯彻落实《安徽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三)》情况,有序推进延迟开学期间在线学习各项工作,切实使学生在家“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使学生身心健康有新发展,家校共育有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