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报告,国土资源、能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内容分类: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批前公示
发文日期: 2018-09-03 15:24:14 生成日期: 2018-09-03 15:24:14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大营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大营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展情况
词:

大营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展情况

文章来源: 大营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8-09-03 15:24 责任编辑: 宋晨
字体大小:【    】

    当前,我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以下简称“增减挂” 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国土、财政、规划、城投等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正如火如荼,快速推进。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镇情简介

大营镇地处桥区西南部,也是宿州市的南大门,西接濉溪,南邻怀远。现辖7个行政村,共17082户,45522人。2014年以来,经过努力工作,我镇先后取得目标绩效考核“一二一二”的好成绩2014年度全区综合发展型乡镇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2015年度全区综合发展型乡镇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2016年度全区综合发展型乡镇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2017年度全区现代农业型乡镇目标绩效考核二等奖;党建成绩斐然:被授予2015年度全市“五个好”乡镇党委光荣称号,获评2014年度、2015年度埇桥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全省首届党员教育微视频大赛二等奖及三等奖;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获评2017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二、工作成效

大营镇土地总面积14.6万亩,其中农用地12.59万亩,建设用地2.01万亩。20112017年,我镇实施增减挂工作以来,共完成总规模3300亩的拆旧复垦任务,复垦整理后新增耕地面积2700亩。共涉及到全镇5个行政村(镇东、镇西、陈李、大营、韩圩)、36个自然庄,新建安置点5处,搬迁人口9300人。

2018年我镇实施的“增减挂”项目涉及我镇韩圩、耿湾、大营等3个村,共17个自然庄,搬迁总户数1427户、总人口5928人,其中贫困户297599,拆旧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880亩,可实现新增耕地约1460,户均增加耕地面积1.02亩。新建安置点3处。建新区(安置区)占地面积约550亩,可安置户数1427户、人口5928人。

对于2018年实施的“增减挂”项目,我们提前一年多时间就开始谋划,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精心研究制定工作预案,立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拆旧区以居民点整体搬迁为主;复垦区按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建新区与美丽乡村相结合,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新居,形成整体规模,产生集聚效应。

    三、主要做法

(一)高度认识。“增减挂” 工作对于大营镇来说,不仅是一台一本多利的经济大戏,更是一项事关民生、利于长远的政治任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轮“增减挂”工作任务,横向看全区最多,纵向比历年之最,镇委、镇政府是作为大营镇大提升大跨越的一个有利契机,主动争取、积极申报的。虽然任务艰巨,压力山大,只要利于民生和发展,“虽千万人,吾辈愿往矣”!

(二)高点规划。实施“增减挂”项目,必然包括异地搬迁工程,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对于建新区(安置区)必须要充分尊重民意,高起点规划、因村制宜设计。3月份,区美投和大营镇政府已经委托区规划设计院,对耿湾村安置区、大营村安置区开展测绘设计。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韩圩新村(二期)采用统建模式,耿湾新村、大营新村采用自建模式。下一步,我镇将按照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和要求,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高标准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卫生室、文化广场、健身路径、污水处理厂、农机集中存放中心、沿河景观带等项目,着力打造生态优美、美观实用、特色彰显、风情浓郁的皖北民居。

(三)高位推动。为保证“增减挂”工作有序开展,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政委、镇长为指挥长,分管镇长为常务副指挥长的指挥部。同时,阵地前移,分村设立工作组,开设小食堂,一日三餐在村,保证领导在前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为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我镇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和“三大革命”等,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增减挂”政策,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程度提高农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支持度。但我们也能看到,“增减挂”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有问题要积极解决问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直至任务完成,直至项目竣工,直至“增减挂”好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高压明责。为强化责任,项目启动前就立下军令状,镇委书记、镇长分别与相关村书记、主任签订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增减挂”任务目标、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形成了“镇党委政府为主导,项目村为主体,相关部门配合,上下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五)高标操作。为了保证“增减挂”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尊重民意,坚持自愿原则,对拆旧地块涉及的农民进行优先安置,足额进行补偿。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就组织项目区所在村群众代表召开“增减挂”项目座谈会,广泛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建新区的选址、布局、设计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签订拆迁安置意向书。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实地对照二调现状图,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和现状调查,“一把尺子量到底”,让群众参与监督,并把群众的接受程度、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评判标准。区里组织的三次复核中,我镇拆迁摸底、实地丈量公示结果误差率很小,受到区相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在房屋等建筑物拆除过程中,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家前、屋中、院后反复核查无人无物后,挖掘机才在专人指挥下开展作业,确保拆得稳、拆得快。

(六)高效落实。目前,大营村、韩圩村、耿湾村17个自然庄已拆除完毕;韩圩村、耿湾村已全部复垦完毕,大营村即将复垦完毕。全镇合计拆除总面积1880亩,以银行存单形式发放拆迁补偿款(含过渡费)合计1.478亿元。韩圩村、耿湾村已经制定复垦方案,将尽快实施复垦。建新区征地工作已同步启动。与此同时,我镇其他行政村或自然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热情高涨,陈李村、镇东村、镇南村及耿湾村部分自然村正在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谋划、积极申报“增减挂”项目。

“为民初心终不改,奋斗未有停歇时”,“增减挂”项目已经在我镇释放并将继续释放巨大红利,以此为契机,全镇干群将同心戮力,驰而不息打赢脱贫攻坚战,久久为功创造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