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宣传全市脱贫攻坚的伟大奋斗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为新起点,迈向更加美好新生活,根据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的通知》(皖扶组﹝2020﹞2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
二、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各地各部门对照任务分解,结合各自实际,围绕活动意义、目标和要求,认真做好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5月下旬,各地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各自实际,突出活动实效,积极创新形式,围绕“细说新变化,引导群众感党恩”“选树新典型,引导群众听党话”“共话新发展,引导群众跟党走”3个系列,认真组织实施8项活动。
1. “细说新变化,引导群众感党恩”系列活动。通过与群众共同回顾脱贫攻坚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引导群众发自内心感恩党的好政策,更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组织开展“算好五笔账”活动。依托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帮助群众算好五笔账。一是算好脱贫政策账。与群众一起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让贫困群众清楚明白自身享受的具体扶持政策。二是算好脱贫明白账。与群众一起核对“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以及收支情况,力争“样样清”“笔笔实”“项项准”,让贫困群众明白怎么脱的贫。三是算好生活变化账。与群众一起细聊脱贫攻坚以来在衣食住行和就医、就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四是算好社会帮扶账。与群众一起细数脱贫攻坚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个人等给予的各种形式帮扶,让贫困群众怀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五是算好环境改善账。与群众一起细说脱贫攻坚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情况,让群众知晓自身得到的便利。(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各县<区>党委、政府)(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组织开展“说说我村(家)新变化”活动。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组织脱贫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谈感悟、讲变化、论收获、说畅想,细数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发生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获得哪些实惠,用鲜活的事例打动干部群众。(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各县<区>党委、政府)
(3)组织开展“帮扶干部走亲戚”回访活动。组织脱贫攻坚以来各级帮扶单位派驻的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等回到原来派驻地、帮扶村、联系户,结合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干部群众一起谈变化、谋发展,共同回顾自己驻村时办的好事实事、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的实际困难,共同研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于帮扶工作的认可度。(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有关帮扶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政府)
2. “选树新典型,引导群众听党话”系列活动。通过大力选树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增强群众荣誉感、自豪感,引导广大干群听党话,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共建美好家园的干劲。
(4)组织开展扶贫典型选树系列活动。一是选树一批“脱贫示范户”。由乡镇选树一批脱贫示范户,让脱贫示范户讲述自己的脱贫经历和奋斗过程,讲述脱贫前后的显著变化,用身边的鲜活事例引导群众、激励群众。二是选树一批“最美扶贫人”。由县(区)从扶贫工作站、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中,选树一批工作责任心强、实绩突出、帮扶事迹感人的“最美扶贫人”。三是选树一批“最佳驻村扶贫干部”。每个乡镇从驻村工作队中,选树一批攻坚能力强、帮扶成效好的驻村扶贫干部。四是选树一批“最佳帮扶单位”。由县(区)选树一批帮扶力度大、帮扶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最佳帮扶单位”。五是选树一批“最优安置点”。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县(区)选树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组织管理有序、后续扶持成效显著、搬迁群众融入快的“最优安置点”。六是选树一批“最强带贫主体”。由县(区)从产业园区、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中选树一批带贫能力强、带贫效果好的“最强带贫主体”。(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各县<区>党委、政府)
(5)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一是开展贫困村贫困户变化专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网端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摘帽县、出列村、脱贫户面貌变化。二是开展驻村采风活动。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等,深入基层进村采访采风,围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巨变开展文艺创作,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开展“讲述我的战贫故事”活动。以多种形式,组织动员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等各类典型人物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讲述自己的奋斗过程,讲述自己得到的帮扶,讲述自己在各界帮助下脱贫致富历程和脱贫后带领其他贫困群众脱贫的故事,让群众看得见、学得了、学得好。四是组织开展文艺惠民系列活动。聚焦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携手共圆小康梦”等为主题,广泛开展主题文艺演出、音视频征集展示、文艺志愿服务、优秀电影放映、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用艺术记录脱贫攻坚伟大壮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扶贫开发局、市广播电视台、市拂晓报社,各县<区>党委、政府)
3. “共话新发展,引导群众跟党走”系列活动。通过总结帮扶经验、激发内生动力、谋划后续衔接,进一步增强群众迈向美好新生活的信心决心,引导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6)组织开展驻村帮扶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分区分片组织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和贫困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总结脱贫攻坚以来驻村帮扶工作经验,深入研讨进一步优化驻村帮扶工作的新思路。结合全省第七批、第八批选派干部轮换工作,运用好经验交流成果,确保第八批选派干部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扶出内生动力、扶出稳定脱贫、扶出均衡发展、扶出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直有关帮扶责任单位,各县<区>党委、政府)
(7)组织开展激发内生动力系列活动。一是开展“能力再提升”活动。有效利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有利时机,充分运用扶贫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微讲堂等载体阵地,组织农业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和致富带头人、脱贫户典型等,向广大群众讲政策、传技术、解疑惑、鼓干劲,提升脱贫致富能力和信心。二是开展“积分再累积”活动。在设立“爱心超市”的村,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组织宣传积分高和兑换物品多的先进群众典型,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五净一规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切实发挥群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三是开展“精神再提振”活动。选树一批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推广“星级评比”“孝德榜”等做法,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加强对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专项治理,引导广大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文明办,各县<区>党委、政府)
(8)组织开展后续衔接谋划活动。通过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贫困群众代表等,结合本村实际,共同商讨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共同谋划如何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贫困群众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新起点。(责任单位:市扶贫开发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党委、政府)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6月上旬至6月底,各地各单位要全面回顾“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开展情况,认真梳理总结经验做法成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各县(区)、市直各牵头单位要于2月10日前形成阶段性工作总结,于6月10日前形成活动总结报告,报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及时报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把主题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谋划推动,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落实,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任务落实。
(二)突出活动实效。要注重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严禁搞形式、走过场。要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主题活动内容,明确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活动落实落细。要积极探索,创新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活动。要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主题活动成果。
(三)精心组织开展。要做好前期谋划,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节点、预期成效等,确保各项活动按时落到实处。要做好跟踪督导,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活动期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监督检查,确保精简高效、务实创新开展各项工作。要做好总结宣传,及时总结巩固活动成果,宣传推介先进经验做法,营造浓厚的“感恩共产党 奋进新时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