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解集镇人民政府 > 义务教育领域 > 校园安全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校园安全
发文日期: 2024-09-23 16:07:26 生成日期: 2024-09-23 16:07:26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解集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解集中心校(校本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词:

解集中心校(校本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 解集镇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4-09-23 16:07 责任编辑: 解集乡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    】

饮食健康是现代人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是全民族的未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学校卫生与健康工作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达到“人人健康”的目标,不仅是新时期学校和谐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学生健康素质,争创健康学校、建设健康校园,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学生饮食条件,增强其体质,提高其健康素养为目标,以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利因素,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努力促进学校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提高学校卫生与健康工作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促进发展的饮食环境,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 工作目标:学校围绕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制定饮食实施方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宣传活动和行为干预活动,大力开展以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卫生防病、体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校园活动,显著提高学校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水平。

三、实施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层落实。建立膳食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分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校内外结合。以校内膳食监督为主阵地,充分发挥家长膳食委员会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饮食健康教育和健康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广泛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使广大师生既是行动主体,以是受益主体。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四、膳食委员会主要任务:

(一),定期制定营养健康食谱。食谱制定要依据学生生理成长需要,及每天所需能量进行不同食品搭配,做的营养均衡,

(二),提供健康饮食,开展放心食品工程。中学生的膳食营养安排应适合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除了保证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之外,还必须考虑中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而需要供给的营养素。在膳食质量上比小学生要高些,因此要求食堂管理人员与家长进一步了解营养知识,以利于中学生所摄入的膳食营养全面、合理而平衡。中学生的饮食安排应遵循营养均衡。

(三)三餐分配合理的原则,做到清淡、养胃、补脑、利眠。早餐应以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为主,比如粥、米面,尤其以全谷类如全麦馒头、麦片粥、山药粥等为好,并给予适当的新鲜蔬菜;中餐让学生吃好,尽力做到营养均衡;晚餐减少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响学生的睡眠。1、三餐热能分配。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一般上午要上45节课,脑细胞活动相当剧烈,早餐非常重要,质量数量都要有保证。要使早餐的热能摄入量占全日总热能的30%,午餐占35%40%左右,晚餐占30%35%,以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米、面、薯类、杂粮为主要原料。副食品内、鱼类100150克,鸡蛋12个,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新鲜蔬菜500750克,水果,牛奶等。动物肚脏、血可适量。 2、每餐均应有荤有素。以粮、豆、菜混食。主副食品搭配适宜,可以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以早餐为例,主食(麦片、米)、副食(鱼、肉等)、加上适量新鲜蔬菜;其中副食有时换成煮黄豆、豆干、豆腐等豆制品。除此,米面混食、干烯搭配,避免一餐中既吃稀饭又喝汤,或全吃干稠食品而无汤汁供给。例如稀饭加馒头,配鸡蛋或豆类及其制品,搭配合理。   3、根据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学校晚上采取加餐以补充学生所需能量,主要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为原料。如奶类、瘦肉包子,鸡蛋包子,或水果面包等,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四),培育健康生活  学校除了做好饮食服务而且还因地制宜,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在学生中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普及健康教育。发放《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指南》、《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简明本)》,开展爱眼护眼、保护牙齿、禁烟、禁毒、预防艾滋病、青春期健康等宣传教育活动。学生近视新发病率逐年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人人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影响他们生活、卫生和健康的决策,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认识,消除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社团等课外教育活动。

 (五),培育健康心理   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卫生。学校加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议,设立心理咨询室,有兼职教师定时辅导、定时组织心理讲座和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辅导与干预,指导学生通过调节自身,使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发展。

   总之,做好学生身体健康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