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西二铺镇人民政府 > 义务教育领域 > 校园安全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校园安全
发文日期: 2020-11-25 16:33:01 生成日期: 2020-11-25 16:33:01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西二铺镇人民政府 文  号:
名  称: 埇桥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
词:

埇桥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

文章来源: 西二铺乡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0-11-25 16:33 责任编辑: 西二铺乡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    】
地震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为确保发生地震时,各校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特编制本预案。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安徽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全区教育行政区域内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行动。
    三、工作原则
   (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教体局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协同相关部门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各校成立相应防震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制定本单位抗震减灾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协作。
   (二)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区教体局、各学校要完善工作小组内部的分工协作,履职尽责,群策群力,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后,应根据地震级别、灾害的轻重等因素,迅速启动相应预案,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保护和抢救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要立足防范,强化应急预案对日常预防工作的指导作用。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加强宣传,从细节抓起,适时演练,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应急反应水平;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反应,紧急疏散,及时上报,注意方法,果断处置,全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和教学秩序恢复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局部服从整体,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保证本系统地震应急工作与全区地震工作协调一致,突出重点,认真负责,听从指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四、区教体局地震应急工作职责
   (一)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应急避险知识;
   (二)开展防震减灾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减灾意识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三)根据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地震权威部门灾情公布,破坏性地震一旦发生,领导小组功能立即启动,迅速组织各单位开展以保障师生人身安全为重点的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做好治安保卫、宣传教育、医疗救护等方面的工作,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把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五、地震应急机构与队伍建设
    区教体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是教体局机关及区属各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机构,当我区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积极配合全区防震救灾指挥部做好全区教育系统的防震减灾工作。局办公室、安全办做好震后的疏导宣传工作,计财股、仪器站负责抢险救援资金的筹集和后勤保障工作,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等各项物资保障;基教股、人事股、教研室、督导室、职成教股负责伤员的救护和防疫的技术准备工作。
    六、应急通讯的保障
    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区教体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并根据相关领导指示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区政府报告相关信息。
    七、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资金、装备的准备
    地震发生后,在接到报告的同时,区教体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一般地震,各成员要保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较大地震,各成员要立即赶到震灾现场,按职责分工组织抢险救援。各校要做好地震应急所需的各种物资、器材、设备的储备工作,应急车辆随时准备投入抢险工作,做到常备不懈。
    八、应急行动的实施
    (一)正常防震减灾工作。各学校在每年春季开校初制定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全年抗震知识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等方法,加强对地震基本知识、应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指导督促学校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2 次以上地震应急和自救互救演练,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完善学校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二)临震应急行动
    1.在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信息和警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迅速启动本系统应急处置预案,全面安排部署震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听取上级有关地震情况和实情的通报,向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震情和灾情,提出求援请示,及时汇报救援工作情况。
    3.在接到临震预(警)报后,迅速将上级和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准确全面地传达到所属学校(单位)。
    4.加强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局机关落实临震期间的24 小时值班制度,以便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所辖范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区教体局、各学校应立即赶赴地震现场组织指挥,各抢险救灾小组应在震后第一时间内集结待命,按照上级指令迅速组织本单位抢险救灾。
    2.组织指挥各学校撤离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要特别防止因学生恐慌引发踩踏事件。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区域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3.组织人员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并将重伤人员迅速转移到急救中心,派驻人员在医疗救护站实行 24 小时值班,协助做好救治工作,安抚和稳定家长、伤员情绪。
    4.在抗震救灾应急行动中,教体局各科室和辖区各学校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落实、工作推诿扯皮、应急处置不当,造成工作滞后和产生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九、重点目标的应急保障措施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校期间发生地震时,各学校接到震灾信息或预报后,立即组织学生撤离危险区,进入指定避险区域,做好师生宣传动员工作,稳定人心,并安排好生活、防病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做好校园重点物资转移保护工作,灾情严重来不及转移,各学校要全力抢救生命,抢险救灾,将伤员迅速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并防止灾害再次发生,尽快恢复学校秩序。如果灾情发生在学生非在校时间,在区教体局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发动本校教职工对学校重点物资进行保护,把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十、本应急预案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