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代表中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办好让人们满意的教育的重任。好的老师是学生的幸事,是学校的光荣,是民族的希望。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一有理想信念,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思想育人至关重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我们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好老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上的纯洁性。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像园丁一样去浇灌、呵护学生们对真善美的向往,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发芽成长。
二有道德情操,做以德立身的带头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好老师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心中的示范楷模。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入学先正己,为学先为人,道德、人格的培养,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根基。根本一坏,纵然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处。全体老师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治学。
三有扎实知识,做与时俱进的领学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对学生成长,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时代,信息更迭速度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学校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更高。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长流水就要不断持续学习。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还要当好“小学生”,要不耻下问,活到老学到老,树牢终身学习的理念,刻骨钻研“外行”知识,与学生一起探索、成长。
四有仁爱之心,做服务学生的贴心人。一份牵挂、一盏长灯、一支粉笔;荒山变绿岭,专研变科研,青丝变白发;对教育的信仰不移,对祖国的热爱不变,对学生的爱心不减;将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黄大年,投身贫困山区扶贫主战场的“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将教育植根于爱,为学生献出一片真情,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一时的工作干劲常人有之,一辈子如一日的坚持弥足珍贵,他们用心、用情、用爱绽放教育事业的芳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学生追梦、筑梦保驾护航,为党和人民事业输送人才,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教育蓬勃发展。(蒲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