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警示
发文日期: 2023-10-18 15:24:21 生成日期: 2023-10-18 15:24:21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西关街道办事处 文  号:
名  称: 【消费提示】:食品、保健食品小常识
词:

【消费提示】:食品、保健食品小常识

文章来源: 西关街道办事处 浏览量: 发表时间:2023-10-18 15:24 责任编辑: 西关街道办事处
字体大小:【    】

一、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 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药品:主要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确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食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

二、如何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

近年来,随着中老年人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许多商家利用中老年人对健康、养生、保健有迫切需求的心理做营销,夸大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的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误导老年人用食品、保健食品代替药品,可以治疗疾病,采用免费发放小礼品、免费体检、专家坐诊等方式打“亲情牌”,虚高销信价格,骗取老年人钱财,非法牟取暴利,损害中老年人的切身利益。

擦亮眼,保健品诈骗10个常见套路

套路1: “免费送鸡蛋”引人上钩

套路2:假称公益活动、增加权威力度

套路3:实宣传,夸大保健品效果

套路4:设限,拒绝年轻人

套路5:入门先登记,套取个人资料

套路6:“专家” “医生”依次上场忽悠

套路7:安排“老人”现身说法

套路8:服务到家,亲情回访

套路9:“免费旅游"实则大卖产品

套路10:新出“存钱”政策

食品、保健食品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只有药品能够治病,不能把食品、保健食品当成“救命稻草”,如果患病,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进行治疗和购买药品,警惕“专家义诊、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科学、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