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埇桥区目录数据中转 > 社会公益事业及重点民生领域 > 公共文化体育 > 文化遗产保护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906/202012-00036  信息分类: 文化遗产保护
 内容分类: 其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埇桥区目录数据中转
 成文日期: 2020-12-24  发布时间: 2020-12-24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埇桥区曲艺进校园受欢迎
人: 初审:     复审:    终审:

埇桥区曲艺进校园受欢迎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发表时间:2020-12-24 15:34 责任编辑: 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大小:【    】打印

埇桥区曲艺进校园受欢迎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按照《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指导意见,大力推动非遗曲艺进校园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近日,埇桥区“曲艺进校园”活动走进中小学及高校,引起校园学子的浓厚兴趣和参与热情。

快板《升国旗》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对五星红旗的由衷热爱,皖北大鼓《好学生王甜甜》表现了好学生王甜甜善良的优秀品质,相声《报菜名》考验了小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大鼓《园丁颂》歌颂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琴书《王小驴的喜剧》讲述了家长对孩子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生活化、接地气的演出赢得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和连连喝彩。

曲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刚刚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埇桥区紧紧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机遇,组织开展曲艺进校园活动,把蕴含着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曲艺艺术带进校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地方传统文化,得到艺术熏陶,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此,埇桥区将进一步发挥文艺轻骑兵的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曲艺的传承发展能力,充分发挥曲艺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曲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