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 规划计划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906/202209-00011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内容分类: 其他,商贸、海关、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个人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成文日期: 2022-09-22  发布时间: 2022-09-22 12:15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人: 初审:胡思路     复审:年峰艳    终审: 王霖

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发表时间:2022-09-22 12:15 责任编辑: 文化和旅游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按照区政府工作安排,现将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区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1.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三馆一院一中心”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夯实文化基础,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2022年计划建成大店镇天门村、梁场村,芦岭镇花庄村,永安镇永安村4个村级文化广场,目前已完成1个文化广场建设,力争突破全区文化广场空白村。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培育“阅读新风尚”。依托“15分钟阅读圈”建设民生工程的实施,以及对农家书屋的建后管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公益普惠、覆盖全省”的原则,以“为民便民利民”为中心,结合城市社区行政区划、人口密度、服务半径等,规划“15分钟阅读圈”建设,2022年计划完成12个点位,目前已完成7个点位的初步打造。加强“三馆一院”建设,增强服务功能。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完成,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22年12月竣工,2023年2月交付使用。

做实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效能。严格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健全各级基层公共文化场馆长效管理机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及28家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抓住春节、元宵等“黄金时间”段,开展乡村春晚、古庙会、民俗艺术展演、瓜果采摘节、广场舞比赛、“我们的节日·XX”系列活动等共计800余场。完成“送戏进万村”227场,完成率71.8%。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54场。指导各乡镇(街道)村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春晚、民俗展演、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及各类培训。今年以来,重点突出“喜迎二十大”主题,谋划一系列主题阅读、红色经典诵读、广场舞展演等活动。目前开展活动约320余场,惠及人次约9.7万人。持续推进全民阅读系列推荐活动、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等工作,确保各项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2.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加强非遗及文物保护利用,打响白居易地标性文化品牌,开展系列活动。

一是加强非遗传承。建立非遗档案资料库,挖掘整理归纳标本举证瓷器鉴定法、风筝传统工艺、龙凤花鸟字等非遗项目,做好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成功申报“宿州Sa汤制作技艺”、“栏杆牛肉制作技艺”、“埇桥十番锣鼓”、“蝶翅画”四项省级非遗项目,推进符离集烧鸡制作技艺、乐石砚制作技艺、唢呐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埇桥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新名片。举办2022年宿州市暨埇桥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受众10000余人次。协助埇桥马戏项目开展深入调研,助推国家级项目埇桥马戏发展。二是注重文物保护。推动唐河、新河水系治理工程、天然气宿州-淮北-萧县-砀山干线项目考古勘探。加快林探花府西侧院落维修项目实施,开展宿州古城墙维修工作,编制涉故台维修方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三是打响文化品牌。开展系列活动,拍摄微电影《白居易游埇桥》、编排戏曲《东林草堂》花鼓戏、歌曲《符离之恋》、出版诗集《白香山诗集》;复排《琵琶行》场景;召开专题研讨会,有序推进。

(三)加快五柳休闲旅游度假区、符离大道沿线景观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按照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镇的创建要求及文件精神,启动2022年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拟创建顺河镇岳乔村为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夹沟镇、符离镇为特色旅游名镇。目前成功创建符离镇符北村为安徽省特色美食村,正在根据省、市要求,完善特色美食村整体提升方案。推动“14520”工程实施,开展A级旅游村创建工作,2022年拟创建5个A级旅游村。积极打造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持续推进五柳景区3A提升改造,目前网红沙滩完成清表工作90%、游步道系统基层整理完成60%、新建木栈道桥施工便道及施工前准备完成;符离大道景观提升项目(清水段),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已经封顶,停车场正在加快建设中;宿州秦山书院项目整体方案设计已完成,已与投资方对接洽谈,待签订招商协议;五柳之家农业公园建设项目,文旅厕所和游客服务中心已施工完毕,农家乐正在试营业中。

(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加快文化旅游经济运行。文化娱乐服务业规上有8家企业,1-4月上报营业收入0.3亿,增速-42.4%,其中7家企业增幅下降;省平台6家企业,一季度上报增速694%。2022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19.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5亿元。推进数字创意和文化旅游双招双引工作。已完成上半年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的项目录入、纳统等工作,目前在库项目共14个,计划总投资158.91亿元,其中正在洽谈3个项目,已签约项目5个,已开工项目6个,均有序推进。

2.持续推进旅游服务发展。开展文旅惠民,实施景区优惠政策,推荐主题旅游产品,参与联动宣传活动。参加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暨“新徽菜 名徽厨”宿州市特色美食品鉴活动,组织辖区内民宿企业对现场饭店服务技能比赛进行观摩,参与“安徽人游安徽”宿州市融媒体采风暨联动宣传。充分利用节假日,支持指导各旅游景区、景点开展系列活动,增加旅游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是启动2022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拟创建永镇乡关湖村、夹沟镇镇头村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是启动“十百千”品牌创建的双微改造项目申报工作,目前选定点位达十四处,涉及金额超过60万元,待市文旅局审核通过项目申报文本后,启动项目工程。三是成功举办埇桥区“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拉动各景区经济效益达10万余元;拍摄关湖音乐村、市外桃源旅游宣传短视频共2个;发送旅游祝福短信10万条,助力文旅事业发展。

3.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严格接访制度。领导干部公开接访事项实行“谁接待、谁包案、谁负责”,落实首接负责,一包到底制度。主要负责人每周在本单位开门接访不少于1天,深入一线实地处理矛盾纠纷不少于2次;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班接访,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进行化解处理。积极推进企业改制、老广播待遇等相关工作。

4.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坚持以行政服务实体大厅和政务网络服务平台相融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目前区文旅局承接的99个审批事项均已实现全程网办。今年以来,共办理审批事项1200余项,均按照许可事项分类及时录入网上报件系统,确保了受理审批事项准确无误。编制认领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变更等四大类事项,做好承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工作的准备。

5.强化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扎实开展文化市场“扫黄打非”“治违除患”“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各类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560余人次,共检查经营单位900余家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今年以来,行政立案13件,取缔8家无证经营违规行为,累计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500余本,切实维护我区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秩序。开展法宣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宣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受众3000余人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对辖区内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旅行社等重点场所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测体温、戴口罩、“一米线”、扫码登记等措施,有效维护文旅市场安全稳定。

(三)承担省、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1.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一是“送戏进万村”全年任务数316场,目前已完成227场,完成率71.8%。二是新闻出版电影惠民工程,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配送工作目前还未接到上级通知开始选书,预计10月份之前全面完成选书及配送到位。三是广电惠民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年任务数3792场,目前已完成1354场,完成率35.7%。

2.旅游服务发展方面:一是做好节假日旅游数据监测工作。2022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19.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5亿元。二是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使用,目前已经完成2021年年报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季报数据的审核,旅行社设立备案申请、注销申请、电子合同录入等工作均在平台上开展。三是旅游厕所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旅游厕所建设任务36处,2022年拟根据省、市要求继续新增3A级旅游厕所若干座。目前所有旅游厕所均已完成系统入库、百度定位、“一厕一码”评价及资金补助下发等工作。四是成功举办埇桥区“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拉动各景区经济效益达10万余元;拍摄关湖音乐村、市外桃源旅游宣传短视频共2个;发送旅游祝福短信10万条,助力文旅事业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整体实力较弱。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偏小,企业主体数量小而散,尚未形成规模,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足。

(二)“15分钟阅读圈”推进难度较大。经各街道、社区反馈,城市公共用房资源比较紧张,适宜作为城市阅读空间打造的场所用地不多,多数社区只能依靠社区图书阅览室进行改造提升,建成15分钟阅读圈。

(三)村级文化队伍相对薄弱。村级文化宣传员、文化协管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知识缺乏,对各项现在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文广站、村级文化活动工作开展受到制约。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步伐缓慢。对民间艺人的作用、地位重视不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管理,影响了其作用发挥和水平的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一)注重培育文旅优质人才。通过举办乡村旅游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等培训班,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协管员、文物保护员、乡村文化带头人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选派人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培养机制,着重培养一批优质复合型人才。加大“双招双引”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合作发展,聚集一批紧缺型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为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加大符离大道沿线景观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符离大道沿线符离镇沈圩村沈圩古楼主体建筑及院内环境,同时做好配套服务设施。加强项目调度,对已谋划的项目,做好进一步的跟进,推动项目完善前期各项手续;对续建及计划开工项目,落实责任到人,加强调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环境。做好与杭州市上城区结对合作帮扶工作,编制专项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打造精品旅游资源、配套齐全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以成功创建旅游品牌,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三)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依托基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全民健身、文艺表演等活动。搭建民间文艺展示交流平台,组织群众自办文化展演,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规范、有序开展,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四)不断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继续加强对文化、旅游、文物监管工作。持续开展文旅行业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文旅单位完善应急能力建设。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工作统筹,严守文旅行业疫情防控防线,做好日常巡查和专项督查,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30日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