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连密
发布时间:2024年8月22日
发布地点:区水利局16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 宿州市埇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参会媒体:
内容简介:8月22日,埇桥区举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区市场监管局作内容发布,中安在线、人民数字、拂晓报、市场星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此次发布会。发布会上,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连密就今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相关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股负责人、药械化监督管理股工作人员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8月22日,埇桥区举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区市场监管局作内容发布,中安在线、人民数字、拂晓报、市场星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上,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连密就今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相关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股负责人、药械化监督管理股工作人员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答记者问】:
问题1:作为我省50项民生实事工作之一,我区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工作开展得如何?
区市场监管局 食品安全协调股负责人 张慈
今年,安徽省推动实施50项民生实事,作为公共安全类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工作,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此项工作,不断擦亮民生服务品牌。我局选择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消费量大的畜禽肉类、时令果蔬、水产品等食品品类,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问询等方式征集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品类及抽样区域,依法开展监督抽检。目前已完成了2024年“你点我检”的100批次抽检任务。接下来,还将把抽检工作与专项检查、日常监管等相融合。把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与“食安守护”专项行动等工作紧密结合,实现以检促管、以检促改。同时,在“你点我检”活动中,将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鼓励更多群众积极参与,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问题2:当前,群众通过线上外卖平台购买药品、医疗器械越来越普遍,在网络销售药械方面是如何加强监管的?
区市场监管局 药械化监督管理股工作人员 殷伟
近年来,我局持续加大药械网络销售环节监管力度,对辖区药械网络销售企业底数进行摸排,及时更新药械网络销售企业监管台账,指导企业做好药械质量管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排查药械网络销售企业是否有无资质开展药械网络销售、处方药销售页面公开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利用网络渠道销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线下检查巡查中,重点检查经营主体的索证索票、处方审核、购销记录、储存养护等方面,确保药械网络销售质量安全、来源可溯。同时,大力推广“药安封签”,督促相关经营单位在外卖封口处正确粘贴封签,保证封签牢固、有效。今年以来,已检查药品网络销售企业171家次,责令改正18家,检查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186家次,责令改正1家。在此,也建议消费者在取药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有完好无损的“药安封签”,确认运输过程无破损。
【镜头采访】:
区市场监管局 食品安全协调股负责人 张慈 接受采访: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聚焦聚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各项改革任务,深化党政同责、全环节监管、产业提升、社会共治等,持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全力防范化解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坚决守牢食药安全底线,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努力交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监管满意答卷。
今年以来,埇桥区市场监管局坚持改革创新、实干争先,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展现新气象。我局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食品药品监管具体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严把食药安全关口,严守食药安全防线。今年,全区未发生源头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一)坚持高位推动,织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
一是持续夯实党政同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积极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四员”哨点作用,全方位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二是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全区1948名包保干部分别对14175家在产在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包保工作,把食品安全责任最大限度地落到“最小工作单元”。督促指导包保干部完成全区生产经营主体督导任务,截止目前,全区“两个责任”督导完成率100%、问题整改率100%。
(二)坚持全程监管,筑牢食药安全“防火墙”
一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99户次,责令整改9户,立案查处19起。开展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进农贸市场、进商超活动。抽样检测样品20批次,结果均为合格;开展散装白酒、肉制品专项排查,共排查散装白酒经营户22户,抽检散装白酒20批次;排查肉类产品生产企业20家,肉制品小作坊22家,肉制品销售单位198家,查扣“3.15”曝光的涉事企业梅干菜扣肉44盒。推进“食安名坊”建设,优选栏杆陈计财牛肉、新丰麻油、杨老六锅贴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宣传推介品牌小作坊,擦亮埇桥食品小作坊“新名片”。开展春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培训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158人次;加强特殊食品整治,与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委、区民政局等四部门联合开展埇桥区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守护银发健康”社区行活动,组织保健食品知识科普讲座2次。
二是在餐饮消费环节。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及校外供餐单位1105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79份,对5家不具备供餐条件的学校食堂,责令其停止供餐,对排查出的食品风险隐患,已全部责令整改。召开全区26所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和校外供餐单位集中约谈会1次,组织全区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和校外供餐单位参加开学前防鼠知识培训2次;深入推进小餐饮整治提升。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3822人次,检查各类餐饮经营商户5421家次,责令补办健康证119个,责令整改登记492户,已累计发放“光盘行动”宣传海报6300余张;做好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重大活动餐饮保障工作9次。
三是开展药械化重点整治。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化妆品质量提升行动以及中药饮片质量提升行动、药品网络销售、芬太尼类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环节、医用橡胶手套、“四美”机构化妆品等专项检查执法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850人次,检查药械化经营和使用单位2916家次,立案调查106件。
(三)强化风险防控,绷紧隐患排查“安全弦”
一是扎实开展“食安守护”专项行动。聚焦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特殊食品监管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落实等六个方面重点问题,通过建账销号、约谈通报、信息交流等措施,按照问题导向原则,深入推动“食安守护”攻坚行动。二是加大食品抽检力度。今年以来,已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1887批次,不合格41批次,合格率97.82%。三是强化药械隐患排查,开展药品质量风险隐患排查行动,检查药店580家次,医疗机构285家次,排查风险隐患9个,已全部整改;开展医疗器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行动,检查药店792家次,医疗机构362家次,排查并化解风险隐患3个;开展疫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检查接种单位48家次,责令限期改正21家。
(四)重拳查办案件,打好食药监管“组合拳”
一是强化执法办案。各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案件658件,结案572,刑事案件1件,合计涉案货值31.38万元,罚没款361.69万元。二是强化联合执法。加大药械化执法办案力度和行刑衔接深度,全力配合公安、司法部门对移交案件追根溯源,深挖线索,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先后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次,向公安部门移交药械化案件1起。
(五)推动共治共享,共画食药“同心圆”
一是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化妆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升公众安全用药用妆意识,营造食药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宣贯。增强市场主体法律意识,形成部门监管和经营主体自律的食药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截至目前,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共2158件。四是扎实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提高用药用械用妆安全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129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08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47份。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排查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坚决筑牢食药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并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