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五年规划纲要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711/202311-00005  信息分类: 五年规划纲要
 内容分类: 其他,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06-02-06  发布时间: 2006-02-06 11:39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人: 初审:武梦     复审:徐鹏    终审: 蒋萌


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表时间:2006-02-06 11:39 责任编辑: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加快发展,实现“全市率先 、皖北领先 、全省争先”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和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认真制定发展措施,对于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区在认真总结“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及对“十一五”发展环境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宿州市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以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时期是我区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五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十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19.4亿元,年均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5.4%;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9.1%。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1%。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十五”期间全区新办三资企业18家,累计利用外资722万美元,发展自营出口企业30家,累计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十五”末,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3亿元,年均增长44%,五年累计到位资金24亿元。绿洲板材、华盛中天、润发面业等200多家企业落户我区;“四园一线”规划建设具备了良好开端。

——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末,全区民营经济占二、三产业份额达60%以上。“十五”期间,通过改革、开放与发展,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由“九五”末的36.7:27.5:35.8调整为26.2:30.6:43.2,其中二产比重提高3.1个百分点。

——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是“九五” 时期的2倍。安特生化3万吨无水酒精生产线、安徽车桥年产5万套支承桥、信诚化工年产1万吨三聚氰胺联产碳铵和8.13技改联醇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18万亩优质小麦基地项目全部完工,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项目成效明显;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已达30%;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十五”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年均增长6.8%。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全区共安排科研项目65项,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8项,科技对工、农业生产贡献率达到50%和45%。“两基”水平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成效显著,已改造危房面积12.67万平方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城乡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病、治病以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五年,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十五”末,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89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89.5%和22.6%,年均增长13.6%和4.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96亿元,人均储蓄由2000年的2545元增加到5517元,增长116.8%。

总体看,“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实现,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施条件需要改善;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发展不够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大;投资规模受到宏观调控制约,市场消费有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部分下岗人员和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十一五”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全面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实现“全市率先 、皖北领先 、全省争先”目标,既有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又将面临着严峻挑战。

1、有利条件和机遇

一是从发展空间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经济国际化、国际经济一体化,投资和贸易异常活跃,产业和要素转移越来越频繁,这为我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本的流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梯度,带来许多契机。同时,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投资与消费不断升级,能源、原材料等需求不断扩大,对具有能源、资源优势的我区来讲,将会赢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从政策上看。国家对中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支持,建设新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省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和“关于加快毗邻地区发展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实施“6+3”工程,为我区发挥优势、同轨推进创造了条件。

三是从我区经济发展趋势看。“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后期,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招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区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市经济总量40%左右,经济快速发展具备了强有力的物质、思想和政治保障。

四是我区农产品、煤炭矿山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都为奋力崛起、率先跃升奠定了基础,积蓄了能量。

2、不利因素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传统产业竞争面临国际强手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双重压力;对外开放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取得突破,快速发展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我区整体经济发展后劲依然不足,工业拉动作用仍不明显;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土地等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市率先、皖北领先、全省争先”为目标,以跨越式发展为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突破、全民创业、东向发展、城镇带动、可持续发展及和谐桥六大战略,着力打造皖北加工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及劳务供应五大基地,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快速高效,利益关系趋于协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开拓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4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1.5%(现价为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三次产业比为20:40:40。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6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达到8.8亿元。至201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3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亿元,年均递增8.5%。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实现 3300万美元,年均增长30%左右。利用内资实现28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

——社会事业:“十一五”末,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率达到8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科技对工农业生产贡献率分别达到55%和5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82万人以内。文化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

——生态环境:抓住建设生态省的有利机遇,提高全区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末,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工业“三废”综合治理率大幅度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5%左右。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覆盖城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50元,年均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60元,年均增长6%。城镇人均住房达到2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达到40平方米。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确保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增强跨越式发展的实力,“十一五”时期要着力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以农产品深加工、煤电一体化、机械、纺织等产业为重点,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扩大利用外资总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培植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创汇群体,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树立我区外向型经济新形象。

——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东向发展的战略,加速融入长三角及徐州经济圈,承接东部辐射,始终保持产业和项目与东部对接,以开放促进发展,以发展促进开放。积极推动外贸出口增长。扩大纺织、服装、机电等传统工业产品出口,促进优势农产品在境外销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利用“中部促进”资金,做好自营出口权申报、认证、注册工作,为各类企业搞好出口服务。“十一五”末,具有自营出口权企业达70家,外贸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强化责任,严格奖惩。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思路,深化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倡导实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大胆尝试BOT、TOT及非传统融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率,增强招商引资成效。鼓励在外桥籍人员、台胞、侨胞回乡创业。加强与大企业、大财团的联系,投强靠大,登高求升,力争在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世界著名企业上实现突破。加强对外资的引导,把招商引资同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投向加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旅游及服务业。全面推进园区建设。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把桥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成为和徐州经济圈对接、接轨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基地。推进宿州循环工业园、朱仙庄轻工业园、符离食品工业园建设,加快多类要素向园区集中,使之成为产业集聚、外向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业强区的骨干支撑力量。

(二)树立工业强区理念,构造优势产业体系

牢固树立“工业强区”意识,完善工业考核体系,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加工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三大优势产业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工业经济率先跃升。“十一五”末,要力争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0个,其中超5亿元企业5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达到20亿元以上。

1、加工制造业

(1)纺织工业

充分利用我区棉花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纺织业的转移,推动产业集聚,调整产品结构,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实施棉花-轧花-纺-织-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生产,全面提升我区纺织业水平。“十一五”末,全区棉花纺织行业生产能力达到棉纺15万纱锭,织布机2000台,化纤原料4万吨/年,服装1000万件/年。

规范棉花加工业的管理,促进产品质量上档次。以朱仙庄轻工业园为依托,规划建设我区纺织工业城。以高档纺织面料为突破口,以雪龙化纤、龙福纺织为核心,形成年产5亿米面料的生产能力。着力提升化纤在纺织业中的比重,雪龙化纤公司扩至4万吨棉浆粕的生产能力;三维无纺布达3000吨生产能力,并新增2500吨水刺无纺布。积极扶持鸿正服饰、北方服饰、宏三维服饰,扩大我区服装生产和出口规模,增加终端产品附加值。

(2)机械电子业

以汽车配件、矿山机械、煤矿电器为重点,发挥我区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走专业化道路,逐步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提高机械电子业的市场竞争力。

主攻车桥系列和制动器系列等产品,重点抓好安徽车桥公司年产10万根车桥和50万套制动器“861”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矿山机械产品,使以华龙矿机公司为主的调度绞车、回柱绞车、装岩机等产品实现系列化、规模化,形成年产3000台的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推进宝龙集团机动车尾气遥测仪的批量生产;促进矿用瓦斯检测仪的研发进程,使之尽早投入生产。加快华盛中天科技城建设,使其早日投产见效。

(3)化工业

以信诚化工公司为核心,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能力,使尿素达到20万吨,合成氨达到30万吨,磷肥达到10万吨,复合肥达到10万吨,并形成年产三聚氰胺2万吨,甲醇5万吨的生产能力。以安特生化为核心,发展无水乙醇和日用化工,使无水酒精年产量突破7万吨。继续巩固和扩大优势中药品种的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

(4)建材工业

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禁止重复建设”的原则,以节能降耗、环保达标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和高标准墙材。

大力发展煤矸石、页岩等空心砖生产,形成年产3亿块的生产能力。以明丽相山水泥和宿州水泥厂为核心,逐步形成年产8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推广散装水泥。充分利用我区白云石和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玻璃业。以百通集团、恒昌塑料为核心,扩大建筑和农用塑料产品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合理开发利用高岭土资源,大力发展陶瓷制造业,逐步规划和建设陶瓷工业区,填补我区民用和工业用陶瓷生产空白。

2、农产品深加工业

合理整合资源,集约生产,扩张发展,做大做强烧鸡产业,打造“符离集”烧鸡全国驰名品牌;推进面粉厂、油厂、食品加工厂的重组,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地方品牌,形成地方优势;以绿洲人造板为龙头,以顺河木业集群为基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最终产品附加值。

3、矿产资源开发业

重点是搞好芦岭、祁东、祁南新建瓦斯和煤矸石电厂建设,提高发电能力,增强煤电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以祁县工业园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

 (三)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到重要位置,切实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文化程度,积极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现代农业意识,坚持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用市场的办法经营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以培育发展省级和区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农机化水平。在乡镇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扶持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覆盖率和农机化生产效率。“十一五”末,全区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83%,农业综合生产和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围绕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导乡镇发挥资源优势,壮大优质小麦、棉花、蔬菜等高效农业比重,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十一五”期间,建设优质安全10大农产品基地和6大畜禽产品基地;实现绿色食品认证5个、优质农产品认证10个。“十一五”末,优质农产品率达80%;畜牧养殖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5%以上。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经济协会,争取用5年时间,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100个、农村致富带头人500名,发展农业协会50个。使我区的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绝大多数都有运作规范,机制健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牵动,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营机制。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通过政府推动、政策鼓励、社会服务,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至“十一五”末,全区劳务输出总量力争达到3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区总人口比重达20%,人均劳务收入达2000元以上。

依托政府网,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劳务信息。组建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培育劳务输出经纪人。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协调工作,保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抓住国家扩大支农资金投入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农村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夯实高效农业基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鼓励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人员到农村开展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差距。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改善农民文化生活条件。大力推进牧沼粮模式,促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水平

按照服务工业化的要求,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十一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40%,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明显上升。

——推进传统服务业发展。围绕城市开发、园区建设以及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规划完善一批专业市场和服务设施,逐步提高传统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水平,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格局。培育扶植方便市民、服务大众的餐饮网点群,促进具有特色的中高档餐饮企业的发展。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以特色农产品市场为重点,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现代物流业。引导大型超市等物流企业向乡镇及农村的延伸,提高物流覆盖面。加快与徐州毗邻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加大服务业主动融入徐州经济圈辐射的力度。进一步改善物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争取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入驻我区,促进物流业向信息化、集约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扶持养老、托老、陪护、卫生保洁、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拓宽社区服务范围,壮大街区经济。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推广代理、策划、职业介绍、投资理财等中介服务,规范提高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咨询、公证等咨询服务;加强档案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服务管理。

——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建设徐州都市圈后花园为目标,整合旅游业资源,扎实推进五柳、雁山等风景名胜旅游区建设,扩大北部景区宣传力度,树立我区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的新形象。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跨越式发展平台

——水利。“十一五”期间,河道治理及大中小沟疏竣267条;新增节水等灌溉面积5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田2.5万亩;新增改善防洪、除涝面积105万亩。推广节水灌溉,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十一五”末,全区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

——供电。巩固完善二期农网改造成果,积极实施三期农网改造工程,保证人民生活、重点项目、重点设施用电需求。“十一五”期间,电力供电总量年均递增11%以上;“十一五”末,城乡同网同价率达100%。

——交通。积极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增加油路或水泥路覆盖率。至“十一五”末,新修或改造公路里程2152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全区客运站点覆盖率达100%,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

——水运。“十一五”末,浍河年运力达到300万吨,比“十五”末增加2.5倍;新汴河段具备通航能力。

——通讯。基本实现固定电话普及到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0%。

(六)加强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不懈地抓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广泛吸引市场性项目,加强在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培植财源,不断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产上依托徐州都市圈,坚持粮食向优质走,果蔬向绿色走,利用优势农业资源,做深做细资源类项目;在二产上依托“长三角”和徐州大市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资源开发业,做大做强工业项目,扩大投入,促进融入的力度;三产上要发挥现有优势,提高三产项目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持力度。

重点是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在项目布局和选择上,既要抓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又要抓技术层次较高的新兴产业;既要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要抓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努力形成开发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格局。

要加大跑项目争资金的力度。项目不问大小,资金不问多少,只要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要争取使其落地投资,发挥效益。要跑省进京,宣传桥,推介项目,使他们知遇桥,支持桥项目建设。“十一五”末,我区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力争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

(七)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发挥城镇带动作用

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城镇等级及空间结构,因地制宜,以“一个主中心,三个次中心、两轴、两片”为重点,优化小城镇布局,构建四级市域城镇体系,提高我区城镇化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城乡功能开发为主线,抓好城镇规划,明确城镇发展方向,不断优化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城镇的载体功能。积极推进城镇公共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和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优化城镇基础设施条件。
     ——做大城镇经济,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启动民资,千方百计引进外资,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镇域经济,拉动就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做好符离国家级、曹村省级改革试点镇申报、实施工作,使其发挥东向发展“桥头堡”作用,迎接徐州经济圈的辐射,促进我区城镇的发展。
     —— 完善相关政策,改善城镇发展环境。制订考核办法,健全考核机制,将城镇税收、工业产值增幅等作为城镇发展的标尺,使乡镇、街道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开放、招商、培植财源上来。鼓励乡镇、街道奋勇创新、争做一流,形成竞相发展良好局面。以项目带动产业,产业拉动城镇面貌的改变。落实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将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失地农民社保机制的建设,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八)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和薄弱学校的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战略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高教学条件和水平,增强现代教学信息化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依托原有职业学校,推进职业教育专项建设,加快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步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数量和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水平,搞好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十一五”期间,每年培养输送技术人才2000人,累计达到1.2万人。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扩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优势品牌;加大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十一五”期间,争取或安排科研项目75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计划项目10项。至2010年,民营科技企业达25个;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1%以上。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建立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率先跃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十一五”末,全区各类人才达到30000人以上。

(九)统筹城乡,巩固发展和谐有序社会局面

——积极扩大就业。认真做好小城镇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十一五”时期,新建劳动力培训基地40个,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转移剩余劳动力1.5万人。

——加强社保体系建设。扩大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强化工伤保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开展生育保险;建立健全城乡居民低保体系。“十一五”时期,累计征缴失业保险、养老保险29581万元,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5.5万人,城乡居民低保体系建立健全。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稳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力争五年时间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基本完成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加强城市区域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十一五”末,千人拥有病床数、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1.4张和1人。

(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抑制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势头。加大计生服务设施建设,强化计生服务体系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把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遏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一是推进生态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双赢”,社会与经济共同进步。二是加大污染企业治理、改造力度,推行清洁生产,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关停污染严重企业。三是加快重点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抓好乡镇、街道、庭院绿化工作,提高城乡绿化覆盖率。“十一五”末,力争规划建设生态镇3个,生态村50个,自然保护区3个。

3、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完善对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加大土地复垦和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力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强矿业资源的管理,实现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7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4540元。加快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新建文化馆、图书馆、人民电影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基层镇、村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改善群众体育运动条件。 “十一五”期间,建设体育培训中心等体育设施3座,力争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区),文化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

发展民政事业。逐步提高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水平;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适当增加优抚投入,提高抚恤补助标准。

四、“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解放思想,努力营造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解放思想。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放思想的目标导向和大胆探索的行动指南,善于把每一次宏观调控变成统一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弘扬敢闯、敢冒、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努力在全区形成一个“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二)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活力

一是不断深化企业改革。结合招商引资、企业脱困、机制创新工作,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和民营化步伐,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群。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激活民间资本,扩大民间投资,树立民营经济典型,推进民营经济的跃升。二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任务,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稳定农村承包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乡村财力,逐步化解乡村债务。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加快全区新农村建设进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提高农民素质。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严格依法纳税,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杠杆作用。四是深入推进投融资、国有资产监管、粮棉流通体制等改革。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盘活有效资产,增强企业活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建立工商联营、企业与农民合作的营运机制,拓宽、规范粮棉流通渠道。

(三)突出政策研究工作,与发达地区进行全方位对接

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掌握国家产业目录和投资方向,挖掘政策的含金量。加强对周边及省外发达地区的战略研究,探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我区乘势而上的机遇与挑战。抓住优势,整合资源,促进“交通东连、商品东进、能源东送、劳务东输、投资东引、游客东来、服务东借”,保持与江浙及毗邻地区的全方位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造和谐、友爱、文明、安全的社区环境。强化农村舆论宣传阵地建设,搞好文明村镇的创建。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和科普教育,广泛宣传现代文明知识,以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区,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以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各种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和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援助力度,规范拓展法律市场。净化法制环境,促进司法公正。进一步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治安、安全防范网络和管理体系。坚决打击暴力恐怖、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依法严惩各类犯罪。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及时缓解和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落实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民情、察民意,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利。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实现“全市率先 、皖北领先 、全省争先”目标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盼。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具有桥特色的东向发展道路,齐心合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