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五年规划纲要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711/202311-00006  信息分类: 五年规划纲要
 内容分类: 其他,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11-02-03  发布时间: 2011-02-03 11:41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宿州市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人: 初审:武梦     复审:徐鹏    终审: 蒋萌

宿州市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表时间:2011-02-03 11:41 责任编辑: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宿州市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有利条件与机遇

(二)不利因素与挑战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定位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9

(一)加速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现代工业体系 9

(二)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示范区

(四)聚力现代服务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践行科教兴区战略,巩固创新动力源

(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对外大开放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改善社会民生,建设和谐埇桥 30

(九)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发展软实力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完善规划实施组织机制

(三)健全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四)加强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埇桥区加快构建对外开放通道、完善产业链、提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埇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系统分析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环境与历史机遇,明确战略目标,谋划发展思路,确定重点任务与政策保障措施,集中体现区委区政府施政方针,指导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制定实施年度计划和编制各类专项发展规划

 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紧紧围绕“全市率先、皖北领先、全省争先”奋斗目标,调整思路,务实工作,努力创新,强力推进工业突破、东向发展、城镇带动、全民创业、可持续发展等“五大战略攻坚任务”。历经五年卓有成效的扎实工作,不仅成功化解了各种不利影响,初步摆脱了经济低效运行状态,更积累了“十二五”期间实现埇桥区全面崛起的基础实力与必胜信心。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46.5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多,年均增加12.6%;人均生产总值13570元,比2005年增长99.2%,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财政收入14亿元,比2005年增长169.2%,年均增速22%,全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招商引资成果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区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合同项目700多个,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8亿元。“以商招商”成果显著,区内企业对外联强做大,投资建设了:海螺水泥、中联煤层气开采、皖王面粉等大的引资项目。“三六九”外出招商新格局初步形成,宁波、无锡、徐州三个办事处签约项目7个,六大产业招商中心和9个重点乡镇招商成果良好。

工业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2:30.6:43.2调整到2010年的18.940.640.5;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3.7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逐渐增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6亿元,比2005年增长833%,年均增速56.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提高到2010年的19.3%;规模以上企业数达241家,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59家。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的经济增长贡献举足轻重。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呈现出“总量多、规模大、产量高、产品优”的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小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9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9.8亿元。

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2010年底,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5亿元,粮食播种面积386.4万亩。以农业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市场流通为经营手段,涉及千家万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已初步建立。各类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健康发展,全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5个,带动农户数接近13万,培育省市区各类种植大户107户。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至2010年底,除涝面积达到129.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1.1万亩。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亿元,均增速达到49.7%五年累计投资250亿元以上,是“十五”期间的3.8倍,投资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之一

扩大内需成效显著。全区城乡贸易繁荣活跃,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消费水平逐步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跨过30亿、40亿、50亿大关,预计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54.5亿元,五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194亿元,年均增速16.8%。“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与“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形成良好互动;“家电下乡”活动成绩骄人,全区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4万多台,累计实现销售额5亿多元,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数量、销售金额都在全市名列前茅。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公路提前3年完成村村通工程计划;内河航运改造工程进一步推进。十一五期间蕲县船闸开始修建;京沪高铁、宿淮铁路、泗许高速都在“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其中泗许高速已建成通车,京沪高铁即将通车,极大的改善了全区的综合交通优势。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专利申请量达到611件,授权专利329件,发明专利33件。2009年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到0.8%,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0家(其中国家级1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0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累计取得科技成果30项,获省级科技奖励6项。全区的科技创新意识显著提升,创新氛围和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大幅增强。

民生工作卓有成效。33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00元和478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三项社会保险的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7.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四民”活动和“四企”活动,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环保工作顺利推进,“十一五”减排任务顺利完成,造林绿化及园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全面进步;民政业务工作跨入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埇桥区保持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称号;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十一五”是埇桥区初步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工业化和城镇化上水平、结构调整上档次、社会民生上质量的重要五年,也是为埇桥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准备期。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社会民生,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历史关键期。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工业化、快速城镇化、深化改革、统筹城乡、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将成为未来五年地区发展的战略实施重点“十二五”必将成为埇桥区全面崛起的战略机遇期。

(一)有利条件与机遇

“十二五”时期,助力埇桥区全面崛起的外部发展机遇包括: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成为中国新型战略。埇桥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矿产资源及农业资源,在国家新型政策指导下,可依托宿州循环经济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载体,探索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之路

改善民生已成为国家政策保障核心。改善民生、实现民富成为国家十二五战略发展导向及政策保障核心,区可依托良好的国家政策基础,加大城乡综合改革配套力度,构建符合农业大区、人口大区特点的民生保障体系

长三角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沿海地区用工成本增加,劳动力回流趋势显著,以长三角经济区为核心的外围发达地区抱团式和链条式的资本和产业加速向中西部纵深腹地转移作为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埇桥区可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淮海经济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伴随淮海经济区以及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地区的崛起,淮海经济区推动一体化建设、联手打造战略核心区的发展计划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作为核心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埇桥区的对外开放格局将受到积极促进,同时通过构建一体化对接平台,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皖北振兴战略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振兴皖北是省委、省政府作为与加快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发展并行的三个战略重点之一,作为皖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埇桥区可以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开展关键领域试点,实现地区发展模式创新。

从支撑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埇桥区完全具备加快崛起的基础条件:充沛的农业和矿产资源,煤电资源,有利于我区重点培育煤电化产业集群;丰富的人力资源将转化为我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劳动力要素。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有利于我区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产品的输出。我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总量近几年均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0%左右。这些都为我区转型扩张、加速崛起、兴区富民奠定了基础,蓄积了能量。

(二)不利因素与挑战

受发展阶段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埇桥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化解资金、人才等五大瓶颈制约仍任重道远;同时,未来五年全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强;地区之间围绕关键生产要素的竞争关系将更加激烈。“十二五”必将是埇桥区的战略攻坚期。因此,在把握机遇和扩大优势的同时,务必清醒认识我区发展道路上的几大困难与挑战:

综合发展实力亟待改善埇桥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的过渡发展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产业基础薄弱,区内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经济模式占据主导地位,高技术制造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严重不足。全区历史负担较重,财力存在缺口,改善民生和实现率先崛起任务目标的压力非常显著。

产业经济结构亟待优化。埇桥区工业化水平明显滞后,工业链条短效益低处于地区产业分工链条低端位置,增加值率偏低;企业术改造上项目的资金短缺。同时,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偏低,精深加工比例不高,农业技术普及率低,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难。经济面临扩大规模和优化结构的双重挑战。

城区辐射功能亟待提升埇桥区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中心城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效益不高;中心城区的生产服务功能发育迟缓,生活性服务业明显高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中心城区外部资源集聚和内部资源整合效能较低,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不足,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全区高效发展的瓶颈。

社会发展进程亟待增速。埇桥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建设、农村就业、贫富差距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的困难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同时,基于一体化的城乡良性互动格局尚未形成城乡公共设施共建共享、园区联营发展、产业分工协作、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的协调力度不足,社会和谐发展难度加大;资源依赖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严重,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增加。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扩张、加速崛起、兴区富民”这一主线,突出做大经济总量、培育支柱产业“两大”任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战略,推动赶超、创新、联动、和谐“四个”发展,确保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五个”翻番,努力开拓“三先”目标新境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贯彻规划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如一的遵循如下发展理念:

转型扩张、加速崛起,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任务。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区“十二五”期间的首要工作。通过植入新产业,逐步摆脱对资源和基础产业的过度依赖;通过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提升经济素质;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联合发展,推进经济开放与结构升级为发展主线。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积极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双轮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的分工与协作,不断加深与长三角、徐州、连云港以及盐城的分工协作网络建设,努力搭建地区合作框架、落实协同发展载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推动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科研能力和引进人才为战略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关键支撑作用,通过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加速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园区管理创新、构建新型人才体制,构建创新型城市等举措,加快形成新型人才开发体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植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为终极目标。注重民生改善作为经济社会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努力拓展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工业反哺农村”式的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战略定位

根据埇桥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区应着力构建“五区同创”战略发展格局:即全面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华东煤电化产业集中区、皖北新型建材循环经济示范区、皖东北商贸中心区、面向长三角的新兴产业植入区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我区发展趋势和基础条件,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明确实现“经济总量大提升、产业发展大跨越、城乡统筹大推进、生活水平大提高”的“四大”总体任务,相应的核心发展目标包括:

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14%(现价17.4%以上,人均GDP达到4300美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3:35,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以上达到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30%以上达到3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年均增长46%

城市功能目标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现代物流、金融、商贸、信息和中介服务等产业取得较大发展,“十二五”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92.5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18%。加速城化进程,2015年,主城区建成面积75平方公里,全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

和谐社会目标2015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90万人左右,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其中主城区人口7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到27m235m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设施配置,使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生态环境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力争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2010年下降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0%防控治理各种污染,力争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一级排放标准。确保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对河湖湿地、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实施重点保护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森林保护力度,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建设,使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0m2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速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现代工业体系

依托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竞争力强、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双轮驱动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力争20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29%;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00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10家。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林产品加工产业:遵循“拓宽、扩高、提中、压低”的原则,拓展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研发与生产;扩大高端产品产量;提高中档产品的质量与竞争力;压缩高耗能、低附加值、资源利用率低的产品。力争“十二五”末,年产各类板材50万m3,各类板式家具、办公设备、学校教具500万件,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以顺河、汴河板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业集聚区为基础,以东大、东平、东建、绿洲、新远大、全兴等企业为龙头,加强饰面板、宝丽板、包装板、烤漆板、异形板等常规板材和防火板、防潮板、防腐板等特种板材生产;侧重板式家具生产,兼顾办公设备、学校教具和民用家具生产。面向淮海经济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巨大的工业与家装市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打造板材加工与家具制造基地。积极开展林木循环利用、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

食品加工产业:未来5年,充分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和现有食品加工企业数量众多的基础优势,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实现行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依托润发、皖神等龙头企业,加快小麦深加工产业链建设,研发生产适应各类食品的系列面粉,重点开发谷朊粉等精加工产品体系。依托安特、华洋等龙头企业,形成年产20万吨酒精,5万吨白酒,20万吨啤酒,5万吨果酒生产能力。以刘老二、中华、徽香源等企业为龙头,形成年产两万吨以上烧鸡生产能力。以光大公司为龙头,发展大豆油、玉米油、棉籽油、菜籽油等食用油产品。着力发展果蔬加工、肉制品加工业,稳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出口量。

煤电化产业: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和利用率,延伸煤炭资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力争2015年形成产值百亿元的支柱产业,打造成华东煤电化工产业集中区。重点抓好龙王庙煤矿年产90万吨、骑路孙煤矿年产90万吨、南二矿年产300万吨煤炭开采项目建设,形成新增年产48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尽快推进蕲东芦岭煤矿煤层气发电钱郢孜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实施以中元化工为依托,以六大矿区为重点,建成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力争形成年产250万吨焦炭、20万吨甲醇、5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100万吨复合肥、20万吨硫酸、20万吨醋酸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快煤化工下游产品的延伸,积极谋划推进乙二醇等特色精细煤化工项目。

轻工服装产业:充分依托我区的劳动力资源与棉花生产加工的历史基础,大力发展轻工服装加工业,“十二五”期末形成30万纱锭、3000台织机及2000万件服装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依托朱仙庄轻纺集中区,在传统棉纱批量生产基础上,新增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纺纱线、交织织物等棉纱产品生产。重点加强坯布生产,形成高档装饰布、轻磅轻薄牛仔布、高档服装布、高档家纺生产体系。在煤化工基础上,新增化纤产品生产,重点生产土工用布、农用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新型篷盖材料以及汽车用纺织品等。以帝帮、鸿正等企业为龙头,采取贴牌和创牌相结合的策略,扩大服饰、服装生产规模,创建服装加工业基地。

新型建材产业:充分利用我区矿产资源、各大电厂粉煤灰资源优势,打造曹村、夹沟、符离等乡镇水泥、页岩、粉煤灰制品生产基地及南部有煤矿乡镇煤矸石制品生产基地,力争2015年形成产值50亿元产业,打造成皖北新型建材循环经济示范区。依托曹村、夹沟等乡镇的水泥、页岩制品和符离玉龙新型建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加快海螺新型干法熟料水泥项目的建设,形成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3000吨水泥粉磨加工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特种道路钢渣水泥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炭开采和煤化工伴生产品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开发全煤矸石烧结砌块、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蒸压粉煤灰砖、自保温砌块、粉煤灰硅酸钙板等产品。鼓励以高岭土、页岩精制产品为主导的非金属矿加工项目,重点开发耐火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陶瓷、页岩陶粒等。以百通为龙头,大力提高各类塑胶管材、管件生产能力。

机械制造产业:依托安徽车桥、新园机电、龙华矿机等企业的产品优势,围绕煤矿机械、汽车零配件、矿用电器、装载机械及农机具等,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力争“十二五”末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龙华矿机、新园机电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创造条件,整合现有煤矿机械加工企业,走分工合作、重点突破、整体发展之路。重点发展采矿设备配件、井巷掘进设备配件、提升与绞车设备配件、矿山电气设备及其配件、安全防护及监控设备、矿机用小电器以及矿机检修设备等机械装备和零部件的生产。以安徽车桥为龙头,拓展汽车零部件生产,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依赖小的轻型产品,形成汽车零部件生产集群。大力发展液压机械、装载机械、农机具制造等机械工业,形成新的机械工业增长点。

2.植入战略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积极引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光热转化组建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发电、煤层气发电、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加快安特、皖神及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沼气发电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绿色能源新兴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着力抓好基础较好、前景广阔的碳纤维研发制造,进一步提高领先水平,扩大产量。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装饰家居新材料,与煤化工和建材业相结合,探索植入以有机硅和有机氯为主导的化工材料。

节能环保制造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设备、节能产品生产,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生物制药产业:依托雪枫制药等企业,研发中药制品,发展生物制药;积极鼓励美高公司,在生产传统农药的基础上,引进研发生物农药;大力发展生物保健品、生物饲料、兽药、污染治理用制剂等产品。

电子信息产业:以宝龙、华科电器、中变变压器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设备与配件、专用和通用的电子设备与配件、新型变压器生产,有选择地发展测试仪器、中低端路由器等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系列产品生产。

3. 推进重点项目工作

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围绕产业集聚区和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确立项目谋划方向提高项目规划思路和论证质量围绕本地优势有利条件选准项目类型,高起点谋划一批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大项目。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凝财聚智,合力谋划,广泛各种资源强化工作程序,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力争有更多更好的重点项目纳入、市十二五规划,进入省861”和市“6+3”项目库。努力形成开发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良性格局。

推进在建项目建设步伐。强化动态跟踪、督促检查为主要内容的重点项目综合管理模式,加紧督促重点建设项目的组织规划与项目实施。对进展缓慢、问题较多的项目实行督促催办。切实做好重点项目的土地报批等要素保障工作,积极落实相应的政策保障举措、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及时协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快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扶持本地企业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经济基础和企业特色加大对本地传统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以调结构、效益和出口创汇为中心,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改造步伐,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以节能降耗、提高质量、保证有效供给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加快以扩大产量、提高效益、增加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小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积极调动地方、社会、银行、企业的企业技改投资积极性;继续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的国债技术改造项目,切实推动地方工业经济发展从财税、金融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给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明显的本地企业以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

4强化工业园区建设

夯实“四园两带” 的工业园区功能布局,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建设20个以上各具特色、配套产业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型乡村工业园。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重点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实现资源集约配置、项目集群组合、企业梯度聚集,使工业园区成为外资投入的密集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集约用地的示范区。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入园率达90%以上。

坚持挖潜增效、培育支柱、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的总体思路,推动埇桥经济开发区尽快成为省级开发区,适时申报扩区升级;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在主导产业培育和项目布局上,注重与宿州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配套互补,争取实现扩区目标。加快符离新型乡村工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加快申报成为新的省级“筹建开发区”。做强做精顺河板材、朱仙庄轻纺与汴河家具等专业化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将支河休闲小食品、蒿沟粉丝、灰古及桃园蔬菜加工等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特色乡村工业集中区建成新型乡村工业园。

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

以中心城区为枢纽、重点乡镇为副中心、中小乡镇为节点,构建规模结构科学、功能结构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以城区为龙头,乡镇为主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形成“一主三副”城镇发展格局,城镇化率达到55%,基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1、全面壮大城市主城区

市区联动,进一步加大主城区建设力度,拉开城市框架,集聚城市人口,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宜居城市,到2015年,主城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重点加快道东沱东区域开发建设,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创新理念不断解决开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抓重大工程项目为突破,逐步完善东部城区区域功能,加快将道东沱东区域建成适宜人居、工贸并举的高品质综合区和主城区的新亮点。积极规划实施政务新区建设。

2、建设城市副中心和产业特色乡镇

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充分利用符离镇的现有交通优势和工业商贸基础,加快发展商业、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进粮食加工、食品制造、建材和板材加工等产业发展。力争2015年,实现符离副城区建成区面积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万人的规划目标。以京沪高铁宿州站的建设为契机,高起点建设宿州东站城区。推进核心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商务商贸、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力争2015年,蒿沟副城区实现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万人目标。发挥朱仙庄镇煤炭资源优势,以建材工业、轻纺工业基础为依托,加快开展塌陷区综合治理,打造主城区东部的循环经济产业区、纺织服装工业集聚区、大学新城区。力争2015年,朱仙庄镇实现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万人规划目标。

积极推进产业特色乡镇建设。依托蕲县镇煤炭资源和建材工业基础,以谋划建设绕城高速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为契机,加快谋划落地坑口电厂和煤化工项目,打造成煤电化产业集聚区、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到2015年,蕲县镇实现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万人目标。依托顺河板材加工产业基础,按照规模经济、集约集聚的原则,整合现有板材加工企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高服务配套能力,构建皖北板材加工业基地。充分利用时村镇区位及传统商贸集散地的优势,着力打造皖东北商贸、粮食集散重镇。大店镇要结合正在建设的粮食大市场,谋划落实粮食深加工项目,打造成粮食贸易及深加工强镇。曹村镇重点向南部拓展,依托宿州海螺水泥项目建设,发展配套工业和服务业。

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严格按照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将土地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村庄合并、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重点推进符离镇符离村、夹沟镇夏刘寨村、灰古镇八张村、西二铺乡沟西村、桃园镇光明村等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最终实现8个镇150个村达到示范村标准。争取”十二五”期间全区农村产业发展有新格局、农民生活有新提高、乡风民俗有新风尚、乡村面貌有新变化、乡村管理有新机制。

4、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布局合理、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推进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 横四纵 交通网络加大渡改桥和危桥改造工作力度,强化农村公路建设,打造横四纵 交通网络。八-----1)以曹村为中心向西连通淮北杜集区、向东连接杨庄、褚兰一线,十二五期间达到二级路标准。(2)海螺水泥厂东向连栏杆、解集一线十二五期间达到二级路标准。(3)以符离为中心,沿302省道东向连接顺河、时村西向连淮北烈山区,提高道路通行等级。(4泗许高速公路。(5以汴河办事处为起点东向经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连接灰古、蒿沟、京沪高铁站、苗安,十二五达到级路标准。(6)以城为中心,东向连接城东、朱仙庄、大店一线,西向连接西二铺、百善一线,“十二五”末建成快速通道7)建设主城区连接京沪高铁站的快速通道。8)以桃园等矿区为中心,东向连西寺坡、芦岭、大店,西向连接钱郢孜、南坪,十二五”末达到二级路标准。四纵-----1)京台高速宿州段+G206+京沪铁路,连接曹村-符离-埇桥城区-桃园-蕲县-永镇-大营埇桥区南北交通主轴线。(2)新建连接杨庄-栏杆-永安-灰古-朱仙庄-西寺坡-蕲县快速路,拓宽现有县道达到省道的标准,提高埇桥区南北的通达性。(3)新建连接褚兰-解集-时村-苗庵-大店-芦岭-西寺坡的道路,提升至国道的标准,提高埇桥区东部通达性。(4)京沪高速铁路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国家大幅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合理布局我区水利设施,强化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新汴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沱河、浍河、奎河、濉河和澥河等中小河流及重要支流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督促有关煤矿及时按标准进行复堤处理,解决沱河和浍河堤防塌陷问题;完善埇桥城区防洪体系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水库及大中型涵闸除险加固力度,加大蓄水工程建设投入,提高水库涵闸防洪能力。强化农田水资源控制,推广节水灌溉,加快新汴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大本级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澥河洼地治理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十二五末,全区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

提升能源设施保障水平重点抓好蕲南二矿、龙王庙煤矿、骑路孙煤矿建设。积极推进蕲东、芦岭等煤矿煤层气发电和钱郢孜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实施。“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110千伏及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工程及线路配套工程6处,线路总长度217.6千米;输变电工程7处,新建线路总长度114.2千米。新建35千伏变电站9座,新增变电容量27万千伏安,新建线路269千米。不断提高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完善邮电通讯设施网络建设以光缆骨干网为重点,加强数字传输建设,形成以埇桥城区为中心向所辖乡镇辐射的放射状通信网。2015年,实现固定电话普及到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0%,互联网入户率达到20%

5、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流动。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构建有利于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用于农业农村的机制。有序开展村庄布局调整和土地整治,继续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国家示范区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依托全区农业特色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任务。力争2015年基本建成粮食、林木、畜禽、蔬菜四大现代产业集群,全区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一产增加值突破66亿元,推动我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

1、建设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构建“一核多点”格局

优先选择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条件较好的区域率先建设核心示范区,以点带面、辐射全区、整体推进。

“一核”:以中心城区周围8个乡镇以及永安镇、朱仙庄镇、符离镇、夹沟镇、西寺坡镇的27个行政村为核心区,重点打造城东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朱仙庄粮食科技研发园、灰古万亩吨粮田示范园、符离烧鸡产业园、顺河林木产业园、灰谷八张村国家蔬菜标准园等功能园区。争取2015年,核心区面积由现在的50万亩扩展到75万亩,实现区域内粮食总产突破55万吨,粮食转化率达80%以上生猪出栏量90万头,禽出栏量3500万只,超亿元的畜禽加工企业或规模养殖小区(场)4家;林木生产基地1个,产值超亿元的林产品加工企业12家;发展优质蔬菜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蔬菜60万吨核心区农业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10%以上。

“多点”:重点建设大店粮食交易大市场、夹沟万亩香稻米生产基地、宿州天雨集团蛋鸡养殖基地、曹村潘庄金针菇基地、褚兰包庄与蒿沟高滩萝卜基地、蒿沟药闫粉丝生产基地、雁山生态旅游基地等项目。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强农业支柱产业

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粮食、畜禽、林木、蔬菜四大主导产业。

粮食产业:按照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要求,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业。力争201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发展粮食标准种植基地160万亩,优质良种繁育基地40万亩,良种覆盖率100%,粮食总产提高到156万吨。培育产值超亿元的粮食加工企业8家、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粮食储运企业7家,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其中精深加工40%以上。

畜禽产业畜禽产业紧紧围绕“速度加快、规模做大、品牌做响、档次提高、产业延长”的总体要求,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增强我区畜禽产业的竞争力,打造全国现代畜禽产业引领区。到2015年,生猪出栏量188万头,禽产量5000万羽;羊出栏量100万只;禽蛋产量12万吨。培育产值超亿元的畜禽加工企业6家、规模养殖场7家,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70%以上,良种覆盖率100%。

林木产业按照“一产稳步提升、二产快速跨越、三产多头并进”的发展思路,新建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6万亩,绿化石质性荒山4万亩以上。2015年,有林地面积9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00万立方米。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专业合作组织15个。加工业产值占全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蔬菜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落实国务院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和省蔬菜产业提升行动意见,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积极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蔬菜产品质量。促进蔬菜加工企业升级,不断延长蔬菜产业链条。2015年,实现全区优质蔬菜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规模蔬菜基地33个,年产蔬菜200万吨;培育年加工蔬菜1万吨的企业10,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个,蔬菜合作经济组织100个;“三品一标”产品数量30个,实现菜农人均收入、亩均收入超10000元

3.加快实施“重点建设工程”,建立强力支撑体系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要求,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粮田,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在示范区的8个片区建设长方形、200亩见方、水利设施完善的50万亩高标准农田,使其成为稳产高产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

标准(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围绕蔬菜产业提升竞争力的发展需求,加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的比重,提升蔬菜产业标准化、优质化比重。以灰古镇的八张村为中心,建设3万亩的专业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在顺河乡、西二铺乡、曹村镇等乡镇建设5万亩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加大设施蔬菜建设力度,到2015年使全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由现在的16万亩扩大至45万亩。

畜牧业健康养殖小区建设工程:按照“畜禽向健康养殖小区集中”的思路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分户经营;科学养殖,配套服务”的原则,建立20个标准化的健康养殖小区。小区养殖户规模标准为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蛋禽存栏在10000只以上、肉禽年出栏在50000只以上、奶牛成母牛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0只以上、兔存栏5000只以上。

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建设11个专业化集群式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使其集加工制造、仓储服务、综合运输、货运代理、展示交易、整理配送、检验监测、市场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于一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品牌提升与“强龙工程”:外引内培打造一批品牌知名度大、美誉度高、市场前景广阔和农业资源利用率高的品牌龙头企业,形成资金、土地、技术、人才向品牌农业的集聚,全面提升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辐射影响力。按照“扶大、扶特、扶优、扶强”的原则,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途径,提高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实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4.大力推进“六大机制创新”,构建“八大保障体系”

针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和农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装备设施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体系等八大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形成四大主导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

聚力现代服务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提高生活质量、打造城镇化服务支撑体系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指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服务网络新格局。力争“十二五”实现第三产业增加192.5亿元建成皖东北商贸中心区。

1、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

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综合型配送中心为支撑,粮食建材、蔬菜、板材等专业园区为节点的物流网络体系。重点推进符离、蒿沟大型物流基地建设。在符离建成集信息交流、物流、仓储、停车、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大型物流基地,不断拓展货物中转集散、货物配送、信息咨询服务与物流培训等服务功能成为宿州的综合物流基地和物流信息管理中心、徐淮宿都市圈重要的货物配送和中转中心。蒿沟引进大型专业化物流集团,培育集成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面向长江三角洲、淮海经济区的国际化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依托高铁经济走廊,以点串线带面,建设技术创新服务支撑平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业带。大力引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项目,积极培育1-2家大型综合性和5-10中小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现代金融服务业鼓励商业银行拓宽业务领域,创新消费类金融信贷产品;加快发展物流保险项目,鼓励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信贷产品、服务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构建实施多层次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工程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加快组建农村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专业技术服务业加快农业、工业物流专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担保等中介服务方式;加快发展就业信息、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相关服务业。培育IT技术咨询、信息化系统咨询、会计、审计等咨询服务业。

2、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市区联动,构造汴河路、胜利路、淮海路、人民路的“井”字形商务中心,建成中央商务区。着力提升档次,调整业态结构,提升辐射能力;积极培育汴河新区商业副中心,着力建设集办公、购物、餐饮、保健、娱乐休闲、泊车、代驾、公共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新型都市综合体。同时,结合老城区的改造,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引导龙头连锁企业发展生鲜超市、便利店、早点快餐店、便民修理、家政服务、废品回收、旧货经营、典当拍卖等社区商业网点。以各中心镇为节点,发展区级购物中心。以发展中小型超市、便利店、分销网点、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形成符离食品加工、汴河家具、顺河板材、朱仙庄纺织、大店粮食、解集瓜果、杨庄大蒜市场为主的标准专业化市场,拓展商贸服务辐射范围。

  3、建设社区和农村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服务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和公益类服务,鼓励发展后勤保障类服务。培育房产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保健服务以及居家司法和投资咨询服务等新兴社区服务业。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水平,鼓励推动新建住宅区的专业化管理。

农村服务体系双百工程为平台,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发展村级连锁经营网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商品配送和供应网络;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需求,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超对接,形成以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产销协会为主体,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为载体,直销、配送、连锁和网上销售等为补充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4、促进特色旅游服务开发

开发四大特色旅游产品。以旅游产品开发为龙头,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六要素,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着力打造四大主题休闲旅游:依托涉故台、蕲县古城址等古代战场遗址遗存,打造古代战争文化游;依托五柳,外联皇藏峪,内引大寺万亩森林、马皇后故里、闵祠、曹村燕山、老山口果园、珍珠泉和河岸湿地,打造特色山水观光休闲;依托采煤塌陷区生态农业养殖园、生态农业种植区、东林草堂、濉河十里桃廊,打造农业生态教育体验游;依托符离著名烧鸡生产企业,打造养殖现场参观、工艺观摩、生产体验、美食品赏于一体的特种工业观光品味游。

强化旅游通道建设串联区内旅游核心产品,依托徐淮宿都市圈,推进旅游大通道建设,打造森林生态、果园生态、湿地生态、历史文化、战争遗址、特色文化等六条旅游专线,将埇桥建成区域旅游客流集散中心和配套服务基地之一。

全面开放旅游市场招揽战略投资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机构,鼓励投资商以集资入股方式参与市场开发。引进知名旅游服务公司设立连锁经营的旅游服务与咨询分支机构鼓励国内外大型酒店管理集团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集成平面、网络、电视其他传播渠道,构建多角化营销体系联合周城市推进区域营销。

(五)践行科教兴区战略,巩固创新动力源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生产力之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打造创新平台,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营造发展环境、完善保障机制,大力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与开发体系,满足我区快速发展的各类人才需求。

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015年,幼儿学前三年入学率8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5%以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基本实现均衡发展。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提高高中入学率,到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0%,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三年内,将宿州三中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技术人才需求调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民办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学校。以企业为主体评估教育质量鼓励企业开放生产线、提供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举办职业培训。重点建设埇桥区职教中心,达到国家级职教中心标准。2015年,毕业生“双证”持有率达95%以上,一次性就业率不低于95%。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民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努力实现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保证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设施设备和师资水平,加快更新改造基础条件薄弱的农村学校,推行面向农村的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和高校毕业生支教制度。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定不移的把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继续办好“科技下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实施“百企创新”工程,鼓励企业扩大开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和全面创新力度,力争到201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创新型龙头企业20家。加快科技投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制,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流向创新企业,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创新成果转化。争取2015年,应用技术与研发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0%以上。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与健全人才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开发格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细化完善党政考核和奖惩机制,不断激发工作活力。鼓励干部参加成人教育学习和定期培训,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干部到发达地区锻炼与交流,及上挂区直机关、下派乡镇学习。加强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企业尤其是六大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人才培育机制。依托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培育现代农技人员、农机技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农村实用型人才。着力延揽急需的各类人才。建立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行政审批、手续办理、后续工作“一站式”服务。鼓励企业引进生产经营管理、品牌策划、质量检测、物流仓储、人力资源、合作洽谈及行政高管人才。继续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三支一扶”,积极吸收高校毕业生来我区培训、见习和就业,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充沛的后备资源。

(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对外大开放

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重构“政府引领,企业支撑”的地区发展制度保障和动力支持。加快推动区内大开发、区外大开放的良性循环格局,切实形成全方位激活我区发展潜力的喜人局面。

1、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健全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听证、公示、预告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在项目审批、工程招标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切实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运行机制。健全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加快社会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更多合格的中介服务组织,通过改革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事业。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科技创新、资源节约等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内部管理监督和信息披露机制,大力开拓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产品规模。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新兴业务丰富三农贷款增信;积极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领域和试点品种,积极争取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试点;筹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重视投资对增长的重要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着力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维护企业平等竞争的法治、政策和市场环境。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和风险投资体系,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重点支持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非公有制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努力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保障力度,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素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的先进作用。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代表人物的宣传表彰力度。

3、全面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立足我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煤电能源、食品加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板材家具、新型建材等产业的主导作用,打造承接平台,着力创新机制体制,进步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承接长三角的等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

不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协调工作。加快建设埇桥经济开发区,积极融入徐州经济圈,与萧县新城、萧县开发区、铜山三堡开发区实现联动,共同加快徐州南部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积极与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形成联合开发机制,做大做强煤电化产业。积极呼应宿州市加强与连云港和盐城等港口城市协作,实现与港口共建共用战略,探索开通以集装箱为主的铁路、公路运输物流平台。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地区性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开发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积极纳入长三角供货体系。

加快 “走出去”步伐。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参与西部大开发。鼓励企业在西部投资,设立分厂或重组同类企业,进行产品扩散;鼓励企业主动加入西部大型企业集团,利用西部优势资源,带动自身发展。全面构建我区面向国际、承东启西、东引西联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外向型经济新格局。出台保障性优惠政策,加快我区的外贸进出口发展。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强依法治区力度,为外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经营环境。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大项目招商和境外招商,推进集群式、产业式承接,加速产业集聚和资本集聚。引导外商投资重点投向我区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高科技项目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大间接利用外资力度,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探索采用项目融资、股权投资、企业并购和出口信贷等多种方式利用外资。组织好重大招商活动,把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引技、引研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2010年下降1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0%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生态脆弱地区重点保护河湖湿地、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严禁占用资源保护区,严控生态功能的未利用地开发,保护农田、水域水面、林地草地等改善生态环境用途的地类面积。五柳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积极开展人工造林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动植物资源加强全区动植物资源保护,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加强重点动植物的物种监测,加强有害物种检疫控制,制定针对危险性有害生物应急防控预案。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在企业中稳步推行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加强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选择一批骨干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实现企业群的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建设煤电、化工、建材等工业的循环经济系统,提高煤粉灰、煤矸石、炉渣等的综合利用能力。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加快布局一批高效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生态示范园区,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积极创建绿色村镇和绿色社区。推进绿色管理技术体系建设,倡导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

完善循环经济保障措施。积极落实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逐步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纳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法制化轨道。优先支持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化开发,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经济手段,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

3、促进资源集约利用

深入推进节能措施,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严控“两高” 行业过快增长,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加强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管,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完善节能审计制度。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科学管理土地资源,严格土地供应政策和标准,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加强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充分利用未利用地。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广现代旱作节水农业,改进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方式,积极引导农业节水。大力推进工业节水,鼓励高耗水产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加大居民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逐步促进生活节水。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严格矿产资源开发转入条件,强化矿产资源勘察的资格认证和许可管理。继续执行区政府关于非煤矿山开发管理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确保矿山资源有序开发、综合利用。

4、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大气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工业部门大气污染源治理,强制淘汰重点污染企业的落后工艺、设备与产品。控制扬尘、机动车排放、煤烟污染,实现全面提升达标排放。力争2015年,实现可吸收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提高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开展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属地断面考核。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控制水污染。适时调整和划定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力争2015年,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一级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污染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定期发布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处置状况等信息,制定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严格控制增量,完成减排任务,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和减排目标,确保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力争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源防治,防治交通噪声污染。实施建筑施工许可证制度与施工审批制度。加强对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噪声污染控制。

5、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

以朱仙庄、桃园、芦岭、祁南、祁东和钱营孜等煤矿为重点,制定分年度和分区治理实施计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水、渠、田、林、路综合治理,种植、养殖、加工协调发展。

保持耕地总量平衡。优先复垦塌陷沉稳区和积水较浅的采煤塌陷地,统筹开发空心村、废坑塘和废荒地。复垦土地优先开发农业,保持全区耕种面积的总量动态平衡。

提升综合开发力度。连片治理提高规模经济,种养结合形成产业链式集聚。在远离矿区常年积水区开挖鱼塘;在深水塌陷区发展网箱水产养殖;改建水上公园、湿地公园,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旅游和娱乐空间。加快生态园、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和旅游服务园区建设。

加快村庄搬迁治理。分步实施塌陷区村庄整体搬迁,推进朱仙庄、蕲北新城、芦北新区等村庄搬迁。归拢集中塌陷区散乱村庄,整治多占乱占土地。实现村民住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和土地资源利用强度。

改善矿区居民生活。实现矿区土地系统恢复和生态良性循环,在临近集镇的地方发展农业服务业和工矿企业生活服务业,增加塌陷区转移居住农民就业机会。

(八)改善社会民生,建设和谐埇桥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施就业导向战略。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就业率,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增渠道。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岗就业。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第三产业和服务经济发展,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劳动者自主创业能力。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成立一批创业实训基地。健全区、街(乡镇)、村三级劳动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形成市场订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一条龙的就业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办法,整合全区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创新劳务培训方式,重点培训“优势工种”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形成本地劳务的竞争力。推进省外省内两条线的渠道建设,形成“对口支援、协议合作”的订单式输出、定向输出模式。鼓励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创办集培训、输转为一体的劳务中介组织,形成劳务输出的市场运作机制,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率、培训率和稳定率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要素市场,引导劳动者在企业间自由流动。鼓励金融机构向自我创业者、农村劳动力、个体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政策贷款。加快产业由主城区、中心镇、重点镇向一般乡镇分散布局,增加农民就近就业机会。政府出台职业补贴政策扶助就业意愿较强的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和下岗失业再就业困难的人员实现二次就业。

和谐劳动保障关系。健全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受理并妥善处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确保惠及全体居民。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中心,建立区、乡、村三级农村养老保险网络,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形成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和最低收入保障的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做好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强制劳动用工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积极开展职工生育保险。拓展各项社保基金筹措渠道,实现社保资金安全管理,依规支付。

落实城乡社会救助机制。完善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灾害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提高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切实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积极发展红十字会救助体制,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把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作为重点,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加强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大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支持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

3、实施卫生健康工程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巩固和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新机制。完善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形成知名医护专家的社区定期巡诊制度。将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三级综合性医院,通过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埇桥区中医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平台建设,重要建制镇全部配备中心防疫站和保健站,增加基层卫生单位的新型医疗设备。争取2015年,全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超过4000张,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超过4200人。

规范医疗市场运营格局。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和村级卫生服务。建立知名医护专家定期巡诊制度,提高基层卫生单位的医护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村和社区的格局。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维护医疗卫生市场经营秩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保障人口健康发展

落实优生优育工作。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预防先天性感染、遗传性因素影响出生人口健康。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2015年全区总人口控制在190万人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确保符合政策的生育率城区达90%以上,农村达85%以上,示范街道达95%以上。

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各项合法权益。支持妇女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工作。依法保障儿童各项利,改善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积极应对老龄化积极加快养老服务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权益。积极构建“政府投资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投资体系,加快推进敬老院、老年公寓和城乡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全面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家庭病床的服务水平

5、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因地制宜地对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推进产业化扶贫大力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和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继续做好以工代赈工作。

6、认真抓好民族工作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优先安排、体现照顾”的原则,认真抓好民族工作,注重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赶上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7、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能,形成“矛盾纠纷的早期排查化解机制”,健全群众投诉快速反应信息沟通机制。努力防范收入分配不公、劳动关系纠纷公民财产权利受损社会保障不力等导致社会矛盾。建立健全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制度紧密关注群众集中反映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立重大紧急突发公共事件敏感事的网络沟通和应对机制。实现对低收入群体和生活困难家庭经济资助的常态化;做好心理危机严重人群的心理干预、咨询和疏导工作。建立软环境目标考核和社会民主评议制度加强法制宣传和重要法律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制监督意识和犯罪防范意识。

8、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加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在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司法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加大“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力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对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逐步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

(九)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发展软实力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丰富生活的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埇桥区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跨越;充分依托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中国“书法之乡”、“马戏之乡”、“烧鸡之乡”和“孝贤故里”的特色品牌文化优势,加快埇桥区向中国文化名区跨越;依托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打造独具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及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埇桥区向中国文化经济区跨越。

1、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良好风气。坚决抵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农村蔓延。不断深化形势政策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全区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促进文体事业全面繁荣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人民电影院”、“人民剧院”、“曙光电影院”的恢复重建;积极谋划“中国埇桥马戏城”的规划与建设。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着力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强化文化艺术创作,精心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大力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力求在戏剧、马戏、音乐、舞蹈、曲艺等方面推出一批把握时代精神、展现埇桥风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高质量办好“埇桥马戏艺术节”、“埇桥书法艺术节”、“埇桥摄影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区档案馆建设,努力做好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禁绝黄赌毒。

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做实群众体育,发展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职工体育、学生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活动。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完善各级学校体育设施,积极构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设施体系。在促进群众体育,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竞技体育。

3、打造浓郁特色文化品牌

努力将现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品牌优势,成为对外宣传和城市营销的重要工具。以动物表演团、花鼓剧团、杂技团等艺术团体的改革为契机,挖掘“中国马戏之乡”的品牌价值,形成独具埇桥地方特色的“皖北民俗和传统戏文化中心”;以埇桥书画市场为基础,大力开发书画艺术及其衍生产品,弘扬“中国书画之乡”的品牌价值,将埇桥区建成“中国农民书画艺术创作及展销中心”;以闵子骞祠为依托,开发风采还原项目,体现“中华孝贤故里”的品牌价值,将埇桥区建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及孝贤文化传播中心”; 以符离著名的烧鸡加工制作企业为载体,发展特色旅游,扶持“中国烧鸡之乡”的品牌价值,将埇桥区建成“中国特色食文化体验品赏中心”之一;借势将符离打造成为中国名镇。

4、开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加快整合现有文艺演出、文化娱乐、艺术培训和艺术产品等产业资源,形成面向市场的良好运行机制,推出一批展示埇桥特色,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节目,借助演出中介机构,大力拓展国内外演出市场。抓好马戏、书画、杂技、魔术的艺术培训教育工作;大力发展乐石砚、乐石壶、剪纸、根雕、刺绣、石刻等传统特色民俗工艺;依托乐天园、扶疏亭、赛珍珠故居,开发历史典故和经典诗词文化系列产品;鼓励发展演艺厅、酒吧、咖啡厅等文化娱乐服务场所和扶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吸引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积极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培养工艺品大师和特殊优秀人才,扶持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机构。形成统一开发、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持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加快“廉政、勤政、善政”三者有机统一的人民政府效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的战略规划水平和规划指导能力。

(二)完善规划实施组织机制

按照规划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定工作重点。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认真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实现规划纲要与省级规划、市级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相互协调。有关部门应加强分工与协作,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合理安排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切实保障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优先完成。针对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健全规划实施的横向与纵向协调机制。规划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乡镇和有关部门,作为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规划实施管理体系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区积极响应规划实施的良好环境。细化各项规划目标与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认真考核规划落实完成情况。加强实时监测,及时把握环境变化,分析研究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协商解决方案,提交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评估需要对规划进行修改的,规划编制部门应当提出规划修改方案,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四)加强规划实施政策保障

各部门要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积极组织编制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相互衔接额重点专项规划,制定配套措施,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土地制度、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人事制度、社会保障等重大全局性体制改革方针的基础上,灵活使用税收、金融、就业、招商引资、城市经营等政策杠杆,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项目、人才和机制的坚实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政策性支持。

十二五规划是新形势下,埇桥区把握战略机遇,挖掘潜力,全面转型,重点突破,顺势崛起,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引领。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为绘制埇桥扬帆起航、全面振兴的新华章,把埇桥区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民生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和谐的战略型新区而努力奋斗!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