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711/202403-00047 | 信息分类: | 法治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
---|---|---|---|
内容分类: | 其他,公安、安全生产、司法,其它,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4-03-28 | 发布时间: | 2024-03-28 09:31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
审核人: | 初审:刘利     复审:夏思琪    终审: 郭艺林 |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埇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稳妥推进《宿州市埇桥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各项工作部署。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坚持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深入学习领悟。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区各单位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准确把握法治政府建设方向。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在西南政法大学举办党政领导综合素能暨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班,着力提高全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
二是高位推动落实。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研究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召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聚焦“关键少数”,将全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创新述法形式,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评议工作,有关镇街、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述法,切实让全区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
三是精准对标提升。深入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细化《埇桥区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清单》,坚持以创促建、双向发力,不断强基础、补短板、固弱项,着力打通法治政府建设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持续推动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二)坚持依法履职,管理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活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2023年,全区律师共走访企业81家,梳理法律风险点165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71条,解答企业涉法咨询350余次、代理涉企诉讼32起。聚焦政府诚信建设,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据统计,2023年共兑现资金3159.48万元。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查办案件27起。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023年设立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知识产权服务点等机构,全年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13件。
二是完善权责清单制度体系。按照《安徽省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规定,印发《关于2023年第一次即时调整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的通知》,开展权责清单即时动态调整工作,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区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的决定》要求,印发《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镇街审批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配合事项清单的通知》,构建镇街“一目录三清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
三是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印发《关于实施市场准入隐形壁垒问题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对招商引资、招标采购、市场准入与退出、行政审批等工作实行的具体措施,开展自查清理,排查保留现行有效政策措施 139项。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在企业项目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中全面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2023年核准、备案项目441件,投资额约778.89亿元。
(三)坚持依法行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年度目录编制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制定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2023年共审查区政府重大事项106件,提出审查意见125条。持续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理并保留规范性文件82件。
二是拓宽行政决策参与渠道。在政策性文件草案形成后,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实施方案》,注重听取法治人才的专业意见,2023年全区公职律师共出具法律意见书56份,审查合同106份,参与法治宣讲28场次。对重大疑难案件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合法性审查会商,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及专业建议1200余条。
三是试点推进合法性审查向镇街延伸。通过举办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培训会、合法性审查业务技能笔试竞赛等活动,持续提高全区合法性审查质效。选取符离镇、永镇镇、西二铺镇、芦岭镇、蒿沟镇等5个单位作为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试点,2023年共审查行政合同44件,提出意见56条。
(四)坚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更加公正文明
一是推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成首批赋权事项283项,36个镇街均成立综合执法机构,落实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组织新任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强化协调联动,提升执法水平,确保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实施。
二是提高行政执法监管水平。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形成审批、监管、执法、信用管理闭环。不断完善监管事项目录实施清单要素,共认领监管目录清单621项,认领率100%,编制监管事项目录检查实施清单669项,完成率100%。全区40家监管职能部门共开通用户账号2133个,全年监管行为覆盖率超过80%,完成省级下达的监管指标。2023年,全区26家区直单位开展双随机检查,接收联合抽查任务数201个,已查并公示企业2445户。
三是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贯彻落实《安徽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指导各执法单位在法定范围内对行政裁量权基准进行细化量化并向社会公开。
(五)坚持多元化解,社会治理更加精准细致
一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印发《2023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各镇街依托“八五”普法宣讲团、村(社区)法律顾问及“法律明白人”举办民法典专题普法讲座,全年开展“法律七进”学习宣传活动1540余场次。“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开展宪法集中学习83场,发放宪法宣传材料及宣传品1.5万余份。对于偏远地区残疾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有法律需求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和“延迟服务”。2023年全区法律援助机构接待来电来访咨询2100余人次,全年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1625件,其中涉及残疾人9人、未成年人172人、农民工350人,为弱势群体挽回经济损失约460余万元。
二是建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制度。持续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向重点领域拓展调解组织,建成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9个。探索“物业110”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区级“物业110”智慧指挥中心、街道“物业110”服务中心、社区“物业驿站”,形成“一键直达、便捷高效、覆盖城区”的三级物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2023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2863件,调解成功22520件,成功率达98.5%。
三是推动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印发《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案件审理会议议事规则》等四个制度性文件,调整埇桥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成员,任命埇桥区首批行政复议员15名。坚持“有错必纠”原则,定期对全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行通报,有效规范房屋征收、违建拆除等重点领域执法行为。2023年,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51件,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执行率100%,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100%,复议后起诉率6.8%,创历史新低。
(六)坚持监督制约,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一是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人民团体意见,不断规范权力运行。今年以来,区政府共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191件,“聚民意,惠民生”建议589件,区政协委员提案262件。畅通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围绕监管执法、扩大有效投资、助企纾困、稳经济大盘等方面,集中公开政策举措、工作进展等政务信息120余条。
二是发挥审计监督保障作用。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以审计监督服务法治政府建设。2023年按照项目计划开展审计,聚焦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公共投资审计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审计等5个方面开展审计工作,提出审计建议200余条,移送案件线索9起,到期项目审计整改率100%。通过审计整改和审计专报,有效盘活资金1亿余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强化府检府院联动工作机制。会同区检察院开展“纠正违法违规行政执法行为”专项行动,建立“依法行政+法律监督”社会治理模式,2023年办结区检察院发出的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检察建议31件,区政府部门向检察机关移送案件累计达126件。深入贯彻落实宿州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健全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机制,2023年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继续保持在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47.5%,实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良性互动。
(七)坚持数字赋能,科技保障更加坚强有力
一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布取消政务服务申请材料清单,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平均材料数由3.23件降至1.74件,各单位办结率均达100%。持续推行行政审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设立“7×24小时”服务区,便民服务点覆盖全区362个村(社区)。压缩企业开办审批时限,企业开办注销“一件事一次办”。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个体工商户开办实现“秒批”。
二是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市政务云为载体,建设区数据管理平台。持续完善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归集民政、人社等42家单位数据8696万条,编制数据资源目录1288条,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提供数据支撑。
(八)坚持防治结合,应急处突更加严密有效
一是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印发《宿州市埇桥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年行动总体方案》,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企业自查并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9个。开展安全生产“强基础、补短板、铸安提质年”专项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整改一般隐患6711条、重大隐患66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印发《宿州市埇桥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共整改问题10个,主动撤销程序不当案件3件。
二是做好重点时段安全防范。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风险管控,做好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烟花爆竹等领域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制度、关键岗位 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信息及时准确报告。
二、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2023年,埇桥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力量相对薄弱、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型做法需要进一步丰富等问题。下一步,埇桥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开展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推动埇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一以贯之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绝对领导。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针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在党委领导下,统筹协调多方力量攻坚克难,细化分工安排,推动各项决策部署作于细、成于实。不断发现短板、纠正偏差、务求实效,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扩大领导干部述法工作覆盖面,推动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确保政府依法决策。巩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监督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通过审理过程公开,注重在复议案件办理中以案释法、实时普法,达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效果。持续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通过业务培训、案件跟踪等形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加快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三)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全面梳理惠企政策,扎实推进公共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健全权责清单常态化动态管理机制,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持续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法律服务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持续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四)进一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围绕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做大做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响“法援惠民生”系列品牌。大力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等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力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端口前移、重心下沉、直达群众,确保政策落地、制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