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965/202503-00005  信息分类: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内容分类: 其他,综合政务,财政、金融、审计、统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5-03-18  发布时间: 2025-03-18 15:16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埇桥区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人: 初审:张淞     复审:张淞    终审: 陈亮

埇桥区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发表时间:2025-03-18 15:16 责任编辑: 埇桥财政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埇桥区财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埇桥区财政局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切实保障财政收支平衡,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地方金融,努力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12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50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31亿元,同比减少2.11%,非税收入完成20.18亿元,同比增长15.9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1.05亿元,同比减少1.51%。

(二)各项金融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12月底,全区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各项贷款余额1711.79亿元,本年度新增114.35亿元,同比增长7.16%;存款余额1785.82亿元,同比增长5.44%。新增小微企业贷款75.73亿元,税融通贷款新发放37.92亿元;4321业务新发生额22.85亿元;续贷过桥资金发放32户1.35亿元;“园区贷”累计投放71笔3.574亿元。

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强化政治责任,压实一岗双责

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指导方针。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政治要求、政治标准、政治教育摆在首位,突出抓好政治学习、强化政治责任,确保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二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党委主要负责人自觉扛起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其他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确保区委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在财政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局机关党委作为局机关党建工作专责机构,在区直机关工委和局党委领导下,狠抓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二)强化理论武装,狠抓学习教育

一是不懈推进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区统一部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主题主线,依托“三会一课”等方式共组织党员开展集体学习106次,逐步推深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二是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干部在线教育等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学、全面系统学、深入细致学。坚持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专题研讨和辅导报告相结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学习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落实社保政策,保障民生福祉

积极落实省市关于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基础数据审核,强化财政补助资金管理。2024年共审核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5.52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 8.60亿元、失地农民补贴财政补助资金4485.9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46.5万元,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5.31亿元,高龄津贴资金3844.95万元,就业补助资金3972万元。

(四)加强国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024年下达水利领域2023-2024年增发国债资金2.55亿元,用于安徽省包浍河治理工程、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闸、新河闸、付沟闸除险加固工程和朱沟寺闸、永镇闸除险加固工程3个项目;下达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国债资金1164.11万元,用于预警指挥能力提升和基层防灾能力提升;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下达超长期国债及配套资金6814.998万元,用于汽车和家电领域、旧房装修、农业机械领域、老旧运营货车新能源公交车等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水利领域国债资金支付19167.89万元,应急领域国债资金支付1100.76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支付4081.23万元。

(五)强化资金监管,完善风险管控

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统筹年度预算安排,通过财政资金偿还发行专项置换债券等方式积极落实债务偿还责任严格遵循“谁举债、谁偿还、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调度债券资金使用相关费用及本息,督促资金使用单位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依托政府债务系统,动态监管、监控政府性债务变化情况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严禁违规举债,牢牢守住不突破债务限额的红线,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有效实现对7+4类地方金融机构的常态化监管,坚决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完成担保公司呆账核销及巡视整改序时任务进度;把控非法集资风险,本年度新立案非法集资案件2起,有效化解陈案4起。

(六)推动国企改革,加强资产管理

一是按照省、市国资委工作要求,结合区级实际制定了《埇桥区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埇改委发〔2024〕6号)。完善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分类管理及决策权责清单》做了进一步的优化;配齐建强董事会,2024年公开招聘了6名外部董事,充实外部董事人才库,并及时派往区属国企。二是加大对区属国企日常投资及资产管理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并出台了《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制度(含投资负面清单)》(埇国资〔2024〕2号)和《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办法》(埇国资〔2024〕3号)文件,推动区属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坚决遏制国有企业投资多元化、无序扩张,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加快建设“四区两基地”奋进征程中,圆满完成财政收支和国资金融监管工作任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根据2025年总体目标和要求,我们将着力推动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大全面从严治党力度,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要牢牢抓住思想从严这个根本,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推进从严管党治党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和能力素养。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全局党员干部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队伍更加团结。

(二)聚力优化收支结构,持之以恒把握稳中求进

努力提高地方收入质量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的范围、口径准确核算财政收入,督促执收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明确的时限及时足额征缴财政收入,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出台的“减、免、缓、抵、退”等减税降费政策。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批复下达预算,严格按照预算安排支出,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加强项目支出管理,压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杜绝超预算、无预算支出。三是坚决兜牢财政底线。树牢过“紧日子”观念,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持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保偿债、保重点的支出优先顺序。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分配,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优结构、促发展,坚决守牢“三保”、“平衡”财政底线。

(三)精准聚焦服务大局,锲而不舍改善民生福祉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强化民生保障,确保民生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进一步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按时足额拨付各类救助资金及养老服务补贴,统筹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补助资金,大力支持全区就业创业事业发展。二是强化农林水资金管理,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财政投入,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三是重点支持教育事业支出两个“只增不减”任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合理安排本级财政资金,为全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继续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工作,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增收。探索开展肉牛、蔬菜大棚等特色农业保险,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四)健全机制深化改革,全力以赴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落实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加快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继续完善支出标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化、精细化程度。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融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贯彻执行新出台的埇桥区各项资产管理办法,构建涵盖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清查等全链条管理机制,切实提升资产管理效能。持续充实完善区级政府公物仓,推进国有资产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通过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及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做精国企业务推动区属国企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全力化解存量、控制增量,将政府债务率等各项指标控制在安全线以内,抓实抓好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增强债券资金使用部门主体责任意识,做好到期债券还本付息、专项债券发行相关费用等资金调度工作,建立良性循环的全链条政府债务管理流程。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