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957/202506-00014 | 信息分类: | 重要商品服务价格 |
---|---|---|---|
内容分类: | 其他,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25-06-06 | 发布时间: | 2025-06-06 08:39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埇桥区:2025年小麦生产及市场价格情况 | ||
审核人: | 初审:张思凡     复审:王海芹    终审: 蒋萌 |
近日,埇桥区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队,对本区3个乡镇9个定点农调户2025年小麦生产、成本收益、市场价格等情况进行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产情况
2025年,本区小麦播种面积237.5万亩。南部片区基本收割完毕,北部收获稍晚(约占40%),预测2025小麦平均单产为515.22公斤/亩,较去年589公斤/亩下降12.53%。今年本地小麦产量和整体品质较去年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影响,生长期至灌浆期未迎来透地雨,小满灌浆关键期,由于干热风,对籽粒饱满度和蛋白质积累也产生一定影响。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减少共同拉动总产的下降。
二、成本略减 收益下降
本区今年小麦种植成本较去年略减,预计收益较去年下降。数据显示:今年小麦亩均总成本为1172.2元,比去年总成本1186.49元/亩,减少14.29元,减幅为1.2%;今年小麦亩现金收益预计为438.01元,比去年622.92元/亩,下降184.91元,降幅为29.68%;亩净利润为46.21元,比去年同期240.68元下降194.47元,同比降幅达80.8%。
(一) 亩总成本略减。每亩土地成本持平,人工成本稍增,物质与服务费用减少。
1.亩物质与服务费用下降。一是种子费用减少。今年小麦亩种子费用为82.94元,比去年84.99元/亩,同比减少2.05元/亩,减幅为2.41%;二是化肥费用减少。今年亩均化肥费为230.08元,比去年241.17元/亩下降11.09元,同比降幅为4.6%;三是农药费用减少。今年亩均农药费为40.39元,同比下降10.92%;四是排灌费用同比下降。今年亩排灌费用为15.56元,同比减少6.66元,减幅为29.97%,由于本区气候干旱,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浅层水井出水困难,甚至丧失灌溉功能,部分农户只有选择靠天吃饭;五是亩燃料动力费用下降。今年亩燃料动力费用为6.44元,较去年减少4.34元,减幅40.26%,柴油价格同比下降拉动亩燃料动力费用下降;六是亩财务费用下降。今年亩财务费用为1.10元,同比减少3.65元,减幅为76.84%,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利率下降。
2.亩人工成本稍增。今年每亩人工成本为143.58元,较去年增加7.23元,增幅为5.30%,主要原因是劳动日工价及雇工工价的上调。
(二)亩现金收益减少。今年小麦亩产量515.22公斤,与去年同比减少73.78公斤,减幅12.53%,致使亩净利润及收益低于去年。目前小麦市场出售价格为118.24元/50公斤,较去年下降1.43元/50公斤,降幅1.19%。亩现金收益预计为438.01元,比去年622.92元/亩,减少184.91元,减幅为29.68%。单产及单位价格“双降”共同导致亩现金收益同比下降。
(三)规模户亩收益高于一般户
1.预计规模户产量、产值、收益高于一般户。
调查显示:规模户主产品亩均产量528.33公斤,较一般户的508.67公斤高出3.86%;亩均产值为1254.33元,较一般户增加53.88元,增幅4.49%。规模户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措施等方面普遍高于一般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谨慎选种。调查的3个规模户,在选种方面,注重筛选抗倒伏性强、单产潜力大、经济效益优的原种;二是科学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墒情等合理施肥;三是把好病虫关。调查了解规模户亩均农药费用比散户高52.03%,规模户比较重视防治工作,多使用进口高效农药,能及时控制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使小麦颗粒饱满,产量也有所提高;四是出售单价高。部分规模户依托订单农业模式,出售单价偏高,叠加优势,因此产值、收益相对较高。
2.规模户总成本略高于一般户。规模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虽然总成本略高于一般户,但各项成本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看,土地租金较高是规模户亩均生产成本较大的主要因素,规模户亩均土地成本为470.28元,比一般户亩均土地成本403.25元,高出67.03元/亩,高达16.62%。在物质与服务费用方面,规模户低于一般户。一是种子、化肥、农药费用。由于购买量大,规模户能够获取批发价格;二是租赁作业。规模户由于种植面积多,大多依靠自有机械设备完成。所以规模户亩均租赁作业费用为123.33元,比一般户193.33元,减少70元,减幅为36.21%。此外,规模户人工成本低于一般户。规模户亩均人工成本113.32元,比一般户亩均人工成本158.70元,低28.60%。规模户通过全程机械化种植体系,极大减少了家庭用工依赖,仅需雇佣少量劳动力辅助生产,雇工费用为24.5元/亩,所以人工成本较少。而一般户主要靠自己家庭劳动力,家庭用工量相对较大,从而人工成本高。
三、市场收购情况
目前,埇桥区南部小麦收割已基本结束,北部尚在进行中。中央和地方储备库新小麦收购工作尚未启动,当前收购主体以小商贩上门收购为主,粮食经纪人及集市收购点收购量相对较多,且对新小麦的质量、含水率要求较高。从农民售粮行为来看,其售粮决策受价格预期影响明显。部分农民基于对新小麦价格后续上涨的预期,存在惜售心理,期望通过延迟售粮获取更高收益。预计新小麦收购全面启动后,参与收购的市场主体数量及类型与去年相比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四、市场价格情况
2025年中储粮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定为1.19元/斤,当前埇桥区小麦市场价格为1.18元/斤。随着后期新麦上市量增加,下半年面粉消费旺季来临,市场需求增长或将带动小麦价格小幅上涨。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种植习惯有待改进。本区近十多年来播种小麦多数使用旋耕法(深耕一般20-30公分,而旋耕才7-10公分),造成好多小麦播种过浅,幼苗爬行成长,分蘖节暴露,分蘖多而小,不耐旱,易受冻和早衰。
二是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烘干、清理等设施不足,影响粮食产后处理效率与质量。
三是小麦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制约产业经济效益增长。
(二)意见建议
一要推广小麦深耕种植及科学管理。在小麦播种环节,大力推广深松、深耕土地作业,增强土壤保水保墒性能,提升小麦自身抗旱能力,从种植源头降低干旱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调查了解,在干热风期间,小麦及时喷洒磷酸二氢钾增强抗逆性,确实提高产量。
二要加强收储能力建设。加大仓储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智能化粮库改造;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提高粮食产后处理能力。
三要延伸产业链条。扶持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
区发改委 张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