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957/202507-00018  信息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内容分类: 其他,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07-30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45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关于人大第41号建议的答复
人: 初审:李庆辉     复审:徐鹏    终审: 蒋军

关于人大第41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表时间:2025-07-30 09:45 责任编辑: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关于人大第41号建议的答复

周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民生福祉方面的相关建议》建议(第41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民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区民生办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2025年,埇桥区继续实施30项民生实事。内容涵盖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教育惠民、交通出行、卫生健康、环境保护、文体服务、城乡建设、公共安全。您关心的民生福祉已取得较好成效。

一、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新增托位情况

2025年春季学期,新增35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700个托位,已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全区在园幼儿55280人,其中普惠性在园幼儿50272人,普惠幼儿园覆盖率90.94%,公办园在园幼儿35954人,公办幼儿园覆盖率65.04%。全区362所幼儿园,135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开设2-3岁托班的幼儿园占比37.3%。

2025年春季学期,80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招生托班幼儿1017名,其中37所公办幼儿园招生托班幼儿568名,43所民办幼儿园招生托班幼儿449名。  

二、开展学生资助情况

一是明确全年工作方向。召开全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部署会议,详细解读了资助政策的核心要点、实施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现场答疑解决政策执行疑问23条。印发《2025年宿州市埇桥区学生资助工作要点》(埇教体助〔2025〕3号),文件明确全年需完成资助对象精准认定率100%、资金发放及时率100%、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100%,重点部署资助档案管理、跨部门数据比对等具体任务。​

二是提升资助工作质效。建立“校村联动”排查机制,组织学校教师与村干部组成排查小组,走访辖区内困难家庭,累计排查学生近3万人次,确保资助对象无遗漏。充分利用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申请、学校审核、资金拨付等流程线上办理。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千余场,发放宣传彩页2万余份,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政策解读内容72条,总阅读量达13万人次。​

三是做好资助审核发放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资助学生11679人次,其中学前教育阶段学生2559人次、高中阶段学生3192人次、中职阶段学生966人次。发放资金中,助学金892.35万元,免学费346.655万元,所有资金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直接拨付至受助学生或其监护人账户,拨付准确率100%。经抽样调查,受助家庭满意度达100%,有效保障了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依托“15分钟阅读圈”建设,高标准实施公共文化空间工程方面

2024年,根据埇桥实际,综合考虑位置、布局、功能等情况,全区改造升级公共空间11家。2025年,全区申报公共文化空间10家,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区级已经验收。各个文化空间通过举办各类群文活动、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群众文化知识,围绕提供老年人、低龄儿童、残障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服务项目共开展丰富多彩的流动文化服务,不断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文艺活动需求。

四、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开展餐饮油烟、噪声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整治方面

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力度2025年,市级下达埇桥区98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埇桥区于3月成功申报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资金4000万元。按照区政府工作安排,试点项目由区重点工程建设指挥中心牵头实施,今年98个治理任务中的45个在试点项目中,当前己进入可研编制阶段。另外53个治理任务由区生态环境分局统一组织治理方案设计,相关镇具体实施治理工程,区财政统筹安排2024年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奖补资金和2025年区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予以保障。治理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9个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二是加强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整治。加大对油烟问题治理巡查,分区域、分时段不定期检查,加强对餐饮经营户的督查,避免油烟净化器存在安而不用的情况,并督促其正常清洗、维护油烟净化器。及时处理上级交办件和餐饮油烟日常投诉件,对反复投诉和群众意见较大的投诉件进行现场督办,并组织检测机构进行油烟排放达标检测,对不达标的餐饮单位跟踪整改。建立28处便民疏导点动态管理台账,实现930余户商户油烟净化设备100%安装。实行“每周2次重点街区巡查+每月全覆盖检查”制度,累计规范出店经营5600余起,取缔游商占道3800余起26件12345热线餐饮油烟投诉均已办结。

三是加强社会噪音问题整治。埇桥公安分局通过组织警力下沉社区、广场、住宅区等场所,向居民宣传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噪声防治意识。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加强对路边摊点、夜市门店、大小广场等噪声扰民高发区域的巡逻盘查,一旦发现噪声扰民行为,及时进行劝导教育,全面压降街面噪音扰民警情的发生率。联合环保、城管等部门,对商业经营、广场舞、露天唱歌乐器演奏等噪声扰民行为进行排查整治,确保噪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通过“教育劝导+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店外经营、噪声扰民等问题260余起,市容秩序显著改善。

四是加强恶臭异味问题整治。对露天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恶臭气体的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排放有机废气小微企业进行排查,对照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安装净化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对城市排水管网的维护,防止污水外溢产生异味。重点梳理群众投诉的恶臭异味扰民问题,划分责任单位,制定问题整治方案,确保群众投诉问题妥善解决。

五、新增公共充电桩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

一是实现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通过建立“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居民自治”管理模式,指导各街道探索“红色物业+国有企业托底”管理模式,通过打捆招标、社区代管等方式承接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项目实现全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重点推动沱河街道三十三处、西关街道银河绿苑南区等4个小区完成由社区代管向市场化物业管理的转变,优质物业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二是推进居住品质显著提升2025年以来,严格落实省、市《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方案》指导街道社区完成5400个充电端口建设。开展屋面渗漏、外墙脱落专项排查,累计完成3.126万平方米维修。争取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完成28台超15年老旧电梯更新改造。三是深化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截至目前,埇桥区累计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2829套),其中已竣工1103套),在建1726套2025年虽无新增建设任务,但持续强化现有项目运营管理确保住房保障功能有效发挥。

2025年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但已完成“十五五”期间城镇住宅小区改造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辖区老旧小区现状及改造需求为后续改造工作推进奠定基础。

六、农村医疗服务方面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老年人和儿童居多,村民希望就近就医但村卫生室存在看病不便的问题,区卫健委结合实际需求,推进多项措施优化农村医疗服务。

一是通过定向培养与专项招聘充实村医队伍。为从源头解决村医短缺问题,区卫健委严格落实省级政策,双渠道补充村医力量。在定向委托培养方面,依据《关于组织实施2025年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工作的通知》(皖卫函〔2025〕2号)文件要求,2025年全区已录取47名应届高三毕业生签订定向委培协议,为村卫生室储备后备力量;同时,2023至2025届乡村医生定向委培毕业生共48人已全部安置到村卫生室上岗,直接补充一线诊疗力量。在专项招聘方面,按照《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和编制保障工作的通知》(皖卫函〔2025〕170号)要求,全区已公开招聘5名大学生乡村医生,进一步壮大村医队伍。

二是依托乡镇卫生院派驻支援提升服务能力。针对部分村卫生室人员短缺、诊疗任务繁重的情况,要求部分乡镇卫生院发挥技术支撑作用,选派具备资质的医生定期到人员紧张的村卫生室驻点服务。重点聚焦慢性病患者随访、日常诊疗任务较重的村,通过派驻医生分担现有村医工作压力,切实提升村卫生室日常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缓解村民就近就医压力。​  

下一步,区卫健委将持续推进相关措施落地见效,逐步解决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足问题,保障农村居民就近享受便捷医疗服务。

 

感谢您对民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以上答复如有不满意或有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联系电话:0557—3021371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