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 教育领域公共企事业单位 > 普通中小学信息公开 > 宿州市第三中学 > 劳动教育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893/202301-00015  信息分类: 劳动教育
 内容分类: 其他,科技、教育,个人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4-03-12  发布时间: 2024-03-12 15:41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宿州三中劳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人: 初审:李伟     复审:赵瑶浩    终审: 黄程

宿州三中劳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发表时间:2024-03-12 15:41 责任编辑: 教育领域公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宿州三中劳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在实践中,家庭教育往往容易轻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导致家庭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发挥不足.为了充分地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进步,需要家长做出如下配合:

一、转变观念,树立劳动教育新理念。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是父母要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树立家教新理念。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一日生活教会自我服务劳动,如:学会收拾自己房间、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书包、学会拖地等,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二、以身作则,用榜样影响孩子。

家长指导孩子开展劳动生活教育,不仅是口头上的规劝、说教,更应该是亲力亲为。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应表现出勇于承担家务的精神。比如吃晚饭时,爸爸可以对妈妈说:“你烧饭够辛苦的,饭后事情我就包 了。”这样就体现了长辈之间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精神。在这种家庭气围的熏陶下,孩子会逐步地从父母身上学到为他人着想,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三、创新方式,让孩子爱上劳动。

家长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低年级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是喜欢帮助家长分担家庭劳动的。可以自己穿衣、整理书包或学着包饺子,尽管不好看可他们认为特别美味。孩子第一次劳动的成果可能有很多缺点,但是孩子劳动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对于孩子的劳动成果,不论好坏,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孩子才能有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中年级的孩子,鼓励在劳动中探索新奇的世界,可以在菜盆里中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一边爱心培育一边观察记录其生长过程,体验到植物生长奇妙之处。高年级的孩子,可以为家人做一道美食,在家务劳动中创新思想,发明新事物,给家人生活带来便利。这样,孩子不仅能看到劳动之后的成果,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更能激发孩子们对劳动的兴趣和信心。

除了家务劳动,家长可带领孩子多参加一些公益劳动。比如春季植树造林的时候,大人带孩子去郊外植树,并给孩子讲讲怎样植树,植树有什么好处,孩子就会认真去做并感到植树劳动多么光荣。

四、制定计划,让家庭劳动成为习惯。

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培养,光靠兴趣,光有新鲜感和劳动热情是不够的。家长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或孩子的喜好制定一份家务劳动计划,给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劳动岗位。例如:吃饭前拿碗筷;每天饭后收拾桌子、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折叠好被子。让家庭劳动计划变为常态,让常态变为习惯,让孩子在生活和劳动教育中逐步提高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

每一个父母都应对孩子负起培养的责任,多为孩子的社会属性和未来着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各位家长,孩子参加劳动意义重大,相信您能理解。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做实做好!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