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893/202503-00017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内容分类: | 其他,科技、教育,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1 | 发布时间: | 2025-03-11 08:56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宿州三中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计划 | ||
审核人: | 初审:张少军     复审:赵瑶浩    终审: 黄程 |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质量立校、特色立校”方针,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高考、中考等考试成绩稳步提升。
2.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申报,提高教科研能力。
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突出五育融合育人,加强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和劳动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推进全员导师制,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形成教育合力。
4.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强化安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内生活制度,强化民主集中制,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3.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党建 + 教育教学”模式,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示范课、教学技能比武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互促共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巡课制度,确保“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位。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相关课程,特别是思政课、音体美劳等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加强教学研究与创新: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一次学科主任例会,优化集体备课模式,加强典型课例分析、集中学习文件、相互听课评课等形式。积极开展大教研组教研活动,做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教法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3.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智慧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管理与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创新,如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规范考试流程,严格监考制度,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做好命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等工作,及时进行成绩分析,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优良品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组织教师培训与学习: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优质课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落实区教体局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相关规定,做好继续教育的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平台资源建设和应用工作。
3.开展师徒结对与青蓝工程:继续做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定期开展师徒结对验收工作,确保结对效果。
4.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加强学科骨干教师培养,积极组织参与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
(四)突出五育融合育人,强化德育工作实效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设思政课,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践行好家训”德育活动、“青春 梦想”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红色培根铸魂活动。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体育锻炼:严格落实体育课程标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加强美育熏陶:开齐开足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加强艺术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
4.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场所。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布置等,让德育融入校园每个角落。开展红色研学、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爱国情怀。
2.强化家校社合作:完善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加强家校互动。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3.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六)加强后勤保障,提高服务师生水平
1.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和后勤管理工作制度,按规定标准收费,制定财务预算,坚持合理、计划使用经费。加强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收支的透明和规范。
2.加强资产管理:加强对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对损耗物品及时维修或更新。做好物资采购、设备维护等工作,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
3.加强后勤服务:加强学生公寓的规范管理,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抓好食堂、超市、饮用水等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关心师生生活。做好师生生活服务工作,如学生资助、教师福利等。
(七)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1.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2.开展家校合作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如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组织家长志愿者活动,协助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要根据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4.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报等渠道,及时宣传学校工作动态和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全校师生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实现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