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科学技术局 > 规划计划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826/202201-00010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内容分类: 其他,科技、教育,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科学技术局
 成文日期: 2022-01-28  发布时间: 2022-01-28 19:32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年度工作总结、计划】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人: 初审:邵昊杰     复审:张桂银    终审: 马连洲

【年度工作总结、计划】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科学技术局发表时间:2022-01-28 19:32 责任编辑: 科学技术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年度工作总结、计划】宿州市埇桥区科技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埇桥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埇桥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疫情防控统筹和推动全区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项目支撑,优化创新平台,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提高科技创新对埇桥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将2021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1年度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顶层设计,逐渐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以《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埇政秘〔2019〕54号)为基础,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1+N”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二)坚持平台引领,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我市创新需求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培养大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提升小企业数量,截至目前,我区推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加快建设科技兴农创新创业平台。我区现建有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宿州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南京农业大学宿州研究院,促进校地双方政产学研用进一步深度融合,为推动科技、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精准集聚发挥了突出作用。

(三) 强力招才引智,形成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宿州之势。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健全完善“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团队体制机制。围绕我区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建立人才需求定期调查,制定重点产业和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目录,做好做实人才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入库人才团队2个,核心成员8人。

(四)开展科技攻关,高效抓好各级各类项目实施。以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2021年以来,乡村振兴科技项目5个,财政资金125万元;推荐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4个,推荐立项市级科技攻关项目3个,(其中社科类1个),省重大专项项目立项2项,省财政支持180万元;中央引导地方资金专项1项,省财政资金支持30万元;推荐2022年度省重大专项8个,完成到期的11个农业科技项目验收工作。

(五)增加创新资金,稳步提升研发经费投入。2021年度为研发经费投入攻坚年,通过开展培训及到企业现场指导等方式,夯实研发经费统计工作基础。2021年埇桥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为4.38亿元,投入额为全市之首。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紧盯科技工作发展目标,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人才,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综合实力,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埇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加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坚持开放协调的创新理念,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好长三角平台资源,学习先进的科技管理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发展模式。围绕宿州埇桥主导产业、重点领域,以及行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按照“产业、项目、人才”三位一体的原则,引进并重点支持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二)不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丰富创新资源。重点围绕我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突出政策引导人才汇聚的顶层设计,企业吸引人才的主体地位,引进一批产业发展亟需的专家、教授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技术成熟、前景广阔的低碳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和攻关能力。同时根据企业引进人才的不同特点,全力做好全方位跟踪服务,真正做到人才请得来、留得住,资源盘得活、用得好。

(三)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我区创新平台建设面临着类型单一、功能定位模糊、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下一步,我们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共建一批产业创新技术中心研发平台。二是创新孵化平台建设管理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促进创新载体走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品牌化建设之路。

(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面落实省、市、区三级科技创新惠企政策,激励区内企业加强产品及技术研发创新,向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发展。继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坚持增量和提质并重,推动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实现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确保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5%。

(五)着力推进科技金融融合,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鼓励各金融机构基于我区特点,创新科技信贷体制机制,鼓励设立各类科技支行,开发科技金融新产品。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不断强化区域核心竞争力及金融服务实体能力,综合运用政策激励、财政引导、政企合作等手段,撬动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

(六)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筹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和服务,强化园区农村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几大功能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园区等发展模式。二是集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要素,积极筹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七)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完善政策、科技项目管理、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关键环节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在收益分配上有效激发科技人员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坚持以目标成果、绩效考核为导向进行科技资源统筹分配,按照市场规律和需求进行科技创新,提高资源整合和使用效率,逐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的科技计划体系和管理制度。

(八)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攻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运用,加大对种业振兴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提升研发和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充分做好国家、省、市、区政策叠加,形成一批具有我区特色的农业技术和应用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