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民政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负责人解读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914/202406-00014  信息分类: 负责人解读
 内容分类: 其他,民政、扶贫、救灾、优抚,个人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4-06-20  发布时间: 2024-06-20 15:45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埇桥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刘妮娜解答《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人: 初审:崔利娟     复审:尹成花    终审: 刘妮娜

埇桥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刘妮娜解答《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民政局发表时间:2024-06-20 15:45 责任编辑: 埇桥民政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埇桥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刘妮娜解答《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4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工作要求,现埇桥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刘妮娜就《关于进一步完善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的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救急难”互助社的救助对象有哪些?

救助对象一般需具有本村(社区)户籍,或者具有本村(社区)户籍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互助社对经政府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然存在特别困难的在册低保对象、在册特困人员、近1年内的临时救助对象给予补充救助;对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但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在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在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在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低收入人口给予应急救助。

二、互助社的救助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互助社根据救助对象困难情况制定救助标准。按照以资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和转介服务为辅的救助方式,分类分档予以救助。同一年度内因同一事项申请救助的,原则上只救助一次(不限转介服务次数)。一般情况下,补充救助不超过500元每人次,应急救助不超过1000元每人次。

三、申请成为互助社的救助对象需要哪些材料?

申请人应向互助社提交以下材料:

1.《XX镇(街道)XX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急难救助申请书》

2.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

3.遭遇困难及经济状况证明(说明)

四、多长时间能收到救助资金?

互助社收到急难救助申请材料后,应当2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调查、审核确认、资金或物资发放工作,资金发放原则上以银行转账方式发放;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情况紧急的,视情况给予先行救助,事后补充入户调查以及说明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