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965/201812-00031 | 信息分类: | 负责人解读 |
---|---|---|---|
内容分类: | 其他,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18-07-30 | 发布时间: | 2018-07-30 07:48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本级解读: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政策解读 | ||
审核人: | 初审:     复审:    终审: |
2018年,区政府出台了《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埇政发﹝2018﹞11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通知》解读如下:
一、请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务实推进民生工作,进一步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皖政〔2018〕26号)和《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宿政〔2018〕5号)文件精神,区政府决定2018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
2018年,我区33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30.32亿元,截至11月底,各级已到位资金29.84亿元,已拨付28.42亿元,实际支出26.52亿元。
二、请介绍一下《通知》的主要内容。
《通知》提出,2018年新增6项,合并实施1项,完善1项,调整3项,继续实施25项,仍然实施33项民生工程。
(一)新增6项民生工程。包括学前教育促进工程、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党建引领扶贫工程、资产收益扶贫工程等6项。
(二)合并实施1项民生工程。原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及无着人员救助、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医疗救助4项合并为困难人员救助工程。通过整合,原有民生工程基本内容未改变,项目数减少3项。
(三)完善1项民生工程。根据中央要求,增加职业病防治内容,将原妇幼健康和计生特扶,调整为妇幼健康、计生特扶和职业病防治。
(四)调整3项民生工程。原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任务已完成,后续相关工作纳入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原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已完成,原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已实现山区库区全覆盖,不再列为民生工程。通过上述调整,项目数减少3项。
(五)继续实施25项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等25项民生工程。
三、请问2018年新增6项民生工程具体实施内容是哪些。
一是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围绕“幼有所育”,通过在全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开展幼儿资助和幼师培训,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今年我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
二是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电商进农村全覆盖,巩固提升电商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基层站点,支持推动农产品上行等,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增收渠道。我区今年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已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1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307个,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是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安徽2030”规划纲要,通过开展“智医助理”工程等试点,家庭医生对辖区内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综合服务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我区3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签约50.7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四是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整治,努力建设绿色美好家园。我区今年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计划改厕16000户,目前开工11671户,开工率73%;陈年垃圾清理完成的行政村307个,自然庄环境整治完成329个。
五是党建引领扶贫工程。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帮扶项目和帮扶干部为重点,通过安排贫困村及虽已出列但发展基础薄弱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经费、加强帮扶经费保障,推动脱贫攻坚高质量开展。目前,我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已拨付370万元,29个未出列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145万元已投放到位,45个已出列贫困村在完善立项手续。
六是资产收益扶贫工程。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情况下,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财政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实现资产收益。
四、请介绍一下有关工作要求。
(一)统筹兼顾,量力而行。要树牢正确政绩观,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结合财力和实际,全力实施好33项民生工程,确保如期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力戒加重负担、寅吃卯粮、靠拖欠搞建设,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精准推进,突出重点。将民生工程与脱贫攻坚、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相结合,着力在精准实施上下功夫,加强在工程类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资金支出、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扎实做好补助类项目评议、公示、发放等方面的工作,打造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在精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基础上,重点抓好“四好农村路”、电商振兴乡村提升工程、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一路、一网、一院”建设,推动民生工程提质增效。
(三)落实资金、多元投入。要严格落实财政资金筹集渠道,保障预算安排及时足额到位。推动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积极探索市场导向、多元供给模式,依法合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等参与建设管理,多渠道增加民生保障供给。
(四)严格考核,加强管控。健全完善民生工程时序调度推进、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社情民意调查、民生工程考核办法和联络员考核细则等综合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过程管控,落实好日常调度通报和整改督办考核制度,推动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加强民生工程资金支出调度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抓好督导考核和绩效评价,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见效。
(五)加强管护,强化宣传。树立建管并重理念,切实履行好建后管养的主体职责,强化资产管理,加大管养投入,健全常态长效管护机制,促进建成项目长久发挥效益。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宣传作用,创新其他有效宣传方式,做好政策和成效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参与建设,树立合理预期,持续提升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
(六)压实责任,协调推进。区财政局承担民生工程牵头抓总职责,各项目区级主管单位履行主管职责,各乡镇、街道履行主体职责,形成逐级逐项压实目标责任的工作格局。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协调配合,勇于担责,敢于担当,争先进位,合力推进,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宿州市埇桥区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