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965/202106-00017 | 信息分类: | 上级政策解读 |
---|---|---|---|
内容分类: | 公告,综合政务,财政、金融、审计、统计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1-06-08 | 发布时间: | 2021-06-08 11:43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 ||
审核人: | 初审:张海峰     复审:张海峰    终审: 王敬东 |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政策与部分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与贯彻者,其自身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入基本上来源于国家财政。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财政资金的安全与利用的效率、效益。所以,必须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完善妥当的内部控制对策。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关键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有效实施的基础性保证。有的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控意识淡薄。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认为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的事,有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单位的会计人员扮演“付款员”的角色,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只注重制度的制定,忽略了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导致内控制度的制定走过场,内部控制仅仅为“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财政检查及审计部门审计的装饰品,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较为混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对预算资金的使用缺乏全面规范的计划,即便有全面的年度预算,在其执行方面也难以做到真正的统筹安排,盲目性极强,并没有将所有的资金使用在恰当的地方,使用超支现象极为普遍。同时,对收支的管理不严格,开支标准与开支范围的扩大随意性较强,一些项目资金也没有实现专款专用,通过巧立名目来挤占资金和挪作他用现象很严重。
(三)监督约束弱化。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无内审机构或形同虚设,对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不能起到监督作用,内部控制失效。同时财政管理部门重资金分配,轻资金使用的监督,忽视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单位目标管理的重要性,真正树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相对完整、有章可循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实行业务流程控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及报销程序。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所产生的票据,必须进行严格的把关,规范单位财务审批程序和制度。
(三)要加强资金和财产安全控制,定期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核对,出现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是营利单位,但其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规范单位的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可以有效地堵住漏洞,防止各种舞弊和腐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