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965/202208-00004  信息分类: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内容分类: 公告,综合政务,财政、金融、审计、统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2-08-10  发布时间: 2022-08-10 09:45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区财政局“稳经济促发展”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人: 初审:张海峰     复审:苏童    终审: 丁玉梅

区财政局“稳经济促发展”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财政局发表时间:2022-08-10 09:45 责任编辑: 埇桥财政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区财政局“稳经济促发展”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埇桥区财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朱飞
发布时间:2022年8月9日
发布地点:埇桥区财政局五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埇桥区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
参会媒体:人民数字 新安晚报 安徽科技报 中安在线 拂晓报 埇桥新闻网 宿州埇桥发布 市场星报 安徽科技报
内容简介:8月9日下午,区财政局召开了“稳经济 促发展”暨“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局党委书记、局长朱飞介绍了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从践行积极财政政策、切实保障民生福祉、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推动金融服务实体、持续深化国企改革、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严格财政监督主责等八个方面介绍了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接着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并接受了采访。

发布会详情:

今年上半年,埇桥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的前提下,坚决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推动经济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1-6月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现将落实情况陈述如下:

一、上半年全区财政收支总体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1-6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59亿元,同比增收1125万元,增长0.61%,完成全年预算的51.36%;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完成收入19.65亿元,增长4.88%,完成全年预算的54.29%。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1-6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2.49亿元,完成预算的55.8%。其中:财政民生支出完成45.7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比重87.23%。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1-6月份,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5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8.3%,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5.43亿元元(含上年结转及新增专项债),完成年初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的100%。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上半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共计4.81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共计1.80亿元,当年收支结余3.02亿元。滚存结余1.78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8亿元,上级补助收入831万元,上年结转92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0.76亿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万元。

二、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一)践行积极财政政策

一是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政策。上半年我区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7.09亿元。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2.49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55.8%,超序时进度5.8个百分点。三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9.06亿元,上半年已全部发行完毕并拨付至项目,项目支出进度达77.4%。四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全面落实提高中小企业预留份额采购比例、提高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幅度、提高中小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等优惠政策。五是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上半年共计减免资金668.49万元。

(二)切实保障民生福祉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规模,将新增财力、盘活存量资金优先用于民生工程,确保刚性到位,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支撑,上半年民生支出45.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23%。2022年全区20项民生实事计划投入资金26.41亿元(含市级统筹15.40亿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4.02亿元。上半年,各级到位资金13.93亿元(含市级统筹1.86亿元),已拨付资金11.09亿元,资金支出6.85亿元,实付率61.77%。  

(三)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区共安排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48亿元(其中中央级8204万元,省级5440万元,市级4564万元,区级2.66亿元)。上半年,资金已全部批复到具体项目并拨付至相关单位,形成实际支出2.44亿元,支出率54.4%。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严格限额管理,做到风险可控,截至目前,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5.78亿元,实际债务余额72.66亿元,政府债务余额在限额以内,整体风险可控。加强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管控,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预警;按照化债计划,稳妥有序地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坚决遏制和杜绝违法违规举债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

(五)推动金融服务实体

一是落实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等政策。出台《埇桥区小微企业担保费补贴实施细则》,拟安排保费补贴400万左右。二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1.47亿元,本年度新增55.71亿元。三是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落实无还本续贷业务,坚决杜绝简单的抽贷、断贷、限贷、压贷等“一刀切”方式。四是提高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上半年共有6家企业在省股交中心挂牌,预计三季度末可再实现挂牌4家企业。五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牵头建立埇桥区政银企常态化对接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区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合计1426.31亿元,本年新增127.6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5.45%;各项存款余额1538.29亿元,本年新增161.46亿元;余额存贷比92.72%,新增存贷比79.04%。税融通贷款新发放10.4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1.40%。

(六)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选聘外聘董事,加强董事会建设;实行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保障经理层依法履行职责;制定《埇桥区国资委监管企业合规管理指引》,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监督工作。二是加强国有资产清理。制定《埇桥区国有资产集中清查工作方案》(埇政办(2021)10号),对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及区属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资源进行清查审核,全面厘清我区国有资产价值,重点梳理资产盘盈情况,并对各类盘盈资产提出盘活建议,同时就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下达问题整改工作建议函,要求各单位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整改,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高效运行。

(七)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一是防范财政运行风险。严格预算编制,按照“三保”的保障范围和标准,编准编足“三保”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全面落实保障责任,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二是稳妥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截至6月底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4.81亿元,比年初下降0.0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3.02%,比年初下降0.35个百分点。加强陈案化解,上半年已化解陈案4起。加强维稳,坚决防范“晋商贷”、“轻易贷”等非法集资案件可能引起的信访风险。推动专项整治非法放贷活动,对3家违规公司进行了约谈,对辖区内13家“伪金交所”线索进行排查并及时清理等。  

(八)严格财会监督主责

一是开展全区往来账款清理。上半年,共统计全区应收往来账款6.27亿元,其中:全区应收往来账款清理完成4.62亿元(占比73.69%),申请核销2277.10万元(占比3.63%),目前正在办理审核审批手续。二是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检查。联合纪检和审计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治理的通知》,对全区40个乡镇、街道、园区单位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抽查了8家单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开展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安排全区276家内控单位整理制作内控建设资料汇编。此外,组织开展了“小金库”防治自查、2021预决算公开检查、非税票据检查等专项检查。

第二部分【答记者问】

问题1:财政局在“稳经济 促发展”方面下一步有何工作打算

埇桥区财政局局长朱飞回答:

埇桥区财政局将进一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举措,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积极贯彻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加大助企纾困力度。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提高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坚持全面向内挖潜,盘活用活资产资源,加大力度组织收入、筹集财力,化解收支矛盾,助推埇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题2:财政局在优化民生方面有何举措和打算

埇桥区财政局局长朱飞回答:

埇桥区财政局始终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以落实“三保”任务为核心,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

下一步,区财政将从三方面优化民生福祉、兜牢“三保”底线。一是严控一般性支出。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勤俭节约,确保每笔资金都用在保民生、促发展的刀刃上。二是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全面落实各类扶持补助政策,在原有基础上聚焦“暖民心”工程,着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坚决兜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态势,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实施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三是加大乡村振兴投入。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贯彻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大力支持农田、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