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108/202011-00017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内容分类: | 其他,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0-11-26 | 发布时间: | 2020-11-26 08:31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埇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十三五”工作完成情况暨“十四五”工作谋划 | ||
审核人: | 初审:徐豹     复审:汪飞    终审: 何姗 |
一、“十三五”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村危房改造。“十三五”以来,我区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特别是2017年以来,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我区将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要求做到农村危房改造“应改尽改”。“十三五”期间,上级下达我区1580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下拨补助资金18702.4万元。实际完成危房改造25212户,发放补助资金35904.3万元,区兜底配套补助资金17201.9万元。“十三五”期间,按照农村危房改造“应改尽改”政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数量和区级兜底配套资金大大超过了“十二五”数量(“十二五”期间,上级下达我区87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下拨补助资金8165万元。实际完成危房改造8964户,发放补助资金8920万元,区级配套755万元)。我区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以来,每年在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年终评比中,均获得较好名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
(二)老旧小区改造。“十三五”期间累计改造小区243个,惠及居民33647户、改造建筑面积323.56万平方米。其中,2016年改造完成老旧小区2个,惠及居民809户,投资约0.07亿元。2017年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个,惠及居民310户,投资约0.035亿元。2018年改造完成老旧小区26个,惠及居民6505户,投资约0.8亿元。2019年采取EPC模式分两批对城区81个小区分两批实施改造,惠及居民15343户,投资约3.2亿元。2020年,分两批对城区133个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0680户,总投资约1.696亿元。
(三)棚户区改造。“十三五”期间,我区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0475套。分别是滨河花园安置区、符离2#、道东15#一期安置区、道东16#安置区、沱东2#安置区、符离1#安置区、道东15#二期安置区、道东7#安置区、城东城中村安置区。
(四)雨污分流改造。2018年启动主城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计划用3年(2019年-2022年)时间完成主城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全区雨污分流项目共涉及11个街道和朱仙庄镇镇区,合计531个小区,总建筑面积约2391.45万㎡,总投资122285.74万元。“十三五”期间(2018年—2020年)实施320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铺设雨水管网约260公里,污水管网约100公里,总投资约4亿元。其中2020年完成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65个。
(五)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按照“先示范、后推广”原则,2019年底完成西二铺乡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20年在近郊七个乡镇建成区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区共设置再生资源分拣站169个,2020年1-10月份回收废品8957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六)物业管理。自2018年5月份接管物业管理工作以来,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推行住宅小区“四位一体”物业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宿州市埇桥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试行)》、《埇桥区物业管理考核办法》、《埇桥区红色物业实施方案》等文件。开展常态化监督考核,加强信用管理,规范物业服务行为。目前主城区共有各类住宅小区565个,物管小区496个(红色物业企业入驻小区325个),单位自管及街道社区管理小区69个,共有物业企业99家(其中成立党组织的13家),成立业主委员会41个,临时管委会204个。拓展红色物业进驻11个街道的325个小区。
(七)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十三五”阶段,持续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使越来越多的百姓告别“蜗居”,实现了安居梦想。先后出台实施《埇桥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埇桥区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实施细则》,保障范围已扩大到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稳定就业的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率达到100%。“十三五”期末,在保家庭6133户(其中:住房分配4678户,发放租赁补贴1455户),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住房分配率达100%。“十三五”阶段,累计发放租赁补贴资金2726.6015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近万余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探索后期管理新模式,完成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工作。
(八)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十三五”期间, 区属在建工地项目共覆盖裸土面积约135万平方,购买防尘网172万平方米。裸土覆盖、出土期间路面清扫及专人洒水用工约4.7万余人次,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围挡约5.3万米,基坑四周及施工道路两侧制式护栏约1.3万米,现场铺绿草皮约1.2万平方米。
二、 “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农村危房改造。“十四五”期间,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我区要建立完善农村住房长效管理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各乡镇对辖区农户住房实行动态监测,对自然新增和因灾造成的疑似危房,做好排查、登记、上报工作,区住建局组织做好评定工作,将符合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全部纳入当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做到农村危房动态清零。
(二)老旧小区改造。到“十四五”末,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做到应改尽改,力争基本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形成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目前,已组织街道社区对我区老旧小区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小区房屋、土地及相关基础设施、权属情况、群众改造意愿等情况,并登记造册。结合摸底情况和财政承受能力,对照城市规划,编制2021-2025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统筹安排改造时序、类型,逐步实现老旧小区基本型改造向提升型改造转变。2021-2025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4个,涉及居民4637户、建筑面积68.78万平方米,其中上报2021年度中央资金项目8个。
(三)棚户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将紧紧围绕目标任务,信心再坚定,领导再加强,规划再科学,速度再加快,协调再紧密,效果再展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东部新城、符离新镇,力争棚户区居民早日搬进新居,圆群众的住房梦。积极开展“十四五”棚改项目摸底,鼓励采用“多点安置、分摊成本”原则推动改造难度大的项目,有序推动铁路以东和符离、朱仙庄重点镇等棚改片区。经各街道、园区摸底上报,逐项目实地查看,初步建立我区“十四五”期间6920套棚改计划。
(四)雨污分流改造。“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紧盯目标任务、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工程实施,强化过程监管,全力以赴、合力攻坚,全面打赢污水治理攻坚战,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向区委、区政府和居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积极开展住宅小区管网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有序推动宿州主城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工作,确保到2022年年底实现所有住宅小区雨、污分流。
(五)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制定《埇桥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埇桥区农村生活垃圾技术指南》,聘请第三方严格目标考核,对乡镇及相关街道、市场化运营企业进行量化考核,明确责任,把扣除企业绩效服务费拨付乡镇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短板,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六)物业管理。健全三级管理、明晰五方职责;提高业主委员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的组织覆盖率;完善配套政策和政策规范;促进物业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物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严格落实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监管;严格落实物业服务告知承诺制度。
(七)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加强公租房保障,落实商品房项目配建公租房的比例,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实施,系统构建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培育房屋租赁市场;以补贴发放方式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保障方式,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保障范围。将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稳定就业的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城市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组建专业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机构,招聘高素质管理人员,提升运营管理服务水平。
(八)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实现在建工地全覆盖,加强施工工地扬尘防治管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促进工地扬尘治理等文明施工工作标准化、常态化,不断提升扬尘治理水平。
宿州市埇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