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108/202111-00007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内容分类: | 其他,其它,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1-11-17 | 发布时间: | 2021-11-17 08:24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工作总结】埇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 ||
审核人: | 初审:徐豹     复审:汪飞    终审: 何姗 |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局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市、区党代会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务实进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2021年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4户,已全部竣工并通过区级验收,打卡发放补助资金134户259.6万元。改造老旧小区8个,改造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52户,总投资约920万元,已完工验收。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320套,基本建成任务999套,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资金472万元,保障人口2084人。雨污分流改造累计开工小区150个,其中完工小区142个,正在施工小区8个,完成投资约2.73亿元。结合“5.12”“9.18”等重要节日,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开展人防宣传和人防训练演练,完成人防警报器建设规划,建设人防视频系统,实现省、市视频系统无缝连接。筹建业委会数量51个,实现“红色物业”入驻老旧小区214个,完成宿州市薛园新村棚改项目等13家物业前期管理服务采购项目的公开招投标,稳步推进市区两级房屋维修资金交接,在合法依规的基础上,简化维修资金审批使用流程,累计拨付21个项目630余万元的维修专项资金。前三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6.7242亿元,增幅27.91%。
二、存在问题
1.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一是农村危房改造地域广、住房多,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二是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不足。
2.着力改善民生方面。一是老旧小区改造政府行政指令性的推进,资金是财政资金投入,没有其他资本的参与,资金筹措渠道不多,居民参与度不高。二是棚改项目立项可研、土地报批、规划审批、施工审批等手续办理缓慢。三是少数小区内部管线错综复杂,雨污分流改造施工难度大。四是物业服务管理政策法规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业委会未能发挥应尽责任,对物业企业缺乏有效监管。五是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与先进地市有差距,管理服务智能化、精细化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对策建议
1.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提升治理能力。不断创新制度措施,堵塞监管漏洞,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为切入点,持续开展思想作风整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增强发展动力。全面落实“六稳”“六保”部署,坚持稳字当头,做到稳中求进,保持全区建筑业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物业行业规范发展,持续发挥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履职尽责,加强协调配合,改进工作作风,结合实际、稳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危房改造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特别是结合年度目标任务,针对正在施工的8个雨污分流改造小区,抽调精干人员实行点对点督促包保,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质量监管,确保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四、2022年工作计划
1.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20户,总投资240万元,2022年3月份开工,9月份完工。
2.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改造老旧小区9个,总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81户,合同价0.14亿元。
3.雨污分流改造。计划完成60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任务,投资1亿元。
4.棚户区改造。一是积极申报和实施道东5号地棚户区改造项目,督促2021年新开工的中煤1号地道东7号地周边棚户区、城东城中村及周边棚户区建设项目加快施工进度,促进项目早建成、早交付。二是加大项目融资力度,积极推进棚改项目融资发债工作,尽快将近年项目列入融资发债对接范畴,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确保项目建设后期的资金保障。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尽快启动项目周边管网、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确保棚改项目竣工后,能够尽快投入使用,实现已改造区域居民回迁安置,增强即将改造区域居民信心,确保新征收居民能够顺利安置过渡。
5.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系统构建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不断增加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推行以补贴发放方式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保障方式,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保障范围。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国家级试点,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组建专业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机构,提升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水平。
6.物业管理。一是完善物业矛盾纠纷分类分级处置新机制。按照“属事属地”原则,实行物业信访工作“双交办”制度,区物管中心将各级信访案件汇总上报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办公室),由办公室按照“属事属地”原则,对属事部门和属地街道进行“双交办”。二是规范物业服务管理市场新秩序。区物管中心强化物业服务事项监管,规范物业协议(合同),净化物业管理市场,对违反合同约定、拒不配合管理企业坚决予以清退。同时强化物业服务等级动态管理,委托第三方开展物业服务等级评定,建立调整机制,提高或降低物业企业的服务等级、收费标准。三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区物管中心加强对街道、社区物业工作指导,同时鼓励“两代表一委员”参选业主委员会成员,提高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党员比例,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引导业主正确认识自己是小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增强参与管理小区事务和小区活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发挥居民的自治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四是规范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工作流程,保障维修资金安全,严格专户存储要求,落实专户管理银行安全协管责任,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增加维修资金增值收益,提高维修资金使用效率。
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