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167/202203-00019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内容分类: | 公告,农业、林业、水利,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03-01 | 发布时间: | 2022-03-01 10:01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区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 ||
审核人: | 初审:王宇峰     复审:孙敏建    终审: 黄家军 |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取得成绩
1、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石,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我区调整完善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五大振兴”专项小组,全区24个乡镇已全部完成党委换届,村“两委”换届正在有序推进。符离镇沈圩村、永镇乡关湖村已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党建引领、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的西二铺乡、大营镇韩圩村等24个村的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三级创建正有序推进。
2、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牵引,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局统筹各方资源,多措并举,调度重点项目共185个,总投资614.86亿元,项目主要涉及板材、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一是凝心聚力打造优势产业。目前全区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达487家,其中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186家。烧鸡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商标;7个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板材、粮食、烧鸡3个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021年皖神面制品和皖豆香列入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名单。二是多管齐下改善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厕所革命”基本完成。全区农村粪污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均位列全省前列。农村道路建设按预定规划有序推进。三是强基固本带动园区产业。通过项目和政策的集中投放,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集聚。目前全区拥有4个产值超50亿元的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为基础打造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入驻项目10多个,投资额超15亿元;“五个一批”重点培育的绿色家居产业园在三季度末的产值已达52.97亿元。四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我区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需要,安排了21个贫困村产业到村项目,投入资金2450万元。截至目前我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的园区已有21个,占比达到28.3%。同时对有条件的非贫困村,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及种养习惯,新建了一批市场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3、以粮食安全责任为导向,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2021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462.89万亩,总产208.59万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6万亩,总产122.4万吨;玉米171.66万亩,总产78.25万吨;大豆55.23万亩,总产7.94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获批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统防统治百强县等国家级荣誉。生猪存栏67.9万头,同比增长11.6%;出栏103.8万头,同比增长12.35%;肉类总产12万吨,同比增长8.1%;优质农特产品种类丰富、供应充裕,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4、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支撑,巩固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三变”改革实现全面覆盖;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速进行,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三批90个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埇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榜上有名。全面完成村集体产业制度改革,全区所有村已全部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并已挂牌运营,村级“三资”实现线上审核管理,集体经营性收入薄弱村已全面消除,经济强村占比达9%以上。
(二)主要做法
1、以“有效衔接”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目标任务、工作机制、政策措施上积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
2、全面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加大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的扶持,从标准化基地建设、仓储冷链物流配套、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加强对长三角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
3、大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稳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积极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
4、聚焦激发动能,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农村“三变”改革全面推开;积极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农村资产资源有效盘活,集体经济发展提速、总量扩大.
(三)存在问题
1.党建与业务联系不紧,有脱节现象。党建与业务贴合还不紧,没有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2.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还存在有基础缺提升、有龙头缺效益、有产业缺链条等现象,种粮卖面、畜禽外调的现象没有明显改观。
3.村集体资产运营效益低。部分地区受限于思想上求稳怕变,在市场上配置资源的理念意识不强、经营思路较窄,集体资产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的租金、流动资金的孳息,缺少生产销售环节的经营性收益、投资企业的成长性收益。
对于这些问题,区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深入推进“113551”产业振兴工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途径,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四)2022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角色新定位和新任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新发展格局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
一是完善防贫机制,强化统筹,突出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健全监测和动态清零的机制办法,抓好发展产业和促进就业,持续提升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是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拉长产业链条,严突出高质高效,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等重点工作。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产业平稳发展。着力推进“158”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动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尊重农民意愿,规划先行,突出宜居宜业,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开展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抓实农村厕所革命,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
四是深入推进农房、农地改革,健全体制机制,突出富裕富足,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申请、审批、使用等全程监管,持续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坚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力争年内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达36个,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12%。
五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实责任,突出分类推进,把“三农”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将全区298个行政村分成先行示范村、正常推进村、重点帮扶村,因地制宜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各镇村进一步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