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167/202401-00006 | 信息分类: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
---|---|---|---|
内容分类: | 公告,农业、林业、水利,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03 | 发布时间: | 2024-01-03 09:01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埇桥区农业农村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 ||
审核人: | 初审:王宇峰     复审:孙敏建    终审: 吕庆生 |
2023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为推动农业强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扛稳扛牢稳产保供责任。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精神,总结推广种粮大户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紧抓住“两个要害”,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紧“粮袋子”、拎稳“菜篮子”、端牢“肉案子”,不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2023年全区小麦收获237.6万亩(其中优质小麦180.05万亩),总产128.5万吨;玉米157.28万亩,总产76.31万吨;大豆78.06万亩,总产12.84万吨,全年粮食生产取得“二十连丰”。1-11月份,全区蔬菜播种面积40.54万亩,产量119.69万吨。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6.38万亩,84.35万吨;生猪出栏135.7万头,同比增长5.81%;肉牛出栏3.63万头,同比增长2.88%,果蔬、畜禽产量均稳中有增,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二)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选派141名农业技术人员参与科技特派员工作,遴选212名农技人员作为农技指导员精准培育科技示范主体1095户;全年收集18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任务,建设完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1个,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大豆良种繁育基地8万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科技强农支撑有力。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新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个,烘干中心2个,机械强农补短锻长。
(三)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积极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积极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工作,全力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和“大厨房”。新增绿色食品企业5家,全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710亿元,面向沪苏浙的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销售额达到220亿元;拥有草源牧业等5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其中宿州市金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为2023年新认定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百汇食品已进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创建名单。
(四)加强和改革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和美新乡村。总结符离镇沈圩村、永镇镇关湖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经验,推荐夹沟镇镇头村参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6000户厕所改造任务基本完成,2022年度8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基本完成,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提高。大营镇、桃园镇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永镇镇关湖村、朱仙庄镇朱庙村等7个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新增“小田变大田”改造面积15.19万亩,其中在夹沟、永安、时村、桃沟、蒿沟、杨庄、曹村顺河等8个镇、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建改造7万亩,旱改水项目改造0.19万亩。积极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服务主体+农户”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1469个,新增“大托管”服务面积8万亩,总面积达21万亩。全区农村“三变”改革实行全覆盖,32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00%开展“三变”改革工作,引进“三变”改革主体828个,建设“三变”改革项目数1059个,入股参与“三变”改革农户数49367户,截至11月底,全区共有84个村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红,分红金额达597.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