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2167/202504-00007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内容分类: 通知,公告,农业、林业、水利,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5-04-02  发布时间: 2025-04-02 15:13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
人: 初审:林森     复审:张明阳    终审: 陶永锋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发表时间:2025-04-02 15:13 责任编辑: 埇桥农业农村局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条主线、五大行动”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情况

1、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2024 年全区粮食生产势头良好,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5.53万亩,总产138.39万吨,夏大豆单产攻关获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1.1万亩、总产量128.52万吨、产值 37.03 亿元。生猪存栏73.43万头,出栏124.12万头;家禽存栏964.58万只,出栏2015.66万羽;肉牛存栏4.56万头,出栏4.67万头。

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开展防返贫监测常态化走访排查、比对筛查、预警核查2024年新增监测对象741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标准要求分层分类开展帮扶全区现有监测对象9675人,风险已消除7314人,风险消除率79.3%。2013年以来形成的7432个扶贫(衔接)资产开展全面核查整改,实现了扶贫(衔接)项目资产安全可控、保值增值。

3、乡村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2024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新增区级龙头企业10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786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6.7%大豆良种繁育基地规模达9.5万亩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品种20个“三品一标”产品达60个,新增绿色食品5家埇桥莴苣、埇桥西瓜、埇桥葡萄、宿州黑牛、顺河辣椒、埇桥甜糯玉米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

4、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农村“三变”改革全覆盖,引进改革主体950个,建设项目1282个,入股农户48670户村集体及农户入股“三变”项目收益7971.76万元,参与农户从“三变”项目获得收益9698.62万元承包地流转面积174.93万亩,覆盖农户24.38万户,流转率63%2024年,宅基地申请审批447宗,其中新建78宗,审批面积18.58亩;翻建369宗,审批面积104.99亩二轮土地延包村级试点工作有序进行

(二)遵守和执行宪法、法律、法规情况

我局始终把学习宪法、法律、法规作为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途径,2024年举办2场法治讲座和2场法律法规培训会。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行使权力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4年,2个行政执法案卷被省厅评为优秀卷宗,其中1卷被选送到农业农村部正在参评国家级优秀卷宗。2024年行政应诉案件5件,败诉2件,负责人出庭5次;行政复议案件4件,被纠错1件;申请法院执行案件5件,执行到位3件;收到埇桥区人民检察院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检察建议书1件,已落实整改工作

(三)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共承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加工”,“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等四项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除2024年度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增长6.5%(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距目标任务略有差距外,其他目标任务均全面完成。

(四)研究处理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

对于区人大常委会对《关于埇桥区种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的审议意见,我局高度重视,并将审议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方向,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大豆制种大县项目实施。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银兴大种业有限公司等多家种业企业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宿州市农科院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品种小麦14个、大豆3个、非主要农作物3个品种培育工作成效明显

(五)办理区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

我局始终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原则,严格按照办理工作程序,认真做好建议的接收、登记、交办、答复等各个工作环节。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征求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办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2024年我局共承办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9项,其中议案1项,主办建议16项,协办建议2项。所有建议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答复完毕,代表满意度100%。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但部分地区农田灌溉设施老化,排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农业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推进缓慢与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存在差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在部分区域仍显滞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农业智能化、精准化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短板

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仍有发展空间,农业产业链条有待延长,农产品附加值未充分挖掘。目前,初级农产品加工仍占较大比重,精深加工产品种类较少,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农产品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未能最大化;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协同性不足,制约了农业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之间有断链现象。产业融合度较低,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畅,导致资源整合效率不高。

(三)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机制不健全

一是人才培养机构和资源相对匮乏,培训内容和方式与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需求有脱节现象,农业农村实用型、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供给不足,制约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二是缺乏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平台,优秀人才示范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和典型引领,未能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集聚效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护,确保各类设施正常运行,发挥长效机制。

(二)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队伍;加强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