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167/202508-00003 | 信息分类: |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
---|---|---|---|
内容分类: | 通知,公告,农业、林业、水利,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5-08-05 | 发布时间: | 2025-08-05 15:59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新闻发布会发言稿】埇桥区2025年“一条主线五大行动十大工程”系列新闻发布会 | ||
审核人: | 初审:林森     复审:张明阳    终审: 陶永锋 |
第一部分【致发布词】:
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关于2025年度乡村产业提升工程的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发言人: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费非
各位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代表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就2025年度乡村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埇桥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关于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接续实施“五大行动”聚力抓好“十大工程”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全面落实《2025年度埇桥区乡村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突破。
一是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我区深入实施“千亿斤江淮粮仓”行动,以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为抓手,同步推进大豆等作物生产能力建设,成效显著。2025年夏粮播种面积212万亩,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率100%,总产87.8万吨,为实现全年粮食目标奠定基础。当前,大豆单产提升田间工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项目正扎实推进,为“吨半田”创建提供保障。
二是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区扎实推进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态养殖示范项目及生猪产能调控等关键工作,畜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区能繁母猪存栏6.88万头(超目标6.5万头),生猪出栏69.18万头,肉牛出栏2.1万头、家禽出栏1138万羽。当前,北杨寨肉牛示范养殖项目已完成招标,预计年内建成投产,该项目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畜牧业向生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助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
三是现代种业创新步伐加快。我区持续深化科企联动,加快打造区域种业创新高地。今年上半年,积极推动宿州农科院与安徽华成种业等多家企业深度对接,成功促成联合育种项目落地,目前已合作培育推广5个新品种。同时,种业科研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试验基地、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及研发中心等关键创新平台已着手建立。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宿州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共建协议也拟于近期签订,试验基地、研发办公地点初步拟定在黄淮海种业科技谷。目前正积极筹备黄淮海种业科技谷新品种观摩会。
四是特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区立足果蔬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果蔬标准园创建工作,大力推广食用菌、瓜菜育苗、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取得积极成效。上半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1.43万亩,产量64.36万吨,设施蔬菜预计播种面积15.32万亩,产量47.02万吨,瓜果产量18.07万吨,瓜菜育苗年产10亿株(产值6亿元)。同时,日产20万包鹿茸菇食用菌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底投产后将提升食用菌产值至0.75亿元。特色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是农产品加工产值稳定增长。在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建设的引领推动下,我区持续加大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上半年,区绿色食品产业专班累计外出招商8次。截至目前,共储备在谈项目16个,总投资金额达31亿元人民币。绿色食品产业园招商引资取得积极进展,新志餐饮、名和豆制品、仇老哥瓜子等10余家食品加工类企业正式签约入驻。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10.7%,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六是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我区聚焦农村基础制度完善与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摸底核实工作已全面完成,土地延包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合同网签27.09万户,合同网签完成率91.75%。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积极引导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75.05万亩,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3.2%,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实施方案,确保全年目标达成。一是持续抓好农业生产,落实粮油单产提升,强化病虫害监测和防灾减灾;推动“秸秆变肉”计划,确保项目投产;加强种业产学研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缓解融资难题。二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皖北大豆产业集群实施,优化招商方式,推动在谈项目签约落地。三是聚焦新质生产力打造,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小而美”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实践,加快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实施,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确保年底适度规模经营率达标;同时,加强“三资”清查审计,建立长效机制。
各位朋友,埇桥区乡村产业提升工程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我们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加快建设农业强区,让产业更兴旺、乡村更和美、农民更富裕。谢谢大家!
第二部分【答记者问】:
问题1:近年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启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请问在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埇桥区采取了哪些关键举措?效果如何?
发言人:埇桥区农技推广中心 主任 程立军
感谢您的关注。近年来,我区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围绕“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目标,重点实施三项核心举措,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一是严守耕地红线,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区镇村三级粮食生产责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稳定优化粮食产业布局,确保耕地数量、质量与布局合理。
二是深化科技赋能,推动成果落地。大力转化农业“四新”成果,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平台,推动成果落地。2024年全区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42%以上。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引领单产提升。持续推进农机更新换代,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同时打造高产示范标杆,引领单产显著提升。2024年全区高效机械占比达40%以上,托管服务面积420万亩以上,示范片、示范方单产均较常年平均水平高10公斤以上,示范田平均产量较常年平均水平高50公斤以上。
问题2:当前,第二轮土地承包延期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请介绍该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发言人:埇桥区经管站 王倩
谢谢你的关注。我区二轮土地承包在2025年8月份到期,2025年要基本完成延包工作。目前全区31个镇、街完成合同网签27.0911万户,完成率91.75%。
在我区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中,主要面临人地矛盾、户内矛盾,具体表现为部分农户因家庭人口变化,对承包地面积调整存在强烈诉求。部分农户因开垦荒地实际种植面积大,要求增加延包面积。承包户家庭内部矛盾纠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政策宣传,严格贯彻落实政策。二轮延包按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以户为单位开展延包,以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以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为起点再延长承包期30年,不得推倒重来、打乱重分。深入村组,通过会议、座谈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精准传达政策,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二是抓好问题处理,分类化解各类矛盾。指导镇街组建问题化解专班,采取一村一策或一组一策,公平公正,分类分步分策抓好问题化解,确保延包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部分【镜头采访】:
埇桥区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费非 接受采访: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科技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这一重点,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以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进黄淮海种业科技谷建设,打造区域性育种高地;二是深化集群效应,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带动全区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创新‘电商+文旅’融合模式,通过直播助农、主题旅游激活乡村消费。让埇桥的田野涌动科技力,产业链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