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906/201912-00053 | 信息分类: | 政府购买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
---|---|---|---|
内容分类: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 |
成文日期: | 2019-12-05 | 发布时间: | 2019-12-05 15:56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宿州市埇桥区2019年度农村文化活动绩效评价报告 | ||
审核人: | 初审:关海蒙     复审:肖蓓蓓    终审: 郭庆 |
根据宿州市民生办《关于进一步做好2019年度民生工程绩效评价相关工作的通知》(宿民生办〔2019〕6号)文件要求,我区按照2019年宿州市农村文化活动绩效评价指标表开展自评,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 项目概述
根据《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和《宿州市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埇桥区文旅局、财政局、教体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宿州市埇桥区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区文旅字〔2019〕40号),规范了项目的实施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专业院团、民营院团的专业化演出,全区每年每个行政村送正规演出不少于1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二)项目完成情况
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提前安排部署,采取公开招标购买服务方式,精心谋划实施2019年“送戏进万村”招标工作事宜,1月22日即完成了2019年“送戏进万村”活动演出采购任务,共计为全区298个行政村招标采购298场文艺演出。于9月底圆满完成“送戏进万村”全年目标任务,共演出378场(超额完成62场),收到满意度调查问卷共3780份,受益群众超过20万人次。
(三)项目资金计划、到位情况
1、资金计划批复情况。
农村文化活动补助是每村4400元,全区298个行政村,共计补助资金131.12万元。国家统一补助标准每村0.76万元,我省提标到0.96万元。由中央财政补助50%,省级补助30%,区级补助20%。我省提标的2000元由省、区财政按1:1分担。安徽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财教[2018]1512号),分配农村文化建设补助资金268.2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49万元,省补助119.2万元。用于农村文化活动资金是中央补助35.76万元,省级补助51.256万元。
(2)地方财政资金配套44.104万元。
2、资金到位情况。
埇桥区2019年度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31.12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到位87.016万元,到位率10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4.104万元,到位率100%。
二、自评基本结论
指标分析:
该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共分为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各指标自评情况如下:
(一) 投入(满分25分,自评25分)
1、 保障机制(满分17分,自评17分)
(1)规划编制。埇桥区根据宿州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规划编制《埇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指明方向。
(2)组织协调。与区财政局建立帮联包保部门联动机制,掌握免费开放实施进度和成效。成立《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惠民工程办公室领导小组》(区文广旅字〔2019〕31号)文件,强化组织,落实责任,确保文化惠民工程按序时安排、节点完成年度任务。与区财政联合制定下发《宿州市埇桥区文化惠民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财教〔2019〕82号)文件,设立了农村文化活动的绩效目标,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3)宣传推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在各媒体、网站、埇桥区文旅微信、微博公众号宣传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实施的成效和亮点。通过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埇桥区文化民生工程宣传手册》等宣传模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文化惠民工程政策,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成立《埇桥区“村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文广旅字〔2019〕41号),负责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对农村文化活动、信息共享工程、农村体育活动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
(4)目标确立。按照省、市文化惠民工程目标要求制定《宿州市埇桥区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办法》(区文旅字〔2019〕40号)、埇桥区文旅局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绩效目标,进一步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目标。绩效目标与年度计划数、预算资金额相对应。
2、资金落实(满分8分,自评8分)
(1)资金到位率。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实际到位资金总额与规定补助资金总额数一致。
(2)专项资金到位及时率。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专项资金于2019年2月下达区财政,按照相关要求区财政及时将中央和省级资金按规定拨付,同时拨付区级配套资金,专项资金到位率为100%。
(二)过程(满分15分,自评15分)
1、项目管理(满分10分,自评10分)
(1)制度健全有效。为确保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埇桥区文旅局、财政局、教体局联合下发《宿州市埇桥区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办法》(区文旅字〔2019〕40号)、《宿州市埇桥区文化惠民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区财教〔2019〕82号)文件,明确农村文化活动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和程序。规范目标责任,与各乡镇、街道文广站签订了文化惠民工程责任书,确保农村文化活动有效实施。
(2)招投标制规范性。区文旅局严格按照省招投标的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完善招投标手续,规范签订中标合同,内容详实有效。
(3)验收管理完整性。区文旅局为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专项督查,对埇桥区2018年“送戏进万村”活动购买服务的剧团演出情况进行抽查、督导,对项目的实施内容进行验收,验收人员配备合理,手续齐全。
(4)档案管理与信息传递。每月25号前及时向市局报送月报表、月度分析报告,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完成。管理制度健全,项目档案、工作日志真实、完整,装订成册。
(5)资料报送情况。资料报送及时、齐全,上传安徽省“送戏进万村”平台数据、视频、图片真实、准确。
2、财务管理(满分5分,自评5分)
(1)资金使用合规性。文化惠民工程专项补助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项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国家财经法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情况。
(2)国库集中支付或县级报账执行规范性。专项资金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和报账制度,手续完善。
(三)产出(满分30分,自评30分)
项目产出(满分30分,自评30分)
(1)项目完成率。按照年度任务,安排各中标剧团制定埇桥区2019“送戏进万村”活动演出计划,将“送戏进万村”演出与节日、庙会相结合并根据农民群众的生活作息合理安排送戏的时间,保证“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的观众群数量和演出效果质量。节假日活动丰富,完成年初制定的计划实施内容,信息资料报送及时。
(2)完成实效。积极探索“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新路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政府交易中心,顺利完成招标任务,购买专业文艺团体,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378场(超额完成62场)。
(3)质量达标率。及时召开中标剧团“送戏进万村”工作部署会,全面总结2018年送戏工作经验,对2019年“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的宣传、剧目内容、观众组织、演出效果、时间要求进行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要求各中标剧团充分利用节庆假日、庙会等人员集中、人气旺的有利时机扎实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确保2019年“送戏进万村”活动高效进行。节假日活动、特色活动丰富。
(4)专项资金使用率。埇桥区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资金全年经费共计131.12万元,项目使用资金131.12万元。
(5)项目落实及创新。一是成立节目审查组,对2019年“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投标方提供的节目进行现场审查。二是由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采购专家人才库抽出评委,对投标人的设备设施、队伍状况、演出质量等进行评定。三是根据埇桥区“送戏进万村”观众观看需求,认真筛选演出剧目,使“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适合各年龄层次观众口味,演出类型以传统大戏为主,小戏、曲艺、综艺节目为辅,在内容创作上注重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四是建立埇桥区2019年“送戏进万村”活动微信群,对演出单位提出录制“一个全场+三个一分钟(演出现场全景1个、台上演出实况1个、台下观众情况1个)”演出视频,在演出后做好图片、视频、演出服务回执及群众满意度调查,确保高质量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截止目前,378场演出视频已及时上传省平台,共计上传1134个一分钟演出视频。
(四)效果(满分30分,自评30分)
项目效益(满分30分,自评30分)
(1)社会效益。2019年埇桥区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发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演出剧团节目内容新颖,贴合群众需求,演出计划安排合理,演出现场观众较多,互动气氛较好,深受农民朋友喜爱,社会反响强烈。
(2)可持续影响。区文旅局加大农村文化活动的监管力度,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活跃当地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
(3)群众满意度。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在对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实施细则中,着重强调对宣传和民调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内容知晓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了解群众需求,通过发放群众需求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各乡镇(街道)群众喜爱的剧目及戏曲类型,变政府“派戏”为让群众“点单”。在每场演出结束后现场征询20名观众填写埇桥区“送戏进万村”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并根据群众反馈意见和建议,对演出活动进行调整,为接下来的工作方向提供指导,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使文化惠民工程发挥实效,区文旅局总结推广送戏进万村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多措并举,通过村级应急广播、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提前做好送戏演出活动,提高群众知晓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取得实效。
经综合评分,该项目得分100分。
四、工作创新
一是精心挑选剧目。挑选贴近百姓口味,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泗州戏《墙头记》、《四换妻》,新创大型古装坠子戏《少年闵子骞》,大型廉政梆子戏《市长的女儿》,以树立文明乡风、抵制高价彩礼为主题的淮北花鼓戏《闹爹》等剧目作为2019年“送戏进万村”主打节目,把送戏下乡实实在在送进百姓心里。二是加强日常督查,确保演出实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成立督查组,针对“送戏进万村”演出质量、演出宣传效果、满意度调查等内容,对剧团演出进行不定期督查和暗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此外,为保证演出效果,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演出前通过村级广播等加大宣传,组织观众。各演出团体添置了凳子,给观众提供方便。并合理安排演出时间,结合节庆假日、农村庙会、集市等进行演出,增加演出受众人数,提高演出效率。使广大群众对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的重要意义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三是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内容纳入对乡镇、街道的岗责考核。强化督查检查,采取不定期抽查、暗访等形式,进行督查指导、考核评定、公开通报。
五、 存在的问题
农村文化普及力度不够。由于农村居民散居,加之青年人外出务工较多,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活力。村里留守人员多半是老人、妇女及儿童,影响了公众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参与率。
六、意见、建议
大力鼓励、扶持地方剧团、剧目。埇桥戏曲发展历史悠久,剧种纷呈,具有丰富优质的戏曲艺术资源。通过“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加强本地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
七、评价组织情况
在接收到市文旅局、区民生办转发的宿州市民生办《关于进一步做好2019年度民生工程绩效评价相关工作的通知》(宿民生办〔2019〕6号)文件通知后,区文旅局按照文件要求组织人员对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形成评价报告。
八、评价依据
1、宿州市民生办《关于进一步做好2019年度民生工程绩效评价相关工作的通知》(宿民生办〔2019〕6号);
2、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财政局、教体局关于印发《宿州市2019年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宿文旅〔2019〕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