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906/202507-00002 | 信息分类: | 精准脱贫 |
---|---|---|---|
内容分类: | 其他,商贸、海关、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10 | 发布时间: | 2025-07-10 09:37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区文旅局乡村振兴落实情况汇报 | ||
审核人: | 初审:于杰     复审:颜辉    终审: 王霖 |
(一)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阵地作用。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及36家乡镇(街道)文化站全年实行免费开放,各级场馆每周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40小时,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满意度。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024年以来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相继开展了送春联、戏曲演唱、广场舞表演、书画展、曲艺汇演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计1410余场。完成“送戏进万村”惠民演出任务。2024年以来通过创新内容、合理安排演出时间提高演出效率,完成埇桥区“送戏进万村”完成任务660场(含市代管村48场)。繁荣创作文艺精品。区花鼓戏剧团复排大型淮北花鼓戏现代革命历史剧《江姐》等经典剧目,创作了《鞭打芦花》等新戏。原创音乐作品《车轮滚滚》,音乐设计以国家级非遗梆子戏唱腔和宿州民间音乐相结合,吸收花鼓小调的成分,生动演绎了军民鱼水情朴实厚重的内涵。
(二)完善非遗档案资料库。整理区级以上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申报书109项,拍摄非遗宣传视频11部,深度挖掘区级项目埇桥小炒鸡、焗瓷等5项非遗项目;完成旅游资源非遗类普查共44项非遗资源。成功申报公布埇桥区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18项、埇桥区第四批非遗传承人44人,成功申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项、省级工坊1家。开展非遗进校园工程。在格瑞学校开设琴书、大鼓、快板等特色班级,招收学生共计500余名,完成每年度埇桥区非遗(曲艺)进校园工程任务。组织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参加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暨安徽省首届“民间吹打乐”集中交流展演、苏州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2024以来,开展非遗展示展销活动13场,外出参展10次,受众达8万余人。每周末组织大鼓、剪纸等非遗项目参加邻里集市活动,已开展10余场。举办埇桥少儿曲艺展演比赛5场,促进文旅消费,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