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医疗卫生 >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762/202402-00020  信息分类: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内容分类: 其他,卫生、体育、医疗,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4-02-14  发布时间: 2024-02-14 15:57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和你聊聊艾滋病的前世今生
人: 初审:闻修远     复审:宋晓舒    终审: 李际

和你聊聊艾滋病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表时间:2024-02-14 15:57 责任编辑: 卫生健康委员会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和你聊聊艾滋病的前世今生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如果不幸感染艾滋病,需终身治疗,不仅给个人带来精神和心理压力,还增加家庭负担。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报告2万多例,以男性为主,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我们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艾滋病。



图片

艾滋病的前世今生

图片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病人”。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这种能通过性传播的疾病首次向全世界报道。由此,开启了人类与艾滋病病毒的不懈斗争。

1982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Montagnier等首次分离鉴定了艾滋病病毒。

1984年美国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于1985年6月发现,为来华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自此,艾滋病在全球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图片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图片


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途径和母婴途径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性传播已经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毒可通过性行为的方式在男女或男男之间传播。

在性传播中,一个人感染的危险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性伴多少、性伴安全性高低、性行为方式不同、安全套使用与否、是否患性病等。

同时我们要知道,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人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接触及蚊虫叮咬等不传播。



图片

艾滋病能治愈吗

图片


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因为HIV具有快速复制产生变异能力,在人体内平均周期只有2天就更换为新生病毒,这使得不规范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艾滋病期是感染后病程的最终阶段,CD4免疫细胞明显减少,体内病毒明显升高,出现各种严重感染、肿瘤。

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预防,由于HIV在人体不断复制形成子代病毒,其抗原性已经迥然不同于母代,导致无法研发出有效的疫苗。

所以,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截至2020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大约3700万,累计死亡超过3000多万。



图片

防治艾滋病我们应该怎么做

图片


面对艾滋病,在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和防治规律后,研究人员达成共识:艾滋病可防可控。策略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早检早治”。

如果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对维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如果上次高危行为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可开展艾滋病检测。各自愿咨询检测机构可开展免费的艾滋病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机构信息可在当地疾控中心或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官网(http://ncaids.chinacdc.cn/fazl/jcjg_10287/zyzxjcmz/)查询。



我们要保持一对一忠诚的性关系。这包括:夫妻间要保持一对一忠诚的性关系,拒绝黄赌毒。老年人要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养老。要尊重和支持离异或丧偶老年人再婚的权利。

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发生非婚性行为一定要使用安全套进行保护。选择质量合格、未过期的安全套;撕开外包装过程中避免安全套破损。安全套不要重复使用;性行为全程使用安全套。

 

 

图片

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怎么办

图片


首先,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后要尽早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咨询,最好在24小时以内,最晚不超过72小时。如有必要,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药物阻断(紧急服用药物预防感染)。

发生不安全性行为3周后要尽早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也可采用适当的HIV自我检测试剂进行检测,自检结果阳性或可疑,要尽快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再次检测。未获得检测结果前,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预防感染他人。

确诊感染艾滋病后,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配偶或有性关系者。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规范服药,保持身体健康。


曾经,艾滋病神秘而可怕,被冠以“超级瘟疫”的名号,人们闻之而色变、谈之而心惊,因不了解而害怕,因害怕而产生羞辱和歧视。其实,大家没必要谈“艾”色变。在2021年12月1日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艾滋病。




图片

为什么说艾滋病可防可控

图片


面对艾滋病,人类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在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和防治规律后,研究人员达成共识:艾滋病可防可控。策略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应检尽检、应治尽治、早检早治”。

检测存在窗口期,即从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HIV的核酸、抗原或抗体需要一段时期。“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或病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长度不同。最常用的是抗体检测,其窗口期在4~12周。核酸检测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至感染后1周左右。

一般情况下,如果上次高危行为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创造了俗称“鸡尾酒疗法”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就是由作用于病毒不同复制阶段的药物组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使用以来,大幅降低了艾滋病的病亡率。

研究证实,实施规范抗病毒治疗后的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下降,不但自身免疫力增强,而且对外传播的概率明显下降。

我国关于抗病毒治疗时机的调整历程,从CD4细胞≤200个到≤350个再到>350个开始治疗,最后到对所有HIV感染者均建议尽早抗病毒治疗。越早开始治疗,越有可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图片

防治艾滋病,我们能做什么

图片


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控制艾滋病的有效“社会疫苗”。按照知识、动机和行为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只有掌握了预防知识、意识到风险,才可能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所以国家引导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综合干预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情况下,坚持每次性行为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在暴露于高危行为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也可减少感染风险。

“应检尽检”是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措施。感染病毒之后,通常有一个长达8~10年的潜伏期,在发病期之前,看不出来是否感染了,检测是唯一判断方法。建议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的人等,要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

“治疗即预防”是重要防控策略之一,对于所有感染者都建议早治疗。我国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虽然现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发病,延长生命,减少传播。 

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病毒传给婴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技术成熟、成本可控、社会效益好,国家一直致力于让“零艾滋”的目标首先在孩子身上实现。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