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B036/202412-00001 | 信息分类: | 规划计划 |
---|---|---|---|
内容分类: | 公告,其它,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信访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09 | 发布时间: | 2024-12-09 16:50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区信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
审核人: | 初审:王敬一     复审:袁梦园    终审: 刘冉 |
2023年,区信访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以落实“四加”机制为核心,狠抓进京去省访治理,突出攻坚信访积案化解,面对新形势和大区信访工作难做的区情,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提升党的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和建设平安埇桥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高位推进、群策群力,出实招、出真招,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统筹抓好经济发展和信访稳定工作,将信访工作摆上“首要”位置。一是强化统筹。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和分管副区长坚持不定时召开全区信访维稳工作专题会议以及重点信访事项会商会。二是强化保障。区委把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好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配齐配全人员力量。
二是坚持关口前移,提升工作质效。重视初信初访,强化源头治理,将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一是落实接访和阅批信件制度。全区领导干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接访下访以及阅批来信制度,区级领导带头实行轮流开门接访和到工作联系点定期接访。镇街(区直单位)领导随时接访,村居干部上门走访。二是强化隐患排查落实化解。紧盯重点领域、瞄准隐患苗头,定期对涉访稳定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梳理督促化解,形成备案清单,有效防止了问题积累、矛盾激化、信访上行。三是压实初信初访规范办理。严格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办结率。四是加大积案化解力度。针对全区信访积案时间跨度长、化解难度大、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等主要特点,采取了系列工作措施,狠抓化解息访,因人施策推进化解。各单位将“三到位一处理”贯穿每个信访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对“骨头案”“钉子案”多措并举,深入研判信访案件的背景、成因,针对信访人的个性特点、社会关系、生活环境等不同层面和角度,逐案制定务实管用的化解措施,对症下药,精准发力,穷尽一切有效办法和手段,化解信访积案,力促信访人息访息诉。
三是坚持压实责任,落实双向规范。通过全面树立法治信访工作导向,严肃查处“肇访者”责任,信访秩序有效好转。一方面,严格依法规范。持续加大依法处置力度,同时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广泛宣传,切实做到“处置一人、教育一方”的效果。另一方面,严肃倒查问责。坚持“谁制造问题、谁承担责任、谁受到追究”“谁尽责、谁免责”的工作导向,凡进京去省访事项全部实行“一案一查一问责”。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信访总量仍然高位运行。当前,机构改革调整、城市建设加快、环境整治提升、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不佳等实际情况,加之我区人口多、基数大,部分遗留问题较多,形成我区信访隐患依然较多的局面,群众通过信访渠道表达诉求的愿望依然比较强烈。
二是工作效能需要全面提升。埇桥区信访人员主体逐渐由农村的农民向城区的居民和在岗人员转变;信访诉求也由过去以反映农村干部作风问题为主,变成现在以要求落实编制待遇、改善居住条件、解决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为主,部分信访老户不按法定程序、不到法定机关反映问题,而是频繁信访,在一定程度上耗费资源和信访工作人员精力。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的同时,也要及时接待、引导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工作效能还需要加强。
三是基层基础责任压实不够。部分单位对信访工作重视还不够,个别单位分管领导对信访工作不熟悉,无从下手处理问题;村级(社区)隐患排查抓得不细、不实、不全面、不精准。属事责任单位化解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积极主动化解意识不高,还存在畏难情绪。属地责任单位稳控措施还不够得力,重点人员盯的不死,方式方法不灵活,稳控手段单一、措施不完善、监管不到位。
三、下步信访工作打算
一、锚定目标,攻坚克难。结合我区实际,信访积案化解、源头治理攻坚行动和推进信访法治化工作,仍是我区2024年信访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硬任务、硬指标,强化措施“从零开始”。一是持续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的排查,落实稳控化解措施,解决矛盾问题是关键。完善长效督查机制,重点信访积案包保化解、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责任落实,促使全区上下保持高度戒备,防范一切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高度稳定。二是狠抓业务指标落实。重点案件化解进展缓慢,网上重复访问题突出,群众参评率低等问题,都是我区的短板和弱项,针对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逐项梳理业务指标,逐条对照落实,确保“一体化”向前推进。
二、强化措施,提质增效。固化当前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继续改进作风、严明纪律、强化责任,不懈推动信访形势持续好转。一是领导包案力度不减。所有重点信访事项,全部由区级领导牵头包案推进化解息访和落实人员稳控,聚焦“事要解决、怨要纾解”,逐案建立工作专班,明确化解、稳控责任,加强跟踪调度和限期解决到位,坚决杜绝“回流”,造成重复访。二是开门接访力度不减。大力开展开门接访工作。各镇街、区直单位继续落实全天候开门接访,确保群众问题有人问、有人管,全力做到“问题不上行、矛盾不上交”。三是依法规范力度不减。认真宣传《信访工作条例》,持续依法打击违法信访行为,坚持效果导向,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息诉罢访,坚持底线思维,树立“违法信访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要受到法律追究”的正确导向,不能一味迁就信访人。继续加大依法打击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开展针对性、点对点、大范围宣传,切实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稳定一批的效果。
三、形成合力,削减存量。继续坚持会商调度、提升初信初访办理、攻坚信访积案等工作标准不降。一是继续坚持会商调度机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调度机制,传导工作压力,保持工作态势。二是切实提升初信初访办理。继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一线、身子下沉、压实责任,从源头上减少重信、重访。三是紧盯积案化解攻坚不放。对历史遗留问题、积案建立清单,明确限期,跟踪到位,力争息访。对已息访的积案持续关注变化,已化解未息访的继续推进并做好人员稳定;未化解且未息访的专班推进化解并做好包保稳控,确保每一件都落实“三到位一处理”,确保办理情况经得起历史检验和社会评价。
四、落实信访法治化,提升工作效能。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按照信访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为标准,从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五个方面创新制度机制,提升基层信访业务能力、基层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