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投资促进中心 > 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795087751/202505-00001  信息分类: 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内容分类: 公告,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投资促进中心
 成文日期: 2025-05-06  发布时间: 2025-05-06 16:00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把好“村情脉”开好“诊断方”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人: 初审:孙楠     复审:张倩    终审: 李坤

把好“村情脉”开好“诊断方”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投资促进中心发表时间:2025-05-06 16:00 责任编辑: 埇桥区投资促进中心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把好“村情脉”开好“诊断方”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一、工作背景

自驻村以来,工作队从孙楼村实际出发,扎实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进村入户走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孙楼村的村情、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梳理。孙楼村存在产业发展滞后,人才资源匮乏,精神文化生活欠缺,人居环境薄弱,基层组织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们通过把脉问诊的方式,压实责任感使命感,举各方之力,以明确的目标、有力的举措推动孙楼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提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始终将在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和保障,常态化抓紧抓实。一是优化两委班子配置,根据工作能力,文化素质,业务经验,工作作风等标准重新对两委班子分工,做到职责匹配,配强配优两委班子硬件;二要强化两委干部的本领能力,邀请帮扶单位联络专家学者,定期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班,从“德”、“能”、“勤”、“廉”全面提升两委干部软实力,重点强化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和控制力,培养一个强有力的“领头雁”,进一步提升两委班子整体战斗力凝聚力,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是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注重吸纳年纪轻、文化高、本领强的优秀人才进党组织。四是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促进村级事务办理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无职党员定岗、党员示范带动户评选等一些举措,不断建强村级战斗堡垒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组织力。自驻村以来,党员转正1名,转预备党员1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2名;全程参与并监督3个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练力提升明显,各项工作位列前茅,2024年被评为“五星级”村党组织。

二是坚持科学谋划分步提升村级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才是第一要务。在立足村情,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分步实施产业发展策略。一是培育现代种养业。选取孙楼村效益可观、信用良好的优质种植、养殖大户作为示范带动,投入专项扶持资金10万元,创办产业合作社,共同探索科学高效化种养方式。二是联动发展服装加工业。谋划成立孙楼村服装加工业协会,发挥协会共享经营管理经验、产业发展信息、管理培训工人、大额订单分成等作用,带动服装加工业联动发展,形成规模效应。现形成了以“真喜”服饰为代表的高效益服装加工产业,带动稳定就业300多人,人均月工资3500元以上。对吸收留守妇女劳动力,带动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上发挥了较好的效用。三是积极引进项目,增加群众就业岗位。联合村两委争取户外露营灯具厂项目落地,带动20余人就业;能带动60人就业的箱包厂正在商洽。四是多渠道撬动集体经济增长。巩固发展村级光伏发电、土地发包、投资分红等现有产业,实现稳步提升;开展集体资产清理和欠款整治行动,收回各类款项4万余元;为农业合作社等主体提供务工服务,收取务工费48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5.4万元,实现群众和集体双增收。

三是软硬兼顾,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两手抓。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基础,文化振兴是重点,村党组织因地制宜坚持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两手抓,进一步提升村级“软硬实力”。一是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基本生活设施,重点治理乱堆乱放、水面清淤、户厕改革问题,把握好黄村中心村入选2024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名单有利时机,全面提升各自然村人居环境水平。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策宣传、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公益岗管理,持续维持水清、路洁、村庄净的局面。二是强化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协调资金22万元新建黄村自然村文化健身广场,让村民文化娱乐有去处。三是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以开展“一月一电影”活动为抓手,宣传各类政策,浓厚文化氛围;组建一只腰鼓队,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编导歌舞,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加强对村文明户的表彰,树立榜样,开展“好儿女、好婆媳”、“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四是凝聚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一是与致富能手、种养大户、乡贤、村民代表交流座谈,宣讲人才振兴的重要性,鼓励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二是发挥平台和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每年计划组织1-2期种养殖技术培训班,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农民掌握种植技巧、领会发展思路、开阔行业眼界。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化职业农民。联合上级部门举办农民培训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发动50多名群众参加新型化职业农民培训班,考试合格人数48名。

三、工作启示

(一)激发乡村活力,根本要抓组织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能力行不行,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为实现组织振兴,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两委班子配置,优先推荐工作能力强,文化素质高,思想作风硬的人员,配强配优两委班子硬件。二要强化两委干部的本领能力,持续开展业务能力培训班,从“德”、“能”、“勤”、“廉”全面提升两委干部软实力,重点强化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和控制力,培养一个强有力的“领头雁”,进一步提升两委班子整体战斗力凝聚力,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激发乡村活力,核心要抓产业振兴。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要立足村情科学研判,培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特色种养,创新产业组织,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延伸整个产业链,提高质量和效益。二要积极招引企业,引领壮大集体经济。依托村产业基础,引进产业配套、实力强大、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入驻。三要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营方式,采取发包、租赁、入股等为主的间接经营方式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通过产业带动、资源开发、资产经营、配套服务、休闲旅游等多种形式,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合拳。

(三)激发乡村活力,关键要抓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一是要大力实施优秀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加大政策倾斜和培育力度,根据农村需要定向输送资金、科教、设备等资源,培育大量的适应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新型化农民。二是落实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宣讲人才振兴的重要性,鼓励具有农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四)激发乡村活力,基础抓生态振兴。振兴乡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利用村广播、流动小喇叭、微信群全覆盖宣讲环保的政策、措施、方法。二是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基本生活设施,重点治理乱堆乱放、水面清淤、户厕改革问题,全面提升各自然村人居环境水平。三是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策宣传、强化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提升公益岗管理,持续维持环境清洁局面。

(五)激发乡村活力,重点要抓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一是强化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让村民文化娱乐有去处,让文化活动开展有载体。二是多举办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以活动为抓手,宣传各类政策,浓厚文化氛围,以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为主题,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三是以村民为主体,制定乡风文明条约,开展乡风文明评议,树立先进典型,开展表彰活动,发挥践行移风易俗正向激励和负面惩戒效应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