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B904/201612-00045 | 信息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
内容分类: | 其他,综合政务,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1-04-13 | 发布时间: | 2011-04-13 00:00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大店镇人民政府2011年工作报告 | ||
审核人: | 初审:.     复审:.    终审: .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大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知难而进,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有效破解各类发展难题,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镇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创了全镇工作的新局面,基本完成了镇八届人代会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突出成绩。2008年获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2009年安徽省高铁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分别获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残疾人工作综合评比先进单位、劳动就业和劳动保障先进单位,2009年被市评为经济发展“五快乡镇”、被区乡镇岗责考评获金奖,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三年获区三等奖,2010年分别被区评为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单位、新纳规模企业奖、上规模奖。镇政府班子充满活力,务实团结,以出色的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经济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去年实现财政收入62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850元增加到今年的5100元,增长79%;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55.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入库税金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新增规模以上和预备制工业企业6个,大型超市5个,餐饮业18个;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增至25735万元,完成任务1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为12285万元,完成任务136.5%;
四是新增企业注册资金1668万元;新增注册企业数26个,企业新增贷款388万元;
五是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民创业势头强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五年来,我镇招商入注投产的项目有,投资1.7亿元的大店粮贸大市场即将全面完工,投入使用。投资5亿元的神州长城装饰产业园顺利开工,大店乡村工业园建设由概念性规划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祥云制衣有限公司、胜夏工贸有限公司、九九帽业等民营企业先后落户大店,全镇民营企业解决2000人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的稳定。为镇域经济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大店工业二年突破,三年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农工作 稳步发展
一是基础建设。镇政府抓住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大好机遇,
通过一事一议等形式,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加大对水利设施投入,治理大沟4条,土方66万方,投资218万元;小沟131条,土方27万方,投资54万元;涵管桥280座,投资28万元;石拱桥9座,投资86万元;机井120眼,投资36万元;全镇农田基本达到旱涝保收。苏大路、昌大路等新修的120公里“村村通”水泥路,投资2400万元,解决了农民交通的难题。投资2000多万元的八里、汪圩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建立了农村合社经济组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养殖协会2个,种植协会2个,优质麦面积扩大18万亩,良种繁育面积20000亩,订单农业15000亩。全镇养猪大户达2000多户,年出栏生猪10万头左右。
三、社会管理 扎实推进
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不断加大计生工作力度,加强对计生干部队伍的管理,强力推进“村为主”,坚持“月积分、月考核、季奖惩”,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为“强基固本、提质提速”打下良好基础。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投资40万元新建的文广大楼投入使用,文化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基层医疗改革深入进行,“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目标基本实现,新农合惠及全镇8万群众,全面启动和狠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目前全镇已有3.3万农民参保;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大店寄宿制初中和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运作之中;大店中学高考升学率稳居全区农村中学之首,鼓励并支持大店中学努力向市内一流名校目标迈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基本结束,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硬件设施逐步改善。
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在2009、2010、2011年连续对瓦坊、八里、天门、梁场、张庙投资的基础上对昌圩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应急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应急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避险知识普及,做好防大灾、抗大灾的应急准备,确保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始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原则,落实包保稳控责任,信访和越级上访明显减少。
在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同时,顺利完成了农机普查、农村宅基地普查、水利普查及残疾人普查等阶段性工作。文明城镇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新建大型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房20个,新添置垃圾车20辆、垃圾桶80个;筹集社会资金20多万元修建月牙街水泥路300多米,镇区卫生环境得以改善。
四、民生工程 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1、33项民生工程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62672434.89元;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全面完成2010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基础上,2011年实施22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工程预算2122260元,其中筹资530565元,财政奖补1061130元,受益人口23771人。
3、、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2007—2011年共补贴:汽车、摩托车1679台、补贴资金1803954.8元,家电11829台。补贴资金3432116.48万元;
4、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小麦面积124196.5亩,投保金额258328.72元;
5、农村“五保户”供养415人,其中集体供养125人。
6、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已办残疾证1050人,为500人按600元每年发放补助,精神病药费补助78人,每人补500元。
7、农民工技能培训,3200人。
五年的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我们深切体会到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期加以坚持。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促稳定,以发展促和谐,用发展的成果解决前进中的一切困难和问题。
(二)必须坚持创新克难。沉着应对各种新情况,千方百计破解要素制约,知难而上,克难制胜,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三)必须以党委为核心,自觉维护镇党政一班人的团结。只有团结一心,共同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立得稳”、“跑得快”,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
(四)必须正确吃透镇情、倾情实干。只有从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才能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得以保持;夸夸其谈出不了效益,文山会海出不了实绩,坐而论道推动不了发展。
(五)必须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只有在争创一流的拼搏中,
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出现新亮点。
(六)必须坚持富民惠民,执政为民。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兴群众所盼,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力量之源永不枯竭。
五年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1、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难问题仍然存在;2、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难尤为突出;3、干部和群众思想依然不够解放,投资环境亟需进一步优化;4、制约发展的因素太多:土地、道路、环境等问题造成项目落地难等等。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镇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镇村班子建设、和谐大店建设,形成种植业、板材服装加工业、粮食物流业三大产业,实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党风和社会风气、机关和干部作风、经济增长方式四个转变。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努力实现工业扩张。
招商引资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为中心”的理念,使招商引资工作能取得较大成效。明年,全镇上下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真正实现“走出去、引进来、招大商、引大资”,以诚招商,以商为贵,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招商引资任务,对招商引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重大奖励。
第二、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民增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单一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是我国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大店是个典型的农业镇,工业经济非常薄弱,发展缓慢,商贸服务业大而不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层次较底。因而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强镇富民的重大举措。一要调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经过3-5年的努力将我镇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4:3:3;二要切实转变政府与部门的工作职能。将镇政府及各涉农部门的职能定位由行政型转变为服务型,动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三大产业建设的生产服务中去,帮助农民引进名优新品种,提供种植新技术,并组织产品的销售服务,以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来密切政府与部门之间、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和部门的形象。
第三、强力推进社会稳定工作,努力维护一方平安。
要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不断完善社会协调和纠纷调处机制;要坚持预防为主,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干群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充分发挥好治保会和调解会的作用,确保弱势群体生命财产得到保护,大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四、强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要按照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改善人口结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综合治理,执行政策,立足服务,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村民自治示范村的建设,全面完成计生工作的各项考核指标。
第五、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镇村一体。
加快镇区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逐步推进镇村一体化。加大投入,完善镇区配套设施,做好镇区内道路美化、亮化工作,大力发展镇区第三产业,助推小城镇经济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面貌,利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突出抓好建设用地挂钩置换、土地整治、通村公路、农村危桥改造、水利设施以及人居环境等农村基础建设,逐步推进镇村一体化。
第六、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幸福指数。
民生工作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参保率;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主动关注弱势群体;扩大农村低保救助面,切实做好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救灾赈灾等工作;建立外出务工返乡再就业平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抓好农家书屋;乡镇医疗卫生设施等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第七、强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政服务水平。
一是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切实加强政府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工作;二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落实工作,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抓好村务管理和制度建设;三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村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力度。定期组织,镇、村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参观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各级班子充满活力,各级干部活力勃发,各项事业日新月异。
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只争朝夕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力争先,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崛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