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店镇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236X/202504-00016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内容分类: 通知,农业、林业、水利,个人 发布机构: 大店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5-04-03  发布时间: 2025-04-04 11:27
号: 大店政〔2025〕2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关于印发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人: 初审:李雪纯     复审:朱伟    终审: 宋晨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关于印发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来源: 大店镇人民政府发表时间:2025-04-04 11:27 责任编辑: 大店镇人民政府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关于印发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直相关单位:

全面贯彻落实《宿州市埇桥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埇农工组办20253)工作部署结合我小麦赤霉病防控实际工作,现将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 1.《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2.《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3.大店镇2025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督导组成员名单》          

4.《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

           

 

宿州市埇桥区大店镇人民政府

20254月3

                                                                   

附件1

 

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要求,打赢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硬仗,确保小麦产量、品质稳中有升,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助力安徽省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为目标,努力提高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实现防病夺粮”保丰收,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处置率100%,赤霉病病粒率低于2%。预计2025年全小麦赤霉病防控任务约38亩次 

二、防控策略

针对全小麦赤霉病重发态势,大店镇落实控两保”(控流行、控毒素,保产量、保品质)防控策略,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突出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阻击战。一要坚持“见花打药”技术总原则,坚决控制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在我镇重发流行态势;二要贯彻“一遍预防不动摇,两遍防治看需要”总的防治要求,高质量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三要坚持抓好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工作,为全镇夏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要求

(一)组织保障,压实责任。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强化农资发放、抽检、使用、验收等工作的监管,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监管主体。要强化压力传导和逐级落实机制,小麦赤霉病防控实行镇村齐抓共管,推动赤霉病防治工作落细落实、确保实效。

(二)要素投入,做好三重保障。按照要素保障、高效组织、应防尽防的要求,积极做好三重保障。资金保障。要加大镇、村及农户和社会资本统筹力度,确保更多的资金及时投入到防治工作当中。药剂保障。指导提前备好药剂,强化药剂质量,确保质高量足。器械保障。提前落实统防统治组织、防控器械的备案工作,督促做好防控器械调配、采购、检修、保养等工作。

(三)宣传服务,优化三种途径。媒体宣传。适时组织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专家讲座。在防控“窗口期”,向新型经营主体和小麦种植大户、基层技术人员等“三类主体”发布赤霉病防控技术和气象信息。组织媒体记者深入防控一线采访报道。网格包保。全面实施赤霉病防控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推行“行政人员+技术人员+防治队伍”的“三位一体”包保模式,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主体。专家指导。成立赤霉病防控技术专家组,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推广赤霉病防控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指导科学有效开展防控。

(四)统防统治,落实二项措施。统一防治主动作为,提前谋划,遴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用于辖区内的统防统治。开展全镇整建制统防统治,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在防控赤霉病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控效率和效果。抓住防控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确保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统一监管。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备案管理,在小麦主产区全面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的第三方实时监管工作,全程监控防治质量。

(五)强化督导注重二项指标。农资管理指标。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督导组,在防控“窗口期”开展巡回督导,重点督导药剂抽检、发放、使用等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资使用到田,充分发挥农资的病虫防控作用。强化物资管理,要严格按照既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实施,禁止将农资直接发放到农户。严禁截留和变卖,留存农资发放、公示、抽检、使用、验收等相关(照片、清册等)资料,同时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切实做到公开透明。防控效果指标。按照“防住为王、结果导向”的要求,及时组织或委托第三方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效评价评估工作,以效果论成绩、以质量论英雄。

)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规定做好回收工作,严禁丢弃田间、地头、沟渠等,严防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附件2

 

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阮居辉    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陈桂林    镇长

     镇党委副书记

 员:      党政办公室主任

        张前进    农业农村中心主任

     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农业农村中心农艺师

        陈秋何    业农村中心助理兽医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农村中心张前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3

 

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督导组

 

为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大店镇决定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督导组,分五组对各村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导各村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准备推进和措施落实等情况,协调解决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五一督导五一、瓦和天门三个村

组长:宋晨

成员:杨超、冯亚飞(联系天门村)、史朝辉联系村)、魏涛联系五一村)

    技术指导员:刘勇

张庙督导张庙、汪刘和梁场三个村

组长:张浩

成员:张鹏程、张前进联系梁场村)王飞翔联系张庙村)王昊宇、柳林(联系汪刘村)

技术指导员:张前进

大店督导四铺、三里、大店和大北四个村

组长:彭鑫

成员:贠克成联系三里村)廖培超、唐伟联系四铺村),史曙光、王建联系大北村)李艳联系大店村)

技术指导员:邵玲

大南督导大南静安和大东三个村

组长:马德民

成员陈静雅、闫庭斌联系静安村)陈庆侠联系大南村)赵雪萍联系大东村)

技术指导员:陈秋何

八里督导八里、汪圩和陈桥社区三个村

组长:祝贺

成员:朱伟、王磊(联系汪圩村),胡斌联系八里村),孙名山、汪学强联系陈桥社区)。

技术指导员:吕艳敏

 

 

 

 

 

 

 

 

 

 

 

 

 

 

 

 

附件4

 

大店镇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省、市植保部门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高,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要求,确保防治效果,打赢2025年小麦赤霉病防控硬仗,确保小麦产量、品质稳中有升,保障粮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助力安徽省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为目标,努力提高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处置率100%,赤霉病病粒率低于2%。

二、防控策略

针对全小麦赤霉病重发态势,落实控两保”(控流行、控毒素,保产量、保品质)防控策略,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突出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阻击战。一要坚持“见花打药”技术总原则,坚决控制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在我重发流行态势;二要贯彻“一遍预防不动摇,两遍防治看需要”总的防治要求,高质量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三要坚持抓好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工作,为全夏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三、技术措施

(一)抓好农业防治

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二)抓好穗期防控

全面推行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提质控害增产技术,在做好前期农业措施和苗期综合防控的基础上,采取“准、优、统”等技术措施,重点做好小麦赤霉病应急防控。

1)把“准”适期。抢抓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开展第一次防治(见花打药),可视天气等情况开展第二次防治。对高感品种,如天气预报扬花期有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抽穗期。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停间隙或抢在雨前施药,施药后3—6 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

2)选“优”药剂。接收区政府整合中央、省财政资金统一招标采购的一批对赤霉病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同时兼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穗期病害的优质药剂,结合镇社会化服务项目对全镇小麦进行一遍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兼治白粉病、锈病和蚜虫的统防统治。第二遍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用药和组合用药。

3)推行“统”防。对全镇小麦进行统防统治,实现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推广应用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规范植保无人飞机防治作业标准

亩用水量为2.0L-3.0L、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方1.5m-3m、飞行速度小于6m/s);新机型可适度调整,内吸性药剂需确保作物冠层雾滴覆盖密度不低于15个/平方厘米,非内吸性型药剂覆盖密度不低于20个/平方厘米)。施药时应适当叠加作业喷幅,增加相邻喷幅的重叠量,确保喷幅边缘有足够的雾滴沉积量,满足防控需要;施药后如遇雨,应及时补治。全面开展赤霉病防控第三方监管,确保防治作业质量。

(三)抓好收储防侵染

鉴于感染赤霉病菌的小麦籽粒在潮湿条件下可继续侵染,导致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各地要加强小麦收储管理工作及时收获,晾晒烘干,汰除赤霉病粒,安全水分以下收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监测预警、确保适期防治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及时了解小麦抽穗扬花情况,确保第一遍药做到适期防治。

(二)加强技术培训,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参与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的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培训,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民的防控意识和技能。要利用广播、网络、挂宣传条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小麦赤霉病防控知识,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三)加强技术指导,提高防治效果。镇农业农村中心技术人员负责本辖区内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使用高效施药机械(无人机、自走式喷雾剂等),二次稀释,按农药使用上限配药,确保药液均匀喷洒,提高防治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