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B90500201412108 | 信息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
内容分类: | 报告,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4-12-22 | 发布时间: | 2014-12-22 00:00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2014年时村镇政府工作报告 | ||
审核人: | 初审:丁静     复审:陆军    终审: 刘畅 |
——在时村镇十届四次人代会上
张祖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攻坚克难,2013年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2013年全镇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面对重重困难,不消极、不埋怨,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克难奋进,以建设商贸大镇、强镇为主线,以兴办公益事业为抓手,以集镇建设为载体,以劳务输出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民收入增长点,以招商引资和启动民资为重点,全力壮大镇域经济,强力推进集镇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圆满完成了上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全镇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招商引资
我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2013年我镇新增招商引资企业四家,即埇桥区恩林好又多超市,投资7000万元;时村农贸批发市场,投资1.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亿元;宿州市锋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宿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截止11月份我镇已完成招商引资2.6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以上。
(二)“2112”工程项目建设
区委下达我镇“2112”工程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6万平方米,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标准化厂房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专业招商小分队赴江浙招商,相关责任人交纳了保证金,清理存量建设用地80余亩,现已落地项目5个,分别是:时南家具厂,设计面积2100平方米,现正在进行二层施工;镇区眼镜厂,设计面积1800平方米,现已完成三层主体建设;聚富电子厂,设计面积21600平方米,现已完成基础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一层施工;鸿正服饰,设计面积12000平方米,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新开工的华邦科技标准化厂房,设计面积11000平方米,已完成地槽开挖,等待验收。截止目前已开工面积达48400平方米,占任务的80%,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年底前,开工面积达6万平方米以上。
(三)现代农业发展
时村是农业大镇,为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我镇重点抓两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疏浚大沟一条长8千米、中小沟、地头沟500多条,共完成土方40多万方,配套桥涵312多座,新打机井86眼,修复老井162眼;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东风、刁山、陈村三处排灌站,解决农田治理小区6000亩土地的排灌问题。二是抓基地合作社建设,成立时村镇土地流转中心,加快土地流转,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20000多亩,发展专业合作社37个,种粮大户32个,大中型家庭农场12家。培植农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万亩优质麦基地、时西千亩蔬菜大棚基地建设,新建水泥、钢构支架大棚164.5亩,旧棚改造升级53亩,新建温室大棚5亩;抓好现有的8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之逐步形成产业化;成立种养专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从而做强做大农业经济。通过积极争取,利用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1887万元,覆盖受益面积3.75万亩,惠及奎河北岸9个行政村,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实施之中。
我镇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农业新技术,农业生产连创历史新高,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科技培训,农民群众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我镇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试验并推广新型高效环保种衣剂技术。
(四)小城镇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
我镇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着力打造的“十个”专业市场。目前,时村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时村家用电器市场,时村服装城,时村生资市场,时村禽蛋、水产品贸易市场,时村农产品贸易市场等六大专业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已建成的市场完善后期配套工程,未完成的项目加快建设进程。红旗村旧镇区开发建设一期、二期工程现已竣工;东风粮油交易市场正在加紧建设;垃圾处理厂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垃圾无处堆放的问题。
文明创建工作分三步走:一是把街道让出来。班子成员带头包保街道,以城建、公安、土管所为主,其它部门共同协助,采取宣传教育为主,成功拆除违章搭建168处。二是把秩序管起来。通过加强镇容管理专业队伍建设,每月提供6000元保障工作经费,做到每天早巡查,发现占道经营及时制止,达到规范化管理。三是使街道亮起来。对街道垃圾实行定点、定时倒放,由专业清运人员定时清理;下一步继续加大绿化亮化力度,对不达标街道规范整治。
(五)工业运行情况
我镇现有规模企业2家,截止11月份已完成产值1.26亿,占任务的99.7%,我镇充分发挥本镇资源优势,加大引资力度,引进大型的面粉加工、板材加工企业入驻,利用本镇木材及粮食加工等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并为企业提供更为优惠的条件、更为优质的服务,使时村经济快速蓬勃发展。2013年新增限上零售业1家,新申报规模以上企业5家。
(六)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文化教育事业
1、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0余亩的人民公园及体育广场;2、投资65万元建成了集体育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培训室、图书室等为一体的镇文广站大楼;3、投资36万元建成了户外全彩显示屏;4、镇文广站成立了腰鼓队、军乐队,文艺演出队,添置了健身体育器材;5、继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寄宿教育,目前,时村二初的寄宿生已达800人,冲疃中学寄宿生已达200余人。
2、民生工程
1、2013年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8个,目前已全面完成。2、涉农资金发放工作。到2013年10月底,共发放农民补贴资金15类,共计16687885元,都及时足额发放。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彻底解决老百姓老有所养的问题,我镇十分重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工作,经过镇村干部不断努力,到11月21日达到90%以上,处全区先进位次。4、农业政策性保险。2013年我镇农业政策性保险全面完成,其中小麦投保84448亩,大豆玉米投保85108亩。小麦受灾理赔款,秋季受灾理赔款90万元已全部发放到户。
3、计划生育工作
我镇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三为主”,搞好“三结合”,落实“三到位”,严格执行“七个不准”的规定,严禁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充分尊重和自觉维护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文明执法水平,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认真扎实开展创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暨提高群众满意度活动,深入到村入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培训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并免费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
4、土地置换挂钩
2013年,我镇大蒲村实施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通过前期的丈量、登记、清障等相关准备工作,并做好土地挂钩试点项目的资源摸排和申报。目前,安置新址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全面竣工,可新增耕地213亩。
5、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把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成服务百姓的“直通车”,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51件,接受群众咨询28人次,代办26件次,服务事项办结率达100%。二是以信访代理为抓手,把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化解矛盾的“融化器”,改变过去“群众信访”为“干部代理上访”,有效防止了群众盲目上访、无序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时间的发生,共接待信访案件26起,题解纠纷31起,信访代理2件,调处成功率达98%。
6、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
我镇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有关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且经常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深化安全生产的专项整治。另外还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拉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使广大群众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提高民众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到万家。
各位代表,2013年各项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工业基础仍很薄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快,招商引资成效不大,发展后劲不足,公益事业、公共设施欠账太多。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的工作将“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既要看到光明,又要看到艰辛。只有求真务实,尽心尽责,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不辜负九万时村人民的期盼。
二、奋力突破,实现2014年良好开局
2014年我镇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商贸强镇为目标,强化专业市场建设;以加大投入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和启动民资力度;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一事一议” 等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2014年镇区集镇建设:继续完善镇西部综合商业街;美化亮化新开发东风休闲、食品一条街;继续加大开发建设红旗村旧镇区改造力度;全力做好人民公园建设工程;继续完善东风村农资大市场建设,加速打通公仆北街到奎河岸边交通主通道,彻底解决镇区东部交通拥挤问题。借助我镇被省建设厅授予清洁工程示范镇及环保部门作为村庄环境整治重点镇的契机,继续抓好镇区及刁山、冲疃、营孜三个小集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做好镇区环境卫生整治,污水治理等工作。争取年内完成大蒲土地挂钩置换项目。
(二)“三边三线”治理工作
根据省、市、区“三线三边”暨环境整治工作要求,我们镇亮实招、出重拳,进一步创新形势,狠抓“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把镇区、302省道、县道苗褚路和双庆河、奎河治理作为重点,把治理违章搭建和骑路逢集作为省道、县道沿线整治突破口,广泛宣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声势浩大的环境整治工作中去,同时结合水利兴修、森林增长工程以及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卓见成效。
一是卫生变得整洁了。全镇累计投入180多万元,动用机械1000多台次,组织专门力量11000多人次,清理垃圾、杂物2760吨,新购垃圾桶300多个,镇村都相应成立了环卫保洁队,沿线沿边镇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是秩序变得规范了。以镇城建所牵头,由派出所、工商、司法等部门人员参加成立的综合执法队,加强日常宣传、巡查和依法打击力度,拆除各种违章搭建1600多处,合计37600平方米。
三是道路变得通畅。通过镇单位与村结对帮干等形势,镇村协助联合执法队,解决了店外设店和骑路逢集问题、影响村主干道交通等问题。取缔骑路逢集摊点1613个,规范了集贸市场经营,疏通了全镇道路交通。
四是环境变得优美。对省道、县道、村主干道沿线房屋、树木、墙体进行了涂白。沿线涂白树木7.8万棵,涂白墙体1100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集镇美化、道路绿化、河水清澈、宅前整洁、环境优美”的创建环境。
(三)狠抓项目推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2014年,镇委镇政府将千方百计抓招商,重点做好以下项目招商工作:一是加快盘活原三职高资产;二是加速南农场冷藏食品加工厂项目洽谈;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与浙江客商洽谈兴办象山万头养猪场工作;四是继续完善东风村粮食购销市场建设;五是加快红旗老镇区三期改造工程;六是加速推进东风农贸商城引资工作。每个项目确定一名包保领导,明确分工,着力解决具体问题。
(四)广泛启动民资,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
2014年我镇要在启动民资上多动脑筋、狠下功夫,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刺激、激活民资,为时村镇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五)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以镇土地流转中心为依托,面向全镇公开反租承包土地。力争明年再流转6000亩。并在全镇推开。
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一要继续抓好现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之逐步形成产业化,拉长、做大产业链,从而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模式。二要继续培植农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万亩优质麦基地、时西千亩蔬菜大棚基地建设。三要依托专业合作社,做强农业经济。我镇已成立种养专业协会4家。明年,继续引导农民、农村能人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力争再成立2家专业合作社。
三是全力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争取项目资金对红旗、双庆河、马楼三座排灌站进行维修改造,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土地地整理项目,力争年内实施北部四万亩农田高标准建设。
(六)高度关注民生,全力做好一事一议等民生工程
充分利用民生工程特别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根据上级政策要求和各村实际,统一安排,统一谋划。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确保惠农政策发挥最大效果。
(七)发展各项事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为重点,建立健全“村为主”长效工作机制,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巩固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重点做好信访积案矛盾化解。深入推进平安时村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各位代表,激烈的发展形势,繁重的发展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以更加勤勉,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切实提高施政水平,更好地为发展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我们将以重在落实、善于攻坚的工作作风,出实招,重实效,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我们将以更加严格,勇于担当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完善绩效考评办法,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决策部署执行力,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落实不力,影响工作整体推进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用实际工作成效促进各项工作发展。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协力,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以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科学的决策,更加灵活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时村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一巨变,为构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商贸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皖东北商贸强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