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546/202505-00004 | 信息分类: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
---|---|---|---|
内容分类: | 介绍,其它,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朱仙庄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5-05-07 | 发布时间: | 2025-05-07 10:08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任务分解】埇桥区朱仙庄镇2025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方案 | ||
审核人: | 初审:张珊珊     复审:王占芳    终审: 周凡凡 |
(一)进位争先,推动经济发展新增长。(职责单位:工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完成期限:12月底)拟跟踪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5亿元,技改投资3亿元;计划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家,零售额年度同比增长15%,批发额同比增长10%,住宿餐饮同比增长15%,外贸产值同比增加8%。计划培育安徽云泽环保有限公司、安徽老市食品有限公司、安徽金友制革有限公司等3家成长型企业入规。
(二)奋起直追,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职责单位:工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完成期限:12月底)。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埇桥区“东进北扩”战略布局,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推动芦岭地表水厂、宿州市鸿发服装生产线项目、二铺安置房项目、朱仙庄矿芦岭矿引调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承载能力。
(三)精准发力,打造招大引强新高地(职责单位:工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完成期限:12月底)。盘活闲置的标准化厂房和集体建设用地加大力度招引纺织服装、智能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项目,2025年主动外出招商,采取外出招商、专业招商相结合,吸引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计划招商5个亿元项目,在全镇上下形成全民招商、全社会招商的浓厚氛围,力争经济发展延链强链补链再上新水平。
(四)全面推进,推进农业农村新发展。(职责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村振兴站;完成期限:12月底)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根据我镇村庄资源特色和短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定位,坚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镇多业”“一村一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力培育更多先进典型村。2025年有序推进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围绕粮食安全,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农水建设、小麦赤霉病防治,畜禽检测、农机服务、发展特色种植等工作,争创省级绿色能源示范村,争创国家和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区龙头企业各1家,建设省级区域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中心1家,申报省、市农业产业示范园各1家。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继续深入“党组织+集体经济+企业”的模式,保持全镇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集体经济强村标准的好成绩,确保全镇集体经济过百万的村达到5个以上。
(五)坚守初心,提升为民惠民新水平(职责单位:应急所、综治中心、司法所;各站所、各村、社区;完成期限:12月底)。持续补强就业岗位、幼儿托位、学生学位、病人床位等,突出打好教育医疗提质攻坚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抓好低保、残疾人、高龄老人、临时救助、“三留守”、五保老人、孤儿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助教兴学等民生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持续开展风险隐患全面排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行风险排查管控周例会制度,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制,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监管执法,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行业领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安全防范。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严格落实领导值班、带案下访、约访陪访、信访零报告等制度,切实提高重点信访事项的办理质效,不断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全力化解攻坚信访积案,强化综合治理。开展“两大一防”专项攻坚行动,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落实9大类重点人群日常服务管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平安”建设,依托市域社会化治理平台,做好平安巡、宿安钉、反电诈、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加强禁毒铲毒、反邪教、法治等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建立风险评估及监测预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风险防范底线,确保不发生冲击道德底线事件。
(六)携手并进,共筑美丽绿色新家园(职责单位:环保办、农综站、工业办、林业站;完成期限:12月底)。巩固提升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高标准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防止问题反弹。严格保护仙湖湿地水体水质和植被,开展必要的修复工程。守住耕地红线,落实“田长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开展常态化巡查,坚决把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加大对卫片图斑整改和举证工作,杜绝新增卫片的发生。深入实施“百村万树”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00亩,创建省级以上森林村庄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