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曹村镇人民政府 > 美丽乡村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2378/202407-00020  信息分类: 美丽乡村
 内容分类: 介绍,其它,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曹村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7-22  发布时间: 2024-07-22 15:11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宜居宜业建设和美家园
人: 初审:卞志伟     复审:陈子毅    终审: 黄斌

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宜居宜业建设和美家园

文章来源: 曹村镇人民政府发表时间:2024-07-22 15:11 责任编辑: 曹村镇人民政府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宜居宜业建设和美家园

  小山口村位于埇桥区西北部,“倒流河”穿村而过,依山傍水,辖3个自然村,8.08平方公里,耕地6800亩,人口4181人,党员145名。近年来,通过“和美乡村”建设,小山口村展现出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先后获评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省级森林村庄,“千年古村落”等称号,“小山口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携手“结对共建”,淬炼新队伍

为了更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小山口村实行“传帮带”培养模式。一是念好人才经。坚持从源头入手,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注重从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摸排优秀人才,1名致富带头人进入“两委”干部,储备“选青”“推优”后备干部5名,其中党员2名、35岁以下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2名,蓄足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二是跑好接力赛。推行“导师制”,挑选一批熟悉党建业务、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离任干部组建一支5人的离任村干导师团队,围绕产业发展、服务群众、调解矛盾等基层工作经验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初任的“两委”干部尽快进入角色。 三是消除本领慌。组织村干部赴徐州市、淮北市等先进地区学习“和美乡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12次,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队伍工作思路,同时,举办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乡村振兴等业务培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观看警示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学习活动10余场,着力提升“两委”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善人居环境,共筑新篇章

探索“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群众行动”的党建引领模式,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一是组织引领,绘好绿色发展“美景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按照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先行树榜样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以点连线、以线扩面,不断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让更多的群众投入到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的“浪潮”中。小山口村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及群众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化美化行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2700人次,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000余吨。二是制度落实,引领和美乡村“新风尚”。小山口自然村通过积极探索,将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坚持自治为主、法治为轴、德治为辅,三治融合。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村划分为22个网格,深化落实网格评比、“红黑榜”晾晒,实现村庄治理“一网覆盖”,让村规民约“约”出“新风尚”,网格管理“管”出“新风貌”。 三是共建共享,书写人居环境“新答卷”。结合小山口特色,因地制宜制定绿化美化的目标和重点,积极引导群众种植花草林果等,对农垦荒地、残垣断壁、废旧房屋、闲置宅院进行微改造、再利用,打造具有农户特色的“小菜园”“小花园”,建成小菜园12个,小花园14个。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以家庭“小美”推动乡村“大美”,现已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312户,中心村建成绿化面积210亩,覆盖率达55%,努力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村在园中”的绿色生态家园。

提升乡风文明,共绘新画卷

小山口村持续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一是树立典型,营造氛围。广泛开展选树家风文化建设典型活动,在村内弘扬真善美的典型人物,唱响好人文化,推广美德善行。通过新媒体搭建家风建设宣传平台,以戏曲、广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家风故事,充分发挥优良家风的教化引导作用。二是培育家风,带动民风。坚持以党风引领家风。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乡村家风建设中,党员干部做好表率,通过一言一行带动乡村广大群众。积极开展优良家风评比、“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引导村民见贤思齐,激发村民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三是挖掘文化,夯实底蕴。大力发掘小山口历史文化和特色乡村文化,建立小山口村民俗馆,以民俗馆为基础阵地,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家庭科普教育讲座等50余次,充分发挥创新载体作用,引导全村上下积极践行文明新风,争当模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切实保护好农耕文化遗产。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