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B910/201805-00023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 |
---|---|---|---|
内容分类: | 科技、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 发布机构: | 栏杆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7-12-19 | 发布时间: | 2017-12-19 20:00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关于重修栏杆抗日烈士陵园的提案 | ||
审核人: | 初审:     复审:    终审: |
2015年前后,区民政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将栏杆烈士陵园墓地的17名烈士遗骨迁往他处集中安葬。现申请区民政局重修栏杆抗日烈士陵园,以印证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创建不易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这是带血的记忆,今天适值南京大屠杀纪念80周年,重振抗日民族大义,充实还原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也是目前栏杆镇申请创建石相红色旅游基地的重要证据。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申请在栏杆重修抗日烈士墓,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还有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实意义。
提案理由:
1、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是张爱萍将军在1939年6月份-1940年5月间开创皖东北根据地的关键时期,在《张爱萍传》P309-P376中记录的一段真实历史。
2、宿州市委党史办和宿州市新四军研究会编印《张爱萍皖东北敌后奠新基》—迟浩田将军题写书名,2013年10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单独记录了《红一团血战栏杆山》,该战张爱萍将军麾下的红一团13名新四军官兵的鲜血染红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其中一名烈士连长叫李俊锋。战斗结束后,栏杆的地下党员带领群众把烈士们集中安葬在镇西南的一片空地上。该役歼灭日寇三十多人,击毁坏日军汽车两辆,缴获日军步枪30余支,轻机枪2挺,用浴血奋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军威,鼓励了一大批栏杆镇热血青年踏上了抗日之路,壮大了抗日队伍,巩固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据民政部门有史记载,抗日战争以来牺牲的栏杆籍烈士二百三十多名;其中解放后仍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奉献力量的仅师级以上干部就有13人之多。
至今栏杆镇区西南1.5公里处,二徐路西,该一字型烈士墓群,静静地安卧在镇西边的田野中,供栏杆人民历代瞻仰,始终是栏杆人民教育一代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连长李俊锋的后人,辗转寻找75年,于2015年其河南商丘老家来人到栏杆抗日烈士墓前祭扫烈士亲人。抗日烈士的后人对栏杆镇委镇政府几十年来如一日对烈士墓的持续维护和悼念表示感谢和欣慰。
3、1973年安排省军区为该墓地烈士群矗立了一块《抗日烈士墓》,至今仍矗立在原墓地。
4、附有关史料和图片
提案人:张海平
2017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