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桃沟镇人民政府 > 政策文件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252X/202409-00014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内容分类: 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其它,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桃沟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9-06  发布时间: 2024-09-06 11:35
号: 桃沟政〔2024〕16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关于印发《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实施方案》的通知
人: 初审:秦巧惠     复审:赵振天    终审: 臧洪皓
政策咨询机关: 暂无 政策咨询电话: 暂无

关于印发《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来源: 桃沟镇人民政府发表时间:2024-09-06 11:35 责任编辑: 桃沟乡人民政府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关于印发《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实施方案》的通知

印发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实施方案

的通知

桃沟政202416

各村、镇直有关单位:

现将《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抢抓农时,迅速行动,扎实推动秋粮“一喷多促”政策落实落地。

如有疑问,请咨询电话:0557-4611003。

 

桃沟镇人民政府

202496

 

桃沟镇秋粮“—喷多促”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目标,夏粮再夺丰收后,通过“季季接续、茬茬压实、环环紧扣、一招不落”抓好秋粮生产,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根据区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抓住当前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打赢秋粮生产最后一仗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一喷多促”是秋粮作物中后期防灾减灾田管关键技术措施,通过一次喷施叶面肥、杀虫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抗逆剂等,达到促壮苗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

二、组织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大豆鼓粒结荚、玉米授粉灌浆期作业窗口时间非常紧张,要提高粮食安全生产的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务求“一喷多促”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二)强化服务指导。镇农业农村中心实行粮食生产包保联系务制度,结合秋粮重大病虫害防控指导等活动,适时开展“一喷多促”督导及技术指导。要因地制宜制定“一喷多促”技术方案,做好包保指导服务,可以开展对比试验,科学评价实施效果。

(三)严格资金监管。要确保中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加强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强化政策措施实施监督,及时纠正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策资金用足用好、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好资金对稳定秋粮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保障作用。准确把握资金绩效目标和管理要求。对于骗取、套取、挤占、挪用或违规发放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大力宣传引导。要深入宣传解读“一喷多促”政策措施,调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带动周边小农户主动参与,充分挖掘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典型,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实施安排

(一)资金使用范围。中央财政安排我镇2024年农业防灾救灾和水利救灾资金(防灾救灾第十批)18.5157万元巳经下达。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大豆、王米“一喷多促”的物化补助,包括购买叶面肥、杀虫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抗逆剂、助剂等,进行“一喷多促”统防统治服务、监管服务补贴,以及技术指导、培训等。

(二)项目实施方式。遵循“农时不等人,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根据我镇当前玉米、大豆的生产实际,统筹“一喷多促”项目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的衔接与融合立即组织实施,采取先干后补按面积定额补助的方式,全镇5.9万亩采取“统防统治”方式推进统一喷施作业统一开展“一喷多促"。

(三)遴选服务主体。主体自愿申报,镇审核服务主体条件(组织镇街相关人员会商比选)确定服务主体,上报遴选确定的主体名录。

(四)规范项目监管。服务主体药肥供应的监管(要有使用的药肥清单,重点检查选定药肥是否在目录内,是否有许可,是否过期,质量检验报告或质量承诺,村组签字确认等);服务主体喷施过程的监管(要有具体服务面积的清单,重点检查药肥配比使用,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位置数据抓取,村组现场面积确认等)。

 (五)强化工作调度。要制定时间表、任务图,倒排工期抓好落实,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9月10日前完成。即日起,镇农业农村中心、财政所、纪委及各村等“一喷多促”项目农业生产化会化服务项目措施落实情况实行“日调度”,请明确专人负责,及时上报喷施作业情况,每日10点前报送至镇农业农村中心

 

 

附件:1.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工作领导小组

2.2024年“一喷多促”措施落实情况日调度表

3.埇桥区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附件1.

桃沟镇秋粮“一喷多促”工作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农业生产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项目工作,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长:王争气

副组长:赵晓驷

 员:赵振天    纪委办

         党政办

 童      财政所所长

     李抗旱      文广站站长

            农业农村中心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农村中心,由王博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协调统筹工作。

                   

 

 

 

 

 

 

附件2.

 

2024年“一喷多促”措施落实情况日调度表

 

填表日期:                         单位:万亩、万元

镇街园区

一喷多促

资金投入

作业进度

中央资金支出进度

 

资金总计

中央财政资金

地方投入资金

参与作业组织数量(个)

已完成面积

待完成面积

已支付资金

待支付资金

 

剩余资金

 

 

 

 

 

 

 

 

 

 

 

 

 

 

 

 

 

 

 

 

 

 

 

 

 

 

 

 

 

 

1.资金总计=中央财政资金十地方投入资金=已支付资金十待支付资金十剩余资金。

2."已支付资金”是指已支付的物资采购、服务作业资金;“待支付资金”是指签订物资采购、服务作业合同或协议,已有支付意向的资金;“剩余资金”是指尚无支出意向的资金。

3."中央财政资金”是指8月下达的"一喷多促“资金。

 

 

 

 

 

附件3.

埇桥区秋粮“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在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开展“一喷多促”(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可以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是秋粮中后期有灾防灾、无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各地要坚持“分类施策、优选肥药、精准喷施、确保安全”的原则,推进实施“一喷多促”,全力夯实全省秋粮丰产丰收基础。

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夏玉米即将进入抽雄开花期、夏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要重点关注渍涝和高温,以及玉米南方锈病、褐斑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大豆霜霉病、豆荚螟等病虫害。各地要根据玉米、大豆生育进程、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因地因苗因时因灾综合实施“一喷多促”。

二、优选肥药,科学搭配

应对自然灾害,高温干旱地区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渍涝地块及时排水后可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玉米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三十烷醇、芸苔素内酯、吲哚丁酸等大豆生长调节剂主要选择芸苔素内酯、噻苯隆、赤·吲乙·芸苔、14-羟芸·噻苯隆、调环酸钙等。应对病虫害,玉米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醚菌酯·氟环唑等,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大豆杀菌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苯甲·丙环唑等,杀虫剂主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毒死蜱等。

三、适时喷施,精准用量

作业时间上,作业时风力应在三级以内、温度不超过30℃,一般选择在无雨天的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进行,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白天温度过高,可采用夜间作业;如喷后24小时内遇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可因地制宜选择无人机夜间作业。用量上,采用无人机作业时,每亩喷液量2.0升以上,并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喷雾助剂,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进行喷雾作业时,亩喷液量要达到30升以上。

四、统一作业,确保安全

在开展“一喷多促”统防统治时,作业前依照有关法规提前公告,作业时设立警示牌防止人畜中毒、药害等事故发生。选择无人机统一喷防作业时,飞行速度控制在3-5米/秒,飞行高度要根据无人机载重量进行调整,载重30升以下无人机飞行高度距作物冠层2-3米,载重30升以上无人机飞行高度距作物冠层3.5-4.5米,防止作业时吹断茎秆;无人机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开喷雾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对不适用于无人机作业的田块,可因地制宜采用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车载式担架机等进行喷雾作业。喷施作业前,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小范围试验。

五、科学防范,减损提产

气象部门预计,当前正是厄尔尼诺向拉尼娜交替期,9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偏多,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复杂。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在地秋粮作物中后期的苗情监测,依据生长发育进程,提前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防范局部地区高温、强降雨、旱涝急转和后期低温。各地要加大实施“一喷多促”力度,增强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的抗逆能力,促进植株正常发育结实,落实关键生产措施,主动防御极端气象灾害,减轻灾害影响,力争秋粮丰产丰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