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228X/202501-00030 | 信息分类: | 应急预案 |
---|---|---|---|
内容分类: | 其他,介绍,综合政务,个人 | 发布机构: | 北关街道办事处 |
成文日期: | 2025-01-23 | 发布时间: | 2025-01-23 10:40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北关街道总体预案】宿州市埇桥区北关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北关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
审核人: | 初审:潘迪     复审:张学成    终审: 张猛 |
宿州市埇桥区北关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
北关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切实做好2024年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经研究,特制定《北关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宿州市埇桥区北关街道办事处
2024年11月8日
北关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目录
1.总则
1.1 目的依据
1.2 适用范围
2.应急组织体系
2.1 北关街道应急指挥部
2.2 指挥部成员单位
2.3 应急工作组及职责
2.4 社区应急组织机构
3.报告与预警
3.1 风险分析与监测
3.2 预警
3.3 信息报告
4.应急处置
4.1 应急处置措施
4.2 应急结束
5.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5.2 评估总结
6.应急保障
6.1 队伍保障
6.2 物资保障
6.3 场所保障
7.应急预案管理
7.1 发布实施
7.2 备案管理
7.3 宣传培训
7.4 应急预案演练
8.附件
8.1 各种图表
8.2 北关街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分灾种)
1.总则
1.1 目的和依据
为切实做好北关街道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根据《宿州市埇桥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北关街道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或发生在其他地区但可能对本街道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2.应急组织体系
2.1 北关街道应急指挥部
北关街道成立街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本街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其他街道领导为副指挥长。
具体职责: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完善街道应急管理机制;组织编写、修订街道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风险排查并督促落实防控措施;组织开展预警行动、先期处置,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组织做好应急设备设施维护以及应急物资管理、使用和发放;开展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工作。
2.2 指挥部成员单位
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平安法治办所、司法所、便民服务中心及各社区为成员单位。
2.3 应急工作组及职责
指挥部下设5个应急工作组。具体职责如下:
综合协调组:由党政综合办公室牵头。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报送,向上级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确定辖区人员撤离、转移、安置行动方案,协调救援力量。
信息预警组:由城市管理中心牵头。负责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物资保障组:由党政办公室牵头,便民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市监所、城市管理中心配合。负责各类应急救生设备、装备、物资及生活物资,及时调配各应急点所需物资。
救援安置组:由卫生院牵头,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学校、派出所配合。负责集中安置点各项管理工作。
安保维稳组:由平安法治办公室牵头,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出所配合。负责做好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工作。
2.4 社区应急组织机构
社区应急组织机构由社区两委、社区各党小组、社区应急救援队等构成。负责预警信息传播与响应、人员转移避险、应急资源调用等。
3.报告和预警
3.1 风险分析与预测
风险分析:
自然灾害:北关街道为温暖带季风季候,平原为主,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旱涝、霜冻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可能会对全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事故灾难:北关街道拥有工贸企业、商超、仓储大棚等,这些企业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等。此外,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也可能出现故障,导致事故灾难的发生。
风险监测:北关街道需要承担主要风险监测任务的队伍和人员包括风险隐患巡查人员、信息报告员、先期处置人员以及配合上级开展灾情统计等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对风险隐患进行巡查、及时报告风险监测信息、先期处置突发事件等。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通过网格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等基层工作人员收集和上报风险信息,利用信息化监控系统等现代化手段捕捉风险信息。
3.2 预警
北关街道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预测与预警结果,针对突发事件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2.1 预警启动
根据北关街道监测监控数据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
事故预警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征兆。
事故预警的方法、方式:采用电话、手机、广播、微信群等方式通知。
信息发布的程序:根据各单位对突发事件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指挥部对生产安全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1)下达预警指令。
(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3)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采取防范控制措施。
3.2.2 响应准备
在接到预警并且分析研判后,按照应急响应分级,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按照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指挥部,并对北关街道的应急资源进行调配,物资保障组将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就绪,抢险救援组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3.2.3 响应启动
(1)有关负责人、应急工作组人员、应急救援队伍等在岗备班,进入待命状态;
(2)检查现有物资、装备的有效性,有需要的要做到定向前置;
(3)依法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4)明确转移路线、转移地点、转移方式、转移工作负责人和联络人,及时组织人员转移、疏散、撤离,并予以妥善安置;
(5)加强对预判受影响区域内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地下空间等重点场所、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巡查;当确认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3.2.4 预警解除
根据上级部门发布的预警解除信息,及时通知受影响的相关区域和人员,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3.3 信息报告
3.3.1 信息接报
在事故发生时,现场目击者都必须立即采用内部电话、手机等方式进行报警(必须立即拨打应急电话0557-3032713),由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通过电话、对讲机或广播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需要向周边发布警报时,由指挥部人员向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事态严重紧急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和请求社会援助的电话。
社区及有关人员第一时间向北关街道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及苗头性信息,情况紧急时直接拨打119、110、120等报警和急救电话。北关街道24小时应急电话:0557-3032713。
3.3.2 信息处置与研判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区应急管理局报告。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市应急管理局和负有应急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和负有应急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急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突发事件信息通常包含: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处置措施、请示支援事项等。
3.3.3 信息传递
(1)向政府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用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向埇桥区应急管理局、上级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汇报事故情况。
(2)向周边企业的通报
综合协调组负责按照总指挥的指令向周边企业,利用手机进行事故信息通报,告知可能的危害和注意事项。
(3)医疗救护求援
当有人员受伤时,救援安置组应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请求紧急救助。明确向上级党委和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以及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卫生健康等主管部门(单位)报告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以及上级部门及有关单位联络。
4.应急处置
4.1 应急处置措施
街道指挥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各工作组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1)成立指挥部,现场各工作组明确本组工作具体责任人,紧急研定现场处置措施。
(2)开展先期处置、现场指挥、秩序维护、抢险救援、转移安置、救灾救助等内容。
先期处置
根据预警分析研判结果,确定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事态控制、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响应程序按过程可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
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并闭。
现场指挥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指挥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信网络、通知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成立现场指挥部等。
警戒疏散
警戒范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根据事件性质、范围和影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警戒范围。
疏散区域:根据警戒范围和实际情况,需要确定疏散的区域。疏散区域设置在学校、广场。
疏散负责人和组织者:疏散负责人由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担任,负责制定疏散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者由当地政府、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人员担任,负责具体实施疏散计划。
紧急集合点: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东区、新汴河景观带。
规划疏散路线:沿着界淮海中路、淮海北路、206国道一线有序向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东区、新汴河景观带转移。
疏散方式:徒步疏散。
抢险救援
消防救援队伍:负责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民兵营:在需要时调用其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基层医疗救援队伍: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援和伤员转运等工作。
志愿者队伍:参与应急救援、物资搬运等工作。
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实际情况,调用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如水务、电力、通信等部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转移安置
转移安置责任主体和负责人:责任主体为北关街道各社区,各社区党总支书记为负责人,组织协调各社区转移安置工作。
被转移安置人员:被转移安置人员是指需要被转移安置的人员,包括受灾群众、失去住所的人员、需要紧急救援的人员等。
转移安置方式及场所:集中安置,安置在学校所属社区、广场并集中提供食宿、医疗等基本生活服务。
转移条件及路线:沿着淮海中路、淮海北路、206国道一线有序向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东区、新汴河景观带转移。
避难场所负责人: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东区校长侯*181****2717、汇源社区书记李*158****6788担任。
救助救灾
被转移安置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及医疗需求:北关街道政府提供食品、水、衣物、住宿等。北关街道卫生院医疗提供急救医疗、常规医疗服务等。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援和护理服务。
党政办负责信息统计,包括统计被转移安置人员的数量、身份信息等。
妇联负责安抚工作包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抚服务,帮助被转移安置人员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
司法所向被转移安置人员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
(3)各工作组根据分工开展先期处置,控制事态,排除险情等。
(4)向上级政府值班室报告现场情况。
(5)若事故灾害较大,超出街道应对范围时,街道除按正常处置部署实施外,立即请求上一级政府增援。
(6)当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到达现场后,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现场情况,在上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2 应急结束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并确认危害因素排除,上级有关应急指挥机构或者人民政府宣布响应终止后,街道应急指挥部逐步停止有关应急处置措施,有序撤离应急队伍和工作人员。
5.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理
明确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需要开展的善后处置工作:
(1)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制定针对受灾群众的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方案;
(2)对参与应急处置人员按规定落实补助措施,对在应急处置中受伤或牺牲的人员积极协调落实有关优抚待遇;
(3)开展疫病防治、环境污染消除等相关工作;
(4)按照上级要求明确恢复重建的工作要求,配合上级部门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5.2 评估总结
配合上级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范围及程度、教训和恢复重建等开展评估,总结事故救援处置经验教训,提出和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完善应急预案等。
6.应急保障
6.1 队伍保障
应急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本地区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
6.2 物资保障
依据本预案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为主和社会救援物资为辅的应急物资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区域联动机制,做到应急物资资源共享、动态管理。在应急状态下,由北关街道应急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
6.3 场所保障
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东区、新汴河景观带作为紧急避难场所,负责人员侯*181****2717、李*158****6788,分别容纳1万人、5000人左右。
7.应急预案管理
7.1 发布实施
本预案须经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发,以党委政府名义印发,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编制单位负责解释。
7.2 备案管理
本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同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社区应急预案报街道备案。
7.3 宣传培训
街道办事处组织推动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的宣传培训工作,强化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对象可包括应急管理有关人员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承担特定职责任务的人员等。
7.4 应急预案演练
街道办事处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指导各社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