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B093/202506-00007 | 信息分类: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
---|---|---|---|
内容分类: | 其他,其它,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5-06-09 | 发布时间: | 2025-06-09 17:37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埇桥区公管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 | ||
审核人: | 初审:于静琳     复审:孙伟伟    终审: 陈苗苗 |
2024年,埇桥区公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一条主线、五大行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4年荣获了2023年度埇桥区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埇桥区三八红旗集体、第十一届宿州市埇桥区文明单位、全市关工系统2024年度“双创”“双百佳”先进集体等荣誉。现将2024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指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主要亮点
(一)强化政治引领,全力抓好理论武装
中心党组积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好理论学习,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2024年,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10次,组织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23次,组织中心组成员开展交流研讨13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21次,组织党员开展交流研讨5次,引导党员同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抓好实践教育
2024年以来,开展党员警示教育4次,组织党员观看电教片24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2次,组织党员到环宇社区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组织观看了红色电影《一山之隔》,组织党员干部到埇桥现代农业展览馆参观“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在埇桥(1921-1949)”图片展、“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到江上青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等。2024年,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深入联系的党支部2次以上,调研党建工作、指导党支部建设工作、上党课等。
(三)发挥要素保障作用,推动项目建设
2024年,区公管中心共成交各类项目252项,预算金额32.56亿元,成交金额31.24亿元,节约1.32亿元,节资率4.0%。采购类:109项,预算金额1.39亿元,成交1.12亿元,节约0.27亿元,节资率19.4%;工程类:81项,预算金额29.17亿元,成交28.18亿元,节约0.99亿元,节资率3.3%;其他交易类:17项,预算金额0.37亿元,成交0.31亿元;土地:成交32块,成交金额1.62亿元;产权交易类:13项,成交金额0.01亿元。
(四)“四零”服务, 持续优化交易营商环境
1.交易进场“零门槛”。深入开展制度清理工作,做到“四个必须、四个一律”。必须减流程,凡是涉及备案流程、交易流程的规定,一律只减不增;必须破藩篱,凡是增设准入门槛的规定,一律废除;必须降负担,凡是违规收费等增加企业负担的规定,一律废除;必须强规范,凡是有权任性的问题,一律修订。全面取消标书费和服务费,实行承诺制进场和“一站式”受理,做到零要件进场交易。
2.交易受理“零跑腿”。市区平台一体化,实现了统一平台交易、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息公开、统一评标专家抽取。凡进入交易平台的项目均可以在系统上完成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文本、网上项目登记、网上场地安排、网上公告发布、网上交纳和退还保证金、网上发布成交公示(公告)等,基本实现招投标活动电子化、网络化、规范化、程序化操作,实现市场主体“零跑腿”。截至目前,埇桥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达100%。
3.交易环节“零见面”。严格按照现场开标工作流程,通过视频直播和文本直播双模式,规范公布项目概况、参会人员、投标家数、报价等内容,积极推进常态化“不见面”开标,实现开评标现场和互联网的有效对接。招投标竞争主体通过电子开评标系统、不见面开标系统等加密数据网络通道,有序开展文件解密、文件评审、见证监督、询标回复等开评标工作。开通7个“不见面”开标室,2024年共开展远程评标16个项目。
4.交易过程“零成本”。全面推进电子保函业务,允许用现金、银行转账、银行保函等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节约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资金占压。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各类保证金,2024年共接收电子投标保函6556笔,减轻企业资金占压约10.49亿元,履约保函93笔,减轻企业资金占压约1.3亿元。免收投标保证金5703余笔,减轻企业资金占压约8.26亿元。优化保证金退还流程,做到保证金退还“零延迟”。2024年,共退还投标保证金6355.97万元、退还履约保证金1250.32万元。
(五)规范开评标全过程,促阳光交易
1.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制度,持续完善优先、速办、高效的服务机制,重点项目开辟“容缺受理”绿色通道,重点谋划,特事特办,“一对一”专人负责跟踪服务,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如,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过程中,中心安排一名副主任带领建设工程股、项目见证股、综合服务股等股室工作人员全过程服务。
2.规范专家抽取。全面实现在线提交专家抽取申请,严格遵循随机、保密、安全的原则,根据项目招标采购内容,通过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平台系统随机抽取,专家到达后人脸识别、验证身份信息后,进入评标区域,使用随机验证码及身份证信息登陆评标系统进行评标。2024年,为各类项目抽取专家953人。
3.见证开评标全过程。根据《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见证服务实施手册》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埇桥区工作实际,制定《埇桥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开评标现场见证操作规程》,规范见证工作,严格管控内线电话的使用,对项目交易全过程跟踪记录,及时协调处理异常情况,以见证促监督,助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2024年,共上报涉及评标专家异常情况6起,涉及专家10名,由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部门对相关专家履职不当的行为进行考评扣分和通报。
4.规范代理行为。严格按照《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评细则(暂行)》,对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在项目登记、平台交易、开评标现场管理、档案归档等环节进行管理。2024年,开标现场开展随机检查9次。截至目前,对违反规定的21家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进行了扣分处理。
(六)加强交流学习,积极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4年6月6日,中心分管负责人带队到杭州市与上城区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对接,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工作经验,双方在招标评标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2024年10月,中心积极推行“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改造完成11个独立评标评审工位,全省范围内各地市资源共享,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工位,实现效率、安全双提升。2024年共开展主场项目34个,服务客场项目67个。
(七)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多种形式加强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进一步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八)注重统筹协调,强化其他各项工作落实
1.抓好政务公开工作。信息发布严格履行“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的流程,把好信息内容关。
2.抓实廉政教育。2024年认真开展了党纪学习教育,同时,组织廉政风险点排查,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强化源头防腐工作力度,促进廉洁交易,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埇桥区公管中心廉政风险防控方案》,2024年在全中心范围内排查出廉政风险点9个,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15个,做到风险定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3.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中心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三管三必须”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要求。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时刻绷紧“安全弦”,牢牢把住“安全关”。2024年中心未发生安全事件。
(九)主要工作亮点
1.推行“六色马甲”打造最佳辨识度,助推服务管理高效规范。在开评标期间,招标代理、业主代表、评标专家、监管代表、见证服务、软件服务等相关人员进入开评标区域后,分别着红、黄、蓝、橙、粉、绿等“六色马甲”上岗,打造最佳辨识度,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服务的精准度和规范性。
2.听民情民意、汇民智民力促交易服务水平提升。中心开展以“为民解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为主题的“公开接待日”活动。中心业务骨干宣讲最新的政策法规要求5项并提醒交易服务各环节中的注意事项,认真听取交易各方主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建议逐一进行回应29项。
3.积极探索跟班学习新形式,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中心组织本单位非业务股室的干部职工、邀请埇桥区其他单位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经办人员、代理公司从业人员等,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到中心业务股室跟班学习。通过在项目登记、开评标现场管理、从中标公示到合同备案等各个环节进行“传帮带”,让其他人员了解项目的整个流程,通过 “以干代训”的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