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711/202301-00057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分类: 报告,组织机构简介,综合政务,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财政、金融、审计、统计,国土资源、能源,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商贸、海关、旅游,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体育、医疗,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劳动、人事、监察、社保,公安、安全生产、司法,民政、扶贫、救灾、优抚,民族、宗教,对外事务,港澳台侨工作,气象、质量,食品安全,残疾人工作,其它,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1-09  发布时间: 2023-01-09 15:52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人: 初审:王影影     复审:张紫芳    终审: 李欣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发表时间:2023-01-09 15:52 责任编辑: 办公室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7日在埇桥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杨松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三争”目标和“四区两基地”建设,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快于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抓转型、促升级,三次产业协同推进。深入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14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种业强区加快推进,建成大豆良种繁育基地6.5万亩,华升种业园主体完工,5个入园企业同步建设。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增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连续十六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着力推进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持续推行“亩均论英雄”效益评价,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制造业投资增长20%,技改投资增长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9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06家,增量和总量均居全市首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家、“小巨人”企业2家。徽香源食品获评2022年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闼闼木业获得省级绿色工厂称号,实慕家居、绿洲森工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全力推动三产“锻长补短”,培育限上商贸企业60家,电商零售额突破25亿元,占全市网络销售额50%以上。积极创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开展“皖美消费·乐享埇桥”活动,消费市场逐渐激活,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居全市首位。

(二)坚持抓项目、促投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完善定期调度、专班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朔源节水、安识机械等35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华明奕航、九天变压器等156个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元通钢管、海创发电等180个重点项目竣工建成,完成投资535亿元,项目建设成果丰硕。“1+3+7+N”招商体制逐步理顺,丰大符离新城、智慧冷链产业园等48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利用省外资金160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居全市首位,“双招双引”成效显著。要素保障水平全面升级,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96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9.91亿元,完成供地4300余亩,统达智能家居等2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园区发展能级持续提升,“埇桥—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产城融合深入推进,绿色家居产业园获评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皖北(埇桥)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速形成。

(三)坚持抓规划、促开发,城乡融合步伐加快。高标准编制符离片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片区、城东新区开发规划,三大片区开发建设一体推进,城市“东进、北扩”加快布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陈营孜、中煤3号地等23个土地房屋征收项目有序推进,风华水岸、西苑新村等8个安置区建成使用,印刷厂小区等9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60个雨污分流项目全面完工,城市面貌更新蝶变,获评安徽省建筑业十强区。宿固高速、淮宿蚌城际高铁启动建设,胜利路东延、G206南外环至蕲县北段加快实施,唐河路东延、银河一路西延建成通车,火车站客运中心投入使用,建设“四好农村路”589公里,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序推进,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启动,“三区三线”划定科学推进,符离镇清水村、大营镇陈李村“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建设小城镇“十个一”项目115个,支河、西二铺等4个乡改镇获批,撤乡设镇全面完成,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扎实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复垦耕地3000余亩。16个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启动,8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竣工验收,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被评为安徽省“2019年以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成绩突出的县(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水厂57处,3.25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投入财政衔接资金4.51亿元,实施项目533个,推深做实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到106个。

(四)坚持抓改革、促创新,内生潜能有效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定期举办“埇无止境”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家接待日等政企对接会,落实各类惠企纾困政策,兑现扶持资金、奖补资金1.07亿元,减免税费15.25亿元,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8.2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万余家,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连续三、四两个季度营商环境评议居全市第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8家,金鼎安全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优化重组国有企业组织架构,不断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员额制、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一批新机制落地生效,减少一级子公司9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国有资产运作能力显著提高。供销社县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入围全国试点。深化与杭州市上城区对接合作,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4.52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发明专利123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宿客汇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双创”平台。中科(宿州)创新园获批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五)坚持抓治理、促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五控”措施,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率达77.8%,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完成黑臭水体治理87条,萧濉新河引河、镇头水库完成省级示范河湖创建。落实“双碳”战略,能耗强度不断降低。芦岭、朱仙庄等6个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启动,符离灵寺等9个废弃矿山完成生态修复。大力实施“百村万树”工程,人工造林5512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森林村庄7个。全域旅游扎实推进,西山花海景区开工建设,五柳风景区成功创建AAA级风景区,符离大道沿线文旅产业串点成链,埇桥生态魅力不断彰显。

(六)坚持抓民生、促保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将有限资金用于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8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3%。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建成社区“三公里”就业圈24个,新增城镇就业1.56万人,建设托幼学位2018个、便民停车泊位6290个、健身设施216处,改造提升文明菜市11个,“暖民心”行动各项年度目标圆满完成。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所。宿州应用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完成,区委党校新校区投入使用。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和影剧院主体完工,建设城市小型图书馆12个。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改建养老服务机构9个,埇桥街道东仙桥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大力实施健康埇桥行动,新建时村、栏杆、芦岭、大店基层卫生院4家,符离健康驿站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批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慎终如始、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迅速处置“7·19”“10·9”“11·7”及后续等多起疫情,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扎实开展开门大接访、基层大帮扶活动,推动信访事项大化解,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巩固提升“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深入推进群众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店、夹沟等7个消防站建设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沱河街道韩池孜社区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突破,埇桥区被确定为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国防教育、兵役征集、民兵和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干部、工商联、红十字、科协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坚持转作风、提效能,深入践行“一改两为”工作要求,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党风政风持续改善。全力推进基层减负,着力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审计整改各类资金1.5亿元,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持续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更加扎实。赋能升级“宿事速办”平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办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6.55万件,同比增加3.89万件。“八五”普法扎实推进。主动接受区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4件、建议221件,“聚民意、惠民生”建议607件,区政协委员提案233件。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2022年,面临的形势比预计的更为严峻,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我们知重负重、顶压前行,以忠诚担当破解发展难题,以不变初心回应群众期盼,取得的成绩比以往更为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各位代表、委员依法履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鼎力支持、团结奋斗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埇部队官兵、政法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所有关心支持埇桥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原料、物流等生产成本持续升高,消费疲软、市场萎缩,企业投资意愿减弱,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没有达到年初预期。工业基础不够扎实,园区发展参差不齐,产业链分工不占优、体系不完备,缺少头部企业支撑,价值链延伸能力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缺乏。干部一手抓经济、一手防疫情的统筹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精、执行能力不足,担当精神、工作效率、务实作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尽心竭力,扎扎实实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中坚之年,是冲刺“三争”目标的关键之年,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埇桥的接续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宏观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对埇桥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站在历史关口,我们要始终强化“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以“进”的姿态守牢“稳”的底线,以“稳”的基础厚植“进”的优势,纲举目张做好工作,竭尽全力加快发展,夜以继日、夙兴夜寐,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宿杭对接合作“五大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要牢牢把握“两个同步走”这个战略安排。区委对标党的二十大以及省市委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提出了“两个同步走”战略安排。“第一个同步走”提出,2027年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到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埇桥。“第二个同步走”提出,到本世纪中叶,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美好埇桥。落实“两个同步走”的战略安排,我们一定要锚定目标不动摇,集中精力抓好扩大有效投资,持之以恒协同发展三次产业,坚定不移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牢牢把握“四区两基地”这个发展支撑。“四区两基地”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实现“三争”目标的坚强支撑。当前,阜淮、淮宿蚌两条城际高铁开工建设,区位优势愈发彰显;符离片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片区、城东新区三大片区开发同步推进,发展空间逐步扩大;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绿色家居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淮海智慧物流园五大园区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加速集聚;符离大道沿线文旅产业蔚然成势,文旅康养持续升级;重点谋划和储备项目1300余个,总投资8000亿元,“四区两基地”建设的基础更牢、条件更优、动力更足。融入新发展格局,筑牢发展支撑,我们一定要立足现有基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沛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着力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把“四区两基地”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要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一定要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多元化促进就业创业、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上下功夫,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暖民心行动,以更强的决心创优营商环境,以更实的举措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利民实事只多不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根据党的二十大及省、市和区委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四区两基地”,奋力冲刺“三争”目标,在现代化美好埇桥建设征程上夺取新胜利。

综合考虑,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攻坚、扩大投资,积蓄高质量发展动力。着力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全力建项目、抓招引、强要素,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更大力度抓项目。围绕“四区两基地”建设主轴主线,聚焦“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动态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提升项目储备质量,筑牢项目攻坚“四梁八柱”。完善顶格推进、专班服务、分级调度机制,推行项目全过程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东本电机、铭声家具、中农秸美等232个项目开工建设,益邦智能家居、精久装备制造等186个项目加快推进,晟润电气、德美材料等19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600亿元。

更足韧劲招项目。围绕机械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4+4”产业链,完善招商组织架构,健全“双招双引”考核机制,编制实施重点产业精准招商目录图谱。用好“四化同步”产业基金,发挥国企招商作用,探索产业投融资招商新模式,采取产业链生态招商、行业招商、协会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方式,突出重点,靶向发力,重点招引头部企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利用省外资金超180亿元。

更优要素保项目。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大力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上级资金支持,发挥园区贷、项目贷作用,拓展资金来源,降低担保费率。积极争取省、市预留用地指标,大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增加土地要素供给,让优质项目有地可用、拿地即用。深化项目审批事项“容缺受理+承诺制”模式,提供“全程代办+时时帮办”服务,推行第三方机构审图、安全检查等业务,确保项目用最快速度、最优方式,获得最好要素保障,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二)聚焦扩量增效、锻长补短,壮大高质量发展支撑。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服务业锻长补短,加快打造皖北(埇桥)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黄淮海区域现代物流基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增强园区承载力。加快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片区开发进度,完善园区道路管网建设,提速推进孵化园、安居房、标准化厂房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国矿大埇桥科技园,招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企业6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6亿元。提高循环经济示范园发展能级,加快车桥厂新建步伐,建设汽车产业园,重点招引高端智能制造、城市生产性服务企业9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5亿元、限上商贸零售额29亿元。全力建设宿州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改革试验基地,加快港口路西片区商业开发,加速园区科创中心、商业综合体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提升园区生活配套、生产配套功能,招引板材家居企业13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0亿元。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业和农产品加工集聚水平,大力招引育种、预制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亿元。

锻强工业硬实力。实施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和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家,实现主板在审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8家。实施“1525”行动,落实“零增地”技改政策,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打造安徽工业精品2个、专精特新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引育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企业转型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制造业发展筑基赋能。

提升消费拉动力。挖掘便民消费潜力,完善“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支持夜市经济、地摊经济、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业态发展,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开启“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推动消费便利化、多元化。扩大和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强化商贸品牌培育,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6家。加快黄淮海智慧物流园冷链物流中心、蕲县港口物流园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三)围绕乡村振兴、强农富农,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关键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紧抓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严格落实“田长制”,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万亩,有序推行“小田变大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机械强农,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打造省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推进科技强农,加快种养业提质增效,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新增绿色食品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巩固大豆制种大县创建成果,建设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1个,加快种业小镇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种业微型集聚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

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优化“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590公里。加快省级示范河湖创建,推进包浍河、奎濉河、方河、新股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符离地表水厂建设。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个,创评各级美丽庭院3500户,完成10个搬迁村庄的主体工程,推动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人居“颜值”长效提升。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升帮扶成效,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完善产业基地、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补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短板。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800人次以上,增加转移性收入。全面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强村超116个,拓宽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四)聚力区域统筹、提升品质,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能力,在内涵上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在外延上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加速开发符离片区。完善符离片区开发方案,压茬推进学校、医院、安置区、中华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符离大道以西区域控制性规划编制,加快城区“北扩”步伐。高标准建设符离集烧鸡产业园,制定出台支持符离集烧鸡企业发展政策,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企业抱团入园、联合发展,推动烧鸡产业“展翅高飞”。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实施道东5号地、绿色家居产业园安置房等3个棚改项目,启动拂晓·东城新都建设,完成金星小区、市政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精品物业创建行动,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居住更舒心。积极参与推进银河一路东延、人民路南延、港口路北延等交通工程,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让群众出行更省心。新建及提升菜市场4个,打造精品街巷1条、背街小巷30条,新建游园2座,让群众生活更顺心。

加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悦心阅读圈”城市小型图书馆16个,打造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亮点。挖掘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文物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区、镇、村、点“四级联建”,实施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符离大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提升五柳景区建设水平,创建AA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示范村2个,打造黄淮海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示范区。

(五)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高质量发展环境。以改革、合作、创新的思路完善手法、步法、打法,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新组合、新动能,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稳妥抓改革。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企业家信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涉企政务服务“一屏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等帮扶活动,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涉企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减税降费降成本、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难时刻。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打造供销社县域流通体制改革“埇桥模式”升级版。

协同合作促开放。深度对接徐州规划体系、交通体系和产业体系,编制跨界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协同推进1小时通勤圈,加快建设“埇桥—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强化与杭州市上城区对接合作,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搭建商会交流平台,推进金融、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人才交流,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当好“上进生”,争当“优等生”。大力发展“互联网+外贸”,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拓宽国际市场、拓展跨境业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

聚才汇智谋创新。推行“人才+项目+平台”引进模式,招引高层次人才入驻。接续实施“博士专家进埇桥”,吸引重点高校院所、研发机构设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培育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高层次人才团队1家。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申报省级科技项目2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件。

(六)紧扣精准科学、系统治理,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示范区。

抓好生态修复治理。推进生态环境“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建设,提高精准环境监管水平。压实基层“网格化”监管职责,优化生态环境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机制。加快澥河、沱河、运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个,完成石质山绿化500亩。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高标准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化“五控”措施,确保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强镇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建设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监测站点21个。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保持农药化肥零增长,严厉打击跨境倾倒危废行为。

推进节能减排降碳。深入实施“五大森林”行动,完成人工造林55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4个。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加快产业、能源、交通清洁低碳转型,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业态,走稳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七)践行民生优先、以人为本,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办好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群众所盼与政之所向的关系,实施新一轮“暖民心”行动,奋力为民生加码、为生活加温、为幸福加速。

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4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中小学4所。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公办园学位供给,增加公办学位2160个。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抓好“双减”政策落实,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机制。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宿州应用技术学校争创省级A类办学条件中职学校。

干好群众暖心的实事。聚焦劳有所得,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就业促进”“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以上。聚焦老有所养,推深做实“老年助餐”“老有所学”“智慧养老”行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机构等级化管理,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聚焦病有所医,推进全民医疗保险参保扩面,改造提升符离、夹沟、支河、杨庄4家基层卫生院,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区康复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积极开展“快乐健身”“健康口腔”“眼健康”等行动,让群众畅享健康生活。聚焦弱有所扶,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实施助残康复行动,建设残疾人托养中心,把暖心服务做到每名群众心坎上。

守好群众安全的防线。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分级分类救治,保障好群众用药就医,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制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完成符离、褚兰等9个消防站建设。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坚决防范非法集资,让群众的“钱袋子”更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严打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幸福家园。

推进新时代民兵建设,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科协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加快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讲好埇桥故事、展现埇桥风采。 

三、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矢志不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政府工作各方面,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守规矩依法行政。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区委工作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合法性审查等程序,稳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组织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本领奋勇争先。鼓励干部走出去,加强经济、科技、管理等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注重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平台的思维,打开谋事的眼界、丰富干事的方法、拓宽成事的路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增强干部敢为的劲头,激发企业敢干的活力,营造群众敢首创的氛围,提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素质和能力。完善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做到责任压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考核奖惩到位,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正作风务实廉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务实、踏实、朴实的优良作风,着力解决“虚、躲、冷、粗、假”等顽瘴痼疾。进一步强化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集中有限财力,办好发展大事、民生实事。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执着,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突出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发挥反腐“利剑”作用,从严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强力打通营商环境的“中梗阻”,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勠力同心、勇争一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埇桥的崭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两强一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

2.提质扩量增效:提升发展质量、扩大发展总量、增强发展效益。

3.亩均论英雄:亩均效益评价,从企业占地面积、营业收入、入库税金综合评价亩均产出。

4.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特征的企业。

5.“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优秀代表。

6.三产“锻长补短”:服务业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7.“1+3+7+N”招商体制:1,即一个驻外招商办事处;3,即三个对外招商联络处;7,即七个平台(三个区属国企和四个园区);N,即全方位多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8.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地方政府加快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员就业、增加财税收入的重要手段。

9.“埇桥—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以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为载体,打破宿州、徐州两市行政壁垒,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方位推进一体化发展,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城区。

10.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1.三区三线:“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三线”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2.多规合一: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13.五控:控煤、控尘、控气、控烧、控车。

14.“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5.“百村万树”工程:宿州市开展的村庄绿化提升工程,选定100个行政村,每村新植树木1万株以上。

16.“暖民心”行动:2022年安徽省委部署的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的行动,包括就业促进行动、“新徽菜·名徽厨”行动、老年助餐服务行动、健康口腔行动、安心托幼行动、快乐健身行动、便民停车行动、放心家政行动、文明菜市行动、老有所学行动等。

17.“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1,即1个总体实施方案;11,即按照国家要求开展的11个专项实施方案;N,即根据我区实际在特种设备、油气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增加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18.一改两为: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19.四化同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21.“4+4”产业链:4个优先发展类产业链,即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绿色家居产业链、符离集烧鸡及畜禽肉食品加工产业链、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4个积极发展类产业链,即现代物流产业链、现代文旅康养产业链、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纺织服装加工产业链。

22.“1525”行动:宿州市围绕十大产业,以高端、智能、绿色、精品、服务型五大制造为主攻方向,每年推进200项重点技改项目,力争5年内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

23.“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24.小田变大田:将原本碎片化的承包地集中连片,不涉及土地承包关系的调整。

25.“121”计划:农村有劳动力的家庭每年至少有1名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万元。

26.悦心阅读圈:即通过阅读愉悦身心、放松身心,宽慰身心,市民以骑车或步行方式花15分钟就能到达一处城市阅读空间,拓展公共阅读服务,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27.“微创意、微改造”提升工程:在延续乡村原有形态肌理的基础上,坚持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通过文化传承、艺术融合、创意赋能、科技助力,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对乡村旅游景观、设施、产品等节点进行精细改造,推进景观提升和环境优化。

28.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9.一屏通办:群众、企业、工作人员“一个手机屏、一套简流程”,即可快速办成一件事。

30.零基预算改革: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具体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核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31.五大森林: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

32.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33.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nul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