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解读

宿州市埇桥区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和解读分析信息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统计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03-22 10:26 责任编辑: 宿州市埇桥区统计局
字体大小:【    】 打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区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开拓进取、克难奋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以保促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一)国民经济保持增长,居民收入持续提升

全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722.61亿元,可比价增长6.5%,增速较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97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48.1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96.49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为10.8:34.3:54.9。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7元,同比增长9.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71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47元,同比增长10.7%。三项收分别高于GDP增速3.0、1.9和4.2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低速增长,龙头企业规模扩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3.5%,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8%。从行业看,全区27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从企业看,产值前50位的企业,产值合计增长19.1%,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安徽鼎晴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宿州汉泰化工有限公司、宿州市百年传奇食品有限公司产值分别增长374.5%、166%、14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83亿元,同比下降14.4%,两年平均下降2.9%。全区3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214家企业利润增长,175家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三)服务行业恢复加快,居民服务业增长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较三季度增长0.2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指标有邮政业务总量、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9.1%、26.9%和25.5%。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受疫情影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居民消费领域增长较快。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加固,库项目稳步增长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6%,其中,城镇和农村投资同比增长14.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4.44亿,同比增长3.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7%。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1.8%。

民间投资下降7.8%,占全部投资57%。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56.02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0.8%。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5%。

全年在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39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7个。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65个,较去年同期仅增加 1个。钱营孜煤矿改建及二水平深延工程、符离新建水厂及并网改造提升工程、上跨京沪铁路立交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五)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分类销售有长有降

我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1.1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09.9亿元,同比增长1.5%。

分行业看,限额以上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长势头较好,零售业累计销售额102.7亿元,同比增长11.9%;住宿业累计营业额0.8亿元,同比增长14.2%;餐饮业累计营业额3.6亿元,同比增长37.3%。受主要企业影响,批发业下行压力较大,限额以上批发业累计销售额237.9亿元,同比仅增长0.7%。

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情况看,我区22类商品中11类增长11类下降。中西药品类,饮料类,汽车类,增幅靠前,分别增长28.7%、16%和1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金银珠宝类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滑21.2%、13.9%和5.6%。

从园区看,循环园区限额以上零售额为27.6亿元,同比增长15.1%;绿色家居产业园限额以上零售额为1.2亿元,同比增长86.7%;宿徐产业园埇桥园限额以上零售额为799.3万元,同比增长53%。

(六)财政收支运行稳健,金融存贷款低位增长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98亿元,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12亿元,同比下降8.3%。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7.1%。

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93.35亿元,同比增长5.3%,贷款余额1315.01亿元,同比增长5.3%。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虽然我区经济持续发展,但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关注。随着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区经济发展质量不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经济分量指标较为落后,居民收入与全省差距较大

我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虽然保持增长,与省市发展相比发展速度不快,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市1.8和2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31项核算基础指标中,使用全市统一值的有4项;使用三季度核定数的有6项工资总额(房地产业,四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其指标中两项全市第一、7项全市第三、5项全市第四、7项全市第五(规模以上采矿业、规模以下工业、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人民币贷款余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

全市相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全市0.4、0.1、0.1个百分点。从全省看,三个指标量上分别低于全省1687元、2038元和212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全省0.5和0.6个百分点。

(二)制造业增速趋缓,工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不足

制造业作为工业主体,其增速持续回落不容忽视。从纵向看,增速持续回落,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从9月份的4.8%,到10月份的2.9%和11月份1.2%,全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下降0.6%。从横向看与全省差距逐渐拉大,由前三季度9.2个百分点到扩大到全年9.4个百分点。

与省市对比看,工业增速落后,对经济增长支撑不足。全省和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9%和9.5%,分别高于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6和1个百分点,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省市7.4和8个百分点,同时低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疲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受宏观金融调控、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房贷集中度管理等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放缓,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3.4%,较1-11月份增加0.8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市17.6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方面在库房地产开发项目剩余投资偏少,截止2021年12月剩余投资210.22亿元,剔除南翔恒泰国际物流商贸城项目影响,剩余仅84亿元。另一方面新入库项目个数和计划总投资减少,全年我区新增入库房地产项目13个,去年同期18个,同比下降27.8%;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95.22亿元,去年同期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174亿元,同比下降45.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待优化。一是房地产投资占比仍然较大,占全区投资比重46.5%。二是工业投资占比过低,占全区投资比重仅为20.3%。三是新建工业投资项目较少,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过大,占全部工业投资完成额71.7%。

(四)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乏力,批发业下行压力

从我区统计数据来看,需求收缩压力较为明显。我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持续低位运行,全年仅增长1.5%。

2021年煤炭价格波动较大,煤炭贸易企业风险加剧,皖煤国贸以及下属公司调整部分业务,停止开展无利润或者低效益贸易业务,安徽省皖煤运销有限责任公司12月批发额完成3.39亿元,下降72.9%,累计完成78.4亿元,下降19.5%,受其影响,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同比仅增长0.7%,下行压力较大。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基数大,增长起动较慢

12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93.4亿元,占全市47.5%,增速为5.3%,居全市末位,分别低于省市5.3和2.5个百分点,较2月末下降3.5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15亿元,占全市49.9%,增速为5.3%,居全市末位,分别低于省市7.6和7.8个百分点,较2月末下降10.6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2022年一季度,全区经济面临同期高增长的基数、新冠疫情散点多发、国内国际环境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以及当前经济发展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做好以下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助力发展服务市场主体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以落实“宿事速办”为抓手,积极响应企业需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培育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搭平台,引“外援”,以博士专家进埇桥为发展赋能,牵手科研院所,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获取更大市场,以黄淮海区域现代物流基地为平台,加快完善物流仓储设施,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商企业,抓好品牌和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电商示范区。

(二)合力发展增强投资基础

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实现“三争”目标的突破口。招商方式要多元,坚持以情招商,共同发展,通过链式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代理招商、驻点招商以及“云招商”等多种方式,沿着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吸引重大项目,力争实现“一带多”的引资裂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要素保障,政府靠前服务,推进“标准地”改革,以“拿地即开工”为目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在设备升级、节能环保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简化办理条件和程序,增强企业技改投资力度。强化重大项目协同推进,建立项目责任人和联系人制度,加强项目建设督查,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对已开工项目要完善手续,确保第一时间纳统入库,已纳统的持续调度跟踪,加强要素保障力度,确保项目按序时节点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协同发展确保争先进位

各主管部门要围绕全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把指标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聚焦重点企业和项目,根据指标完成进度情况加强工作调度,做好协同配合,确保争先进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老问题和新情况,拿出针对性举措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要有“将心比心”的态度,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企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对标对表,对落后指标要加强专题研究,逐项解决,尽快补齐短板,对领先指标要不断优化,改善结构,扩大领先优势。

)聚焦发展加强经济监测

为更好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准确监测评价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统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一方面把统计数据填准核实,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和运行趋势,一方面做好企业申报和项目纳统工作,进一步完善统计基础。二是坚持常态化监测分析,对标省市、对表全年目标任务,科学分析全年经济运行趋势密切跟踪指标变化,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对薄弱指标要深入剖析找准指标背后的关键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建议,防止形成经济“下行惯性”,确保全年经济指标运行平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