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落实。街道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健全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分工具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河段、水域的巡查责任人,做到处处有人看,事事有人管,确保水域监管不留死角。
强化宣传教育。线上,利用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防溺水安全知识和警示案例。线下,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播放警示视频等形式,向青少年讲解防溺水的重要性以及溺水后的自救互救方法,同时提醒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责任。今年共计开展青少年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20次,发放宣传单页等4000余份。
强化隐患排查。在辖区开展沟河塘渠摸排登记工作,确定位置、水位,对重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特别是在午后、傍晚等溺水事故高发时段,加大巡查频次,延长巡查时间。街道开展隐患排查20次,更换破损救生圈6个、补齐救生绳10余条、救生杆20根,确保救援设备全覆盖、无遗漏。
强化应急管理。街道、社区建立健全防溺水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坚持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并成立巡逻排查志愿小分队和有游泳技能的应急救援队伍,对重点水域、坑塘进行日常巡逻检查,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对已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点进行及时整改,落实落细防溺水工作。(南关街道 刘露)